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清廉(主任醫師)
急性踝關節扭傷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如鍛煉中就常常出現。扭傷后若不及時處治或處治不恰當,都容易造成患部組織出血淤積、腫脹、疼痛,如果是出現踝關節韌帶斷裂,還會出現損傷后關節不穩定等種種癥狀。所以,在出現扭傷的早期,進行及時正確的處治極為重要。
原地休息當踝關節急性扭傷后,應立即休息,不要踩地與行走,以減少對損傷部位的進一步損傷。
適度壓迫踝關節扭傷早期,損傷部位常會出現腫脹,可用手或繃帶適當壓迫剛剛開始腫脹的部位或疼痛的部位 (不可亂揉),可減輕繼續出血與腫脹程度。
冷敷可用冷水濕手巾或冰塊、冰棒等進行局部冷敷。若是夏季可直接用自來水沖洗患處3~5分鐘。如有條件,最好是用冰塊,加入適量的冷水,放入雙層塑料帶中做成冰袋,這樣冰敷功效最好。在扭傷的24小時之內,每次冰敷20~30分鐘,每3小時左右1次。
抬高患處可在患肢下放一個枕頭,使患肢遠端略高于心臟,這樣有利于血液回流,減輕患處腫脹疼痛。
若自己進行簡單處治后,在短時間內關節仍不能好轉,應及時由家人送到醫院就診。
在扭傷后的早期,絕對禁忌亂揉以及熱敷患處,以免加重出血與腫脹。一般而言,至少超過24小時、出血停止、腫脹不再加重時,才可應用熱敷,以及使用內服、外用活血化瘀消腫藥物,如七厘散、跌打丸、云南白藥(散劑、噴霧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