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懷化市讀者宋祺林來信:我今年60歲,剛退休就查出患有糖尿病,心情非常郁悶,醫生囑我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請問,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安排是怎樣的?要是血糖控制不好會有什么后果?
專家:首先,被診斷為糖尿病后,患者產生各種消極的心情是非常自然的,哪一個人都不愿意得此病,但是這種情緒對治療疾病很不利。應該快速從抑郁的情緒中走出來,加強學習,進行自我教育,或向患有糖尿病的人請教,了解糖尿病是怎么回事,以便同糖尿病作長期的斗爭。不要盲目地認為,得了糖尿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大量事實證明,如果病情控制得好,糖尿病患者不但生活質量能得到保證,而且照樣可以獲得高壽。
得了糖尿病后怎樣吃,一直是患者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糖尿病與飲食的關系非常密切。2017年11月11日,我國發布了《糖尿病膳食指南》,內容較多,對糖尿病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性。受篇幅的限制,這里只能簡介一下,您若有興趣,可以找來學習一下,對控制疾病大有好處。《糖尿病膳食指南》有八條核心內容:①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②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谷物、雜豆類占飲食總量的1/3;③常吃蔬菜,水果適量吃,二者的種類、顏色要多樣;④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⑤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⑥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⑦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⑧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這里,最根本的飲食治療原則就是:通過各種方法把血糖控制在達標的范圍內,凡是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糖分含量高或者淀粉、脂肪含量高的食品要少吃,它們都很容易轉化為葡萄糖;并且還要保證營養不缺乏。
血糖如果控制得不好,特別容易導致并發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它的并發癥,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糖尿病眼病(可失明)、糖尿病腎病(可轉成尿毒癥)和糖尿病足(會截肢)。另外,糖尿病還容易和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癥、腫瘤等疾病相互影響,加重了治療的難度。所以,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后,就應該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把血糖控制好,避免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