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在現代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專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對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終身體育思想進行培養。新時期下的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基于高校學生特點,優化課程教學手段與內容,促使高校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高校學生在生理上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運動能力,在心理上具有較強的主觀意識,整體文化水平較高,針對高校學生的普遍特點,進行體育游戲的合理設計與應用,將使學生更快接受新鮮事物,提高體育興趣,并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
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體育游戲的設計與應用應當具備較強的針對性,在實際體育教學中,部分體育教師僅僅是將體育游戲作為一提升課堂活躍度的一種方式,而沒有基于高校學生特點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內容設計,使得游戲教學開展效率難以提升。筆者認為,體育游戲的應用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結合教學綜合教學設備等條件,有針對性的進行游戲設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體育游戲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秩序,教師要制定明確的體育游戲規則,對學生的體育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也是游戲教學得到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在游戲教學開始前,教師首先要對體育游戲的內容與規劃進行具體的解釋,在實際游戲開展過程中,嚴格根據游戲規劃進行裁決,基于公平與公正原則進行,只有嚴格執行規則,才能確保體育游戲開展效率。
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游戲的組織要基于循序漸進的科學性原則,以高校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基于學生的發展特點,身體素質以及性別差異,進行科學性的體育游戲教學,避免由于盲目的游戲設計與應用對學生身心發展造成影響。
在高校體育課堂準備活動中,傳統的熱身與準備活動包括了慢跑、全身拉伸活動等固定的內容,在長久的練習過程中,學生感覺到枯燥與乏味,積極性難以得到調動,課堂氛圍也較為沉悶。而通過體育游戲的引入,可以使體育課堂更加趣味性,學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大腦處于相對興奮的狀態。例如在夏天學生倦怠、冬天手腳僵硬時,教師可以運用“跟我做”,“誰是領導者”等肢體放松的體育游戲,讓學生肌肉與韌帶得到充分活動,克服天氣對體育教學的影響,更積極的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來。除此之外,根據不同教學內容,設計的準備活動也不盡相同,通過豐富的體育游戲,將使準備活動內容更加多樣化。例如在進行田徑類教學時,可以運用“蛇形跑”,“聽口令做動作”等方式,在球類項目教學時,可以開展“交叉傳球”的排球,“兩人爭球”籃球等準備活動,在準備活動同時熟悉與把握球類特征,同時也使學生的身體機能與心理得到調適,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體育游戲的合理組織與應用,將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激發,使學生更加專注于體育課程學習。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輔助性游戲替代枯燥的練習過程,更加圓滿的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球類教學時,可以通過“接力運球”游戲,幫助學生提升球類技能,運用“炸碉堡”的游戲,優化投擲類游戲,通過游戲計分決勝負等方式,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也更加符合新課標對于體育課堂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專業技術教學時,體育游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基礎與能力,在學生技能形成現鞏固后,獲得體育能力的提升。
課堂結束部分是體育課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進行體育游戲教學設計時,要關注對本次課程內容的總結與回顧,并通過適當的整體與放松活動,對學生的身心進行發展,調整學生心理狀態,幫助學生進行放松,更好的融入到后續的學習中來。如在體育課堂快結束時,可以通過低強度的放松性游戲設計幫助學生緩解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引導學生從激烈的體育游戲中快速回復身心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結束體育課程學習。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整理性、放松性的游戲,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例如運用“反口令”游戲,引導學生進行與口令相反的體育活動,還可以借助輔助器材,讓學生進行身體的放松。既保證課程環節的組織性,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身心的舒緩,以較好的精神狀態繼續其它課程學習。
總而言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參與興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為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強化,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打下了良好基礎。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合理應用體育游戲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學生的技能與水平,為教學過程提供了保障,是新形勢下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