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別具手眼,重建文化自信*
——傅榮賢與《中國古代目錄學研究》

2018-01-28 09:26:20周余姣
圖書館 2018年2期
關鍵詞:文化研究

周余姣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 廣州 510006)

當下的中國,“文化自信”是一個熱點詞。我國的最高領導人習總書記曾在多個不同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并將文化分為三類,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他看來,“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1]。如何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重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自信”,傅榮賢的新著《中國古代目錄學研究》[2]或許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示。他的這一著作明確提出:“復興中國傳統文化、顛覆世界文化的西方中心主義一元話語,不僅是文化課題,也是目錄學研究無可回避的課題”[2]7。“在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今天,我們無須再鸚鵡學舌般地操持著西方學理,亦步亦趨于西方的話語”[2]19。讀著這些鏗鏘有力的話語,讓筆者不由得想起錢穆先生在其力作《國史大綱》扉頁中所寫的話:“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二、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三、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以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于古人……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3]錢穆先生此著成于抗日戰爭之艱難歲月,其時多數文人學者避寇于西陲之地,輾轉流徙,尚有如此之文化自信。在中華民族日趨強大的21世紀,傅榮賢在該著中再一次呼吁學界增強對中國古代目錄學的文化自信,使這一傳統的“智慧之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生命力,終將“走出去”,并走向未來。

1 從文化哲學出發,對古代目錄學意義的再闡釋

1.1 “在哲學高度分析文化的現實,開出重建理想型文化的有效處方”

通常而言,哲學家們一般從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四個角度考察事物。基于哲學的思想文化背景,傅著在書中多次提到文化哲學,并從本體論、認識論和價值論的角度著眼,尤其是從價值論角度對古代目錄學之意義進行了再闡釋。他認為“中國古代目錄學始終致力于超越目錄學‘學科’的本能視域,在哲學高度分析文化的現實,開出重建理想型文化的有效處方。目錄學家作為文化哲學主體,對目錄規則的分析轉化成了對文化普遍性的探討。他們在條理文獻的基礎上條理文化,從而最終確立文化價值的應然取向”[2]3。誠然,古代目錄學家們與其說是研究目錄,莫若說是借由目錄研究文化,并賦予目錄較高的文化價值,因而從某種意義上目錄與文化具有了一定的通約性。

將古典目錄視為文化史著作,并從文化角度予以分析,我國史學家范文瀾等早有此論。他們將《七略》評價為:“它不只是目錄學校勘學的開端,更重要的還在于它是一部極可珍貴的古代文化史”[4]。另還有周積明的《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一書,即是從文化學視角對《四庫全書總目》的研究成果,并為之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5],被譽為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第一部從文化學角度研究《四庫全書總目》的專著”。周著認為,“民族文化心理、時代意識與個體意緒交相紐結,渾然一體,構成中國古典目錄的文化品性。穿透古典目錄的物化外殼,追尋深藏其間的文化魂靈,有助于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新的領域去贏得對傳統的更為深入的認識”[6]。視野的轉換,往往能帶來學術上的創新。但周著是從文化學視角對單部書目所進行的研究,傅著則是從文化學、文化哲學等視角對整個古代目錄學所開展的理論研究,并試圖構建具有普遍解釋力的理論框架,更為全面,也更為宏觀。

1.2 “文化視角的目錄學研究與目錄視角的文化學研究”

作者深知研究視角的轉換和研究材料的拓展,有助于推動我國古代目錄學的發展[7]。如在論述古代目錄學的本質時,作者認為“古代目錄學遂成為研究文化世界的本原或本性問題的學科,它把對文獻的認識建立在對現實的人和社會的考察之上,對文獻的整理也就是對現實世界的整理,人與文獻的關系是一種內在的關系,人內在于文獻世界之中,目錄因而也意味著對于自身生活處境的反思”[2]184。在論述中西分類之不同時,作者認為“現代西方式的嚴謹的分類體系和四平八穩的分類標識符號,無助于我們在更為具體的水平上把握具體典籍,被西方視為生命的形式邏輯,也不是最有價值的成分。西方崇尚形式主義的邏輯,客觀性是其首要特征,中國信奉事理本位的邏輯,主觀體悟是其無法回避的重要緯度。中西方之‘類’的不同,就是單中心和多中心之別,本質上反映了不同的思維差異”[2]189。諸如此類的觀點,作者若沒有哲學、文化觀念的滲入,難有如此深刻之認識。筆者翻閱作者以前舊作,確有較多探討“圖書館哲學”的篇章,又加作者所攻讀的哲學博士學位,哲學思維之滲入自是不難想見了。

正是因為此種原因,作者努力構建“文化視角的目錄學研究與目錄視角的文化學研究”。作者主張,既要關注“文化中的目錄”,又要關注“目錄中的文化”,原因在于:“目錄與文化之間高度依存,兩者不斷地互相解釋并彼此構建著對方。無論是目錄還是文化,都不是理論上的先驗存在,書目將文獻分類或范疇化的同時,也將文化納入了一種特定的秩序之中,呈現出人對文獻的態度、對文化的認識,涉及人與文獻(文化)的關系,從而最終與文化中的思想體系聯系了起來”[2]30。相較于其他目錄學著作,該著最大的特點是作者利用自己的哲學功底,將哲學思維融入對古代目錄的探索之中,并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和理解,這與作者前期對圖書館哲學所做的探討[8]是一脈相承的。

2 另辟蹊徑,從橫向的角度論述古代目錄學之精義

2.1 突破舊有范式,采用縱橫交錯的獨特布局

我國以往的古典目錄學著作,著述體例多采歷時的縱向結構,從歷史的源頭溯流而下,一直到當代,并選取著名的目錄學家及其目錄學著作,逐一分析。這種致思方式固然也有可取之處,追根溯源本是人們對真理求知的基本方式,也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我們所熟知的“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更是古代目錄學家研究之心法。許世瑛《中國目錄學史》(1982)、王重民的《中國目錄學史論叢》(1984)、呂紹虞的《中國目錄學史稿》(1984)等著作,即是一種循文史思路的目錄學研究。這也是作者所概述的“傳統的史學范式和西方的學科范式”中的“史學范式”。梁啟超曾指出:“中國于各種學問中,惟史學為最發達。史學在世界各國中,惟中國為最發達(二百年前,可云如此)”[9]。可見目錄學研究中的“史學范式”自有其深刻的學術淵源。

就近年來的古典目錄學研究專著,也仍有沿著類似思路進行的。如唐明元的《魏晉南北朝目錄學研究》[10]、白金的《北宋目錄學研究》[11]、周余姣的《鄭樵與章學誠的校讎學研究》[12]等,或是進行溯源式的梳理,希冀返本開新;或是劃段而治之,做短時段的研究;或是選取代表人物和經典目錄學著作,進行深入挖掘。就傅榮賢近出的另一著作——《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史》[13],也是采用歷時的縱向結構,溯源而下的寫法。但此類歷時性的“史學范式”寫法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即會對非名家和非經典目錄學家及其成果形成一定的遮蔽,阻礙后人對他們的認識,如來新夏先生曾述及“有些不甚知名的目錄學家更沒有很好的發掘和表彰,(如)阮孝緒及其《七錄》在目錄學史上占了顯著的一頁,但對《七錄》作出崇高犧牲的劉杳卻淹沒無聞”[14]309。另外“史學范式”的缺陷就是難能對古代目錄學思想和精神旨趣產生根本性的認識和把握。

在該著中,作者另辟蹊徑,從“史”的研究跳出,轉向“論”的研究,通過對古典目錄共時性的“橫截面”的全面考察,試圖對中國古代目錄學的內在精神進行揭示并對其自身理論進行提煉。其主要落腳點在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中國古代目錄的內容旨趣和形式結構”“第三章中國古代目錄的文獻標引”“第四章中國古代目錄的文獻組織”。從章節內容來看,第四章共分為七小節,也是篇幅最多的一章,占全書的42%還多,蓋因為此章又必須融合歷史發展的“縱向分析”之故,如第四章第二節“分類在中國古代目錄學中的地位及其歷史流變”“中國古代書目分類簡史”等小專題勢必包含對古代分類發展線索的梳理。第七節“中國古代目錄中的序言”中所設“歷代目錄序言概況”等專題,也須從線性的發展角度做一個全面的概括。這就使該著呈現出“縱橫交錯”的獨特布局,在結構上有其自有的特點。其體例頗似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的“主題分述法”,即“特取若干主題,通古而直述,使其源流畢具,一覽無余”[15]。但這種布局也帶來了篇幅不均的問題。竊以為在篇幅分配上學界雖不主張平均用力,但似應根據內容適當分配篇幅,達到詳略有別的狀態。

2.2 “技術、知識和信仰”——古代目錄的統一體系

《漢書·序傳》中的“劉向司籍,九流以別。爰著目錄,略序洪烈”,“略序洪烈”是古人目錄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其他都是達成該目的的手段。作者認識到,“中國古代目錄是一個兼具技術、知識和信仰的統一體系”。而作者所分析的中國古代目錄的三大內容旨趣,即:“部次條別”的檢索功能、古代目錄學的學術價值、“申明大道”的超越旨趣,也分別對應著中國古代目錄統一體系中的“技術、知識和信仰”部分。那么這三者在古代目錄中關系若何?我國檔案學家毛坤在談資料整理時有云,“整理資料的人,前面已說過,須有相當的學識和一定的技術,技術易而學識難”[16]。可見,一般而言,技術被放在了較低的認識層次上。在該著中,作者也認為:“顯然,信仰高于知識,知識高于技術,從技術到知識再到信仰,呈現出價值層次遞增之勢……‘申明大道’的‘教化思想’在中國古代目錄學中處于優先地位,其次是學術考辨,而排檢則處于相對次要的位置”[2]74。

由“技術、知識和信仰”所構成的這個目錄學體系,其學術價值也“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揭示以‘三代’為節點的學術‘源’‘流’;二是考辨具體學術問題;三是揭示學術發生、發展的長程歷史”[2]41。再一次肯定了古代目錄于學術史條理中的價值。作者的這些觀點,是在吸收了前人諸如章學誠、王重民等目錄學家的思想精華,再加上自己的苦學深究而產生的,條分縷析,說理透辟,讓人敬服。

3 發常人所未發,關注不為人所知的細節

在中國古代目錄學的研究中,因前人積累較多,幾乎已到了“題無剩義”的地步。要想從中有所發現,自是難能可貴。作者在常人所未嘗關注的細節中,見微知著,有不少新發現和新見解產生。

3.1 “尾題”新說,由此及彼

此說作者最早在其研究《漢書·藝文志》時提及,并稱“《漢志》中的尾題是由古代文獻的尾題發展而來。古代文獻在全書末或篇章末往往有統計該書或該篇總字數和總的篇章數的文字,1973年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書籍即有許多尾題”[17]。在該著中作者仍沿用了自己此前的說法。所謂的“尾題”,作者認為是“古代目錄多有對‘每一類’以及本目所收所有文獻篇卷數量的統計,這類統計文字稱為尾題或尾數”[2]82。作者在此進一步分析后,認為書目的尾題是由古代文獻的尾題發展而來;書目可借由尾題,從文獻財產的角度予以統計;尾題存有考辨學術的價值;然而尾數往往不確,每為學者所詬病。筆者在拙作中,曾對鄭樵《通志·藝文略》中的分類數目計數以及致誤之由做了詳細的分析[12]96-99,但并不知這種書目尾數計數有“尾題”之專名,在其他目錄學著作中見到相關的論述也很少,這應當是作者在古代文獻“尾題”之基礎上所做的進一步移用、延伸和闡釋。

3.2 駁正前賢,剖辨中西

在分析古代目錄中的“篇卷”時,傅斯年的《戰國文籍中之篇式書體:一個短記》和余嘉錫的《古書通例》均認為戰國書除《呂覽》《淮南子》外,都只是些篇章,沒有成部的書。今人現在看到的成部的戰國書,多是經戰國后期整理的。就此問題,傅著沒有囿于前賢所論,特別提出“傅、余二先生之論并不完全準確,如《易經》就是一本包括64卦、384條卦爻辭的完整之書,《序卦》的出現更表征《易經》已經首尾完具。同樣,在秦漢時期流傳的三個《論語》本子中,《古論(語)》21篇、《齊論(語)》22篇、《魯論(語)》20篇,三者雖篇卷不一,但在當時都是相對完整的一本書”[2]131。這是作者在前人所下的定論上予以重新思考,并舉出《易經》《論語》等更多的文獻以為說明,反映了作者不為前賢所囿的學術見識和勇氣。

另外作者借用語言學上的“語義化和語用化”來解釋中國古代的書目分類這一知識組織模式,也頗有新意。在作者看來,“而中國古代目錄學正是一種基于語用和語義規律的知識組織模式,它在二千年歷史上的行之有效,事實上宣告了西方語法化和學科化的組織方式并不具有必定和當然的合法性,知識組織的方式或模型完全可以有其他類型的設計方案”[2]4-5。正如生物之多樣性一樣,學術也存在多樣性。在這里,作者將西方知識組織的模式視為是語法化的,而中國古代書目組織形式則更偏于是語義和語用層面的,一一剖辨清楚,有利后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

3.3 知人論世,言有根底

作者認為“六經的最大特點是表征了陰陽五行秩序。而陰陽五行秩序既是社會人倫秩序也是天道秩序,具有形而上的本體論色彩”[2]208。進而提出,《七略》中的其他文獻對陰陽五行秩序進行了構擬,并參贊陰陽五行,從而成為襄助天道和社會人倫之道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可以說《七略》的最大特色即在于將文獻秩序納入到陰陽五行體系之中,從而既使文獻秩序獲得陰陽五行秩序的本體論依歸,也豐富和發展了陰陽五行秩序的具體內容[2]208-210。這是基于“知人論世”——對《七略》的作者向歆父子的認識而來。漢代陰陽五行說盛行,班固在《漢書》中新增了《五行志》,并在《漢書·五行志》里說:“漢興,承秦滅學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而《漢書·五行志》保存了劉向《洪范五行傳論》約一百五十二條,劉歆論《洪范五行傳》約七十三條。在編制《別錄》《七略》時,向歆父子不免將陰陽五行學說滲入到其中。然而有此發現,確實是作者積累有得,勤于思索的產物。

4 深入比勘中西、古今目錄學的異同

4.1 中西目錄學比較

要說清楚中國古代目錄學的相關問題,學者很自然會與西方的目錄學進行比較。作者認為“與西方相比,古代目錄的文獻著錄并不以客觀化、標準化為原則,組織款目的分類也不是形式邏輯意義上的分類。基本上,古代書目的檢索更多得是結合‘積學之士’深厚的學養,通過‘神而明之’實現的。而西方目錄學貫徹著實證精神,諸如按書名或著者音序排列款目,根據文獻的形式特征或主題概念的邏輯類項劃分文獻,增加書目索引等等,這些基本認識和操作都支持了檢索效率的最大化訴求。由此,目錄成為一種規范化和可控制的技術,它直接對應于西方近現代公共圖書館的興起”[2]39。關于古代目錄之特點,余嘉錫也有類似說法:“吾國學術,素乏系統,且不注意于工具之述作,各家類然,而以目錄為尤甚。故自來有目錄之學,有目錄之書,而無治目錄學之書。蓋昔之學者皆熟讀精思,久而心知其意,于是本其經驗之所得以著書。至其所以然之故,大抵默喻諸己,未嘗舉以示人”[18]。如果以西方的目錄學準則來規范中國古代目錄,必然存在枘鑿難通的地方。在該著中,相關的中西比較均是以中國古代目錄為主要著眼點進行的。

遺憾的是,作者在比較的過程中,只著眼于對西方《杜威十進分類法》(DDC)的分析,即在對比中西方目錄學的過程中,作者仍然是以西方經典分類法作品“代言”的,視域未能進一步放寬。實際上,就西方目錄學而言,分類法亦有多種,《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卡特的《展開式分類法》、印度的《冒號分類法》等,這些或許也可以考慮進來。

4.2 古今目錄學比勘

作者也在第三章對現代文獻與古代文獻的本質進行了對比,得出了古典文獻是“文”與“獻”的統一,即兼具知識論與價值論的雙重內涵。而價值論的內涵主要體現為“修己”和“經世”為主要內容。在事實知識(文)與價值知識(獻)的關系則是:事實知識是前提,價值內涵是目的,但價值內涵也有其不確定性,不同的行為主體會賦予文獻不同的價值內涵,具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要認知到文獻的價值內涵,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參與極為重要[2]96-106。在比較中,作者強調要回歸中華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場,方能真正理解古代文獻之本質。通過這樣的深入比較,也得出了現代目錄學與古代目錄學的重要差異。

對于類名,作者也進行了深入比勘。如其所言,“現代分類中的類名一般用簡短、確切的名詞或名詞詞組表達類目的含義和內容范圍,它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聯合定義的,因而是邏輯范疇,具有確切的內涵,從而也保證了外延的明晰,而分類代碼則強化了類名的邏輯明晰性。”而“中國古代文獻是主體人的精神體現和生命觀照,并不完全是客觀的知識論存在,不能用清晰、精確的邏輯去表達”[2]262-264。見微知著,由此也可見古今分類確有截然不同的一面。

然而此處也有可辯之處,以我國之古代目錄比較西方的近現代目錄,跨越時空進行比較,是否會有不對等之意?考之西方的古典目錄,能否做一共時性的比較?另作者本意是要讓中西目錄學互補和融通,并為之提供了反思的視角,提出了對基于西方分析話語的現代目錄學的補充和糾偏的要求,但如何融合中西目錄學,建構“真、善、美”多重內涵的目錄學,作者似乎也未在方法論上給出更多指導。作者意識到了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化對古代目錄學的戕害,但未從信息爆炸所產生的影響角度進一步分析中西目錄學的的現狀。

5 結語

古典目錄學研究,為圖書館學人所熟知的且離我們時間距離較近的有來新夏之《古典目錄學》[19]《古典目錄學淺說》[14],已被學人視為經典。下一代的圖書館學界的目錄學研究,或因老成多凋謝,或因中堅力量多已轉型,其研究日益成為一種“帶有某種貴族性意味的”研究[20]。自《〈漢書·藝文志〉研究源流考》[21]出版以來,作者孜孜矻矻于此,實有雄心于斯。今日之書,正是其愿望的達成。該書所立之鵠的,是“既努力突破重視史料挖掘與史實剪裁的史學范式,也擬突破西方話語霸權,回歸中國傳統文化語境,從古代目錄學事實中抽象、概括其普遍規律,從而最終構建一個符合中國古代目錄學自身特點的、因而也具有充分解釋力的學理體系”[2]2。立意不可謂不高遠。

目錄學研究之艱深,學人已成共識。學者們常言及,“歷來治目錄學者,非大學問家不可為”[17]。序該著又融入了哲學的思辨,語言學的應用,更顯精深。自1992年發表第一篇古代目錄學論文以來,作者寢饋其中廿五年矣。辛勞自不必說,其學術斬獲亦讓人歆羨不已。除本書外,作者所出的著作尚有:《〈漢書·藝文志〉研究源流考》《中國古代圖書分類學研究》《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史》以及《出土簡帛與中國早期藏書研究》等。徐森玉總結王國維治學方法有三個字:“博”“專”“細”,“博”就是要博覽群書,掌握豐富的資料;“專”是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如若左手畫方,右手畫圓,則方圓皆不成也 ;“細”是指對做學問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有所根據,縝密周詳,馬虎不得[22]。竊以為作者也有類似之特點。該書文采斐然,征引繁富,立論宏通,惜乎筆者難從貫穿全書的文獻“知識論”和“價值論”的哲學角度對該書做一全面系統的評價。只隱隱感覺,作者雖在該書中看輕“英雄榜”“花名冊”式的對精英名錄學家和經典書目的研究,竊以為日后之目錄學研究再出“英雄榜”“花名冊”,當有作者之一席位也。

(來稿時間:2017年7月)

1.陳振凱,雷龔鳴,何美樺.習近平談文化自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07-13(12).

2.傅榮賢.中國古代目錄學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

3.錢穆.國史大綱(修訂本)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

4.范文瀾.中國通史(第2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5.王余光.《四庫全書總目》研究的新成果——讀《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J].社會科學研究,1994(2):141-142.

6.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導論.

7.傅榮賢.論中國古代目錄學研究的當代進路[J].圖書館,2010(3):35-38.

8.傅榮賢.西方話語的困惑和中國先賢的智慧:圖書館哲學新論[J].圖書情報工作,2008(9):21-24.

9.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3.

10.唐明元.魏晉南北朝目錄學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9.

11.白金.北宋目錄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周余姣.鄭樵與章學誠的校讎學研究[M].齊魯書社,2015.

13.傅榮賢.中國古代圖書館學思想史[M].合肥:黃山書社,2016.

14.來新夏.古典目錄學淺說[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15.嚴佐之.《中國目錄學史》導讀[A]//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6.毛坤.高等學校中的資料工作[A]//梁建洲,廖洛綱,梁鳣如.毛坤圖書館學檔案學文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274.

17.來新夏,柯平.目錄學讀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170.

18.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M].北京:中華書局,2007:7.

19.來新夏.古典目錄學[M].北京:中華書局,1991.

20.徐建華.一部非應時的古代目錄學研究力作——評傅榮賢先生的《〈漢書·藝文志〉研究源流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1):104-106,55.

21.傅榮賢.《漢書·藝文志》研究源流考[M].合肥:黃山書社,2007.

22.王圣思.外公徐森玉先生印象——紀念徐森玉先生誕辰130周年、逝世40周年[J].上海文博論叢,2011(4):11-20.

猜你喜歡
文化研究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誰遠誰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91系列在线观看| a天堂视频在线| 69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久久网|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免费| 99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伊人91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在线国产91|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欧美激情第一区| 中文字幕2区|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亚洲av无码人妻| 色有码无码视频| 亚洲一级色|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福利视频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日韩在线2020专区| 另类综合视频|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高清| JIZZ亚洲国产| 国产男人天堂|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91亚洲影院|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无码在线激情片| 综合色在线|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日韩美毛片|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