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化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常常會出現耷拉眼皮(臨床上叫作眼瞼下垂)的現象。很多老年人不把這種現象當回事,認為是年紀大了、眼皮松弛造成的。殊不知,這一癥狀常常是許多嚴重疾病的早期表現,其中重癥肌無力最為常見。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由橫紋肌神經-肌肉接頭處發生傳導障礙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該病可累及到患者的眼外肌,故患者可出現眼瞼下垂的癥狀。由重癥肌無力引起的眼瞼下垂先是單側眼皮下垂,然后會變為雙側眼皮下垂,也可左右眼皮交替下垂。該癥狀在一天之內會有明顯的波動,可表現為早晨輕,下午重;睡后輕,睡前重。另外,此類患者還可伴有復視或斜視的癥狀。對此類患者進行檢查時,可發現其眼球在向某一個或某幾個方向活動時存在障礙,嚴重者眼球還會固定不動。治療該病的根本方法是治療重癥肌無力。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綜合性免疫療法,包括激素療法、化學療法、血液療法、放射療法和手術療法等治療重癥肌無力,一般來說,重癥肌無力患者進行治療的時間越早,療效就越好。早期僅表現為眼瞼下垂的重癥肌無力患者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將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會發展到生活不能自理,此類患者甚至可因呼吸困難而出現生命危險。因此,被確診的重癥肌無力患者應積極地進行治療,以避免病情加重。
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和腦動脈瘤患者也會出現眼瞼下垂的癥狀。糖尿病性眼瞼下垂患者除了進行必要的降糖治療外,還須按照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方法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此類患者經過3~4周的治療,眼瞼下垂的癥狀大多可以痊愈。由腦動脈瘤引起的眼瞼下垂患者常常有多年的偏頭痛病史,并可在某一次頭痛發作后出現眼瞼下垂的癥狀。需要注意的是,此類患者若伴隨眼瞼下垂出現劇烈、持續的頭痛甚至抽搐、昏迷等癥狀時,應考慮可能是腦動脈瘤破裂,須及時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