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 湖南信息學院 喻瑜 湘南學院
20世紀50年代,社區照顧起始于英國。它是被英國社會上推行的一種服務方法;是英國在國家福利政策變革下備受社會所提倡的一種事務模式。它的含義包括“在社區照顧”及“由社區照顧”。即盡量讓那些自身有需求、交由院舍照顧過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留在社區里接受照顧,或者由社區中自主成立的一些民間組織、自治供職團體以及老年人的親人和好友進行照顧。社區照顧具有多種功能:首先,社區照顧能在擴增社區安全網影響范疇和提升社區工作功能的同時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多向支持。在一定的范圍及區域內,社區的成員和居民有彼此照顧和關懷的責任以及接受照顧和關懷的愿望與權利。其次,社區照顧可使那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連同其家庭在不同程度和形式上得到物質與精神層面的援助與支持,保障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常的生活水平。這便體現出社區的綜合功能。而站在微觀角度上看,維持有特殊困難的家庭和個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則是社區照顧中社區建設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總結以上功能,我們可讓老年人在其所生活和熟悉的社區內接受服務或運用社區、社會人際關系資源為老年人開展服務。
根據照顧資源來源,西方國家將社區照顧的內容劃分為兩類:正規照顧和非正規照顧。即由政府和專門的社會工作者承擔和提供建設在社區內的老年公寓等照顧性的服務或由老年人的親朋好友、鄰里、社區內志愿者提供無償的照顧。社區照顧亦可利用這兩種照顧資源,在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與協助的同時,充分發揮老年人所熟悉的家人、親朋好友、鄰居及志愿者在照顧老年人中的主要作用,為老年人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在這兩種照顧資源互補與結合的情況下,達到非常經濟和良好的照顧效果[2]。
1.照顧的屬地化
現階段,我國城市化水平在逐漸提高,各項改革也在逐步落實,社區因此成為老年人主要的聚居地、活動場所和生活空間。這能更加貼近老年人,了解其需要以便就近照顧。利用社區內正規和非正規的照顧資源以及各類服務設施為老年人提供照顧服務是社區照顧的基本思路。而解決養老問題的重大戰略選擇則是通過社區承接老年人照顧服務,以其需求為導向,把社區作為老年人服務體系的主要載體。
2.照顧的人性化
社區照顧人性化體現在建立起相互協助和相互關懷的關系,在社區及自然環境中盡可能地提供一些照顧服務。而建設關愛與關懷的社區則需結合正規服務與非正規服務的作用并協助老年人融入正常的社區生活[3]。去機構化則是其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即避免在機構照顧中產生孤獨感、被隔離甚至被虐待等現象的發生。倡導依據老年人需求的不同,盡可能地在不同層次上提供不同的照顧,使照顧方式愈加靈便,彰顯出社區照顧的人本思想。
3.照顧的網絡化
在社區照顧中,英美等國將照顧需求者的家人、親朋好友、鄰里和社區志者劃為有效的三級社區支持網絡:第一級主要是由老年人的家人、親朋好友、鄰里、志愿者等直接照顧;第二級是讓作為服務對象的老年人群體之間自主形成互助小組,通過自助助人的方式建立起老年人互助網絡;第三級是創建緊急支援網絡,以便警方、當地政府、社區中心、社區組織等及時協助個人、家庭預防突發事件和危機。
史柏年認為“老年人社區照顧是通過正式與非正式照顧,在屬地為有所需求的老年人共同承擔長期照顧服務,使他們能在其熟悉的社區環境下維持自己的生活”。老年人都喜歡留在自身熟悉的社區內生活。而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為其提供更人性化、多元化及連續性的照顧服務,創建并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及技能的照顧團隊則是社區作為承接老年人載體的職責。
1.加強社區對老年人的照顧工作的指導及照顧服務事業的引導,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
2.鼓動社會力量多層次、多渠道和多方位地為社區老年人照顧服務各方面籌集資金,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3.加大宣傳尊老敬老的教育理念。樹立社會對老年人價值觀、老年人照顧文化的新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