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豪,周映江,申景金
(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實踐教學環節是高等院校組織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有效促進學生融會貫通所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環節,是培養自動化專業學生解決復雜工程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的根本來源。因此,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為出發點,構建“實踐教學改革方向、實驗教學設備條件、學生理論知識背景”相一致的實踐教學體系。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學生培養過程及所設教學環節符合自動化專業的培養要求,能夠滿足基于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本科教學任務。
在梳理實踐教學環節過程中,發現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課程實驗教學環節存在演示性實驗、驗證性實驗,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2)課程設計教學環節缺乏一定的綜合性、知識的連貫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作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畢業設計教學環節中“真題真做”的選題有減少的趨勢。
依照構建與經濟建設發展相一致的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培養模式,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從“實踐教學改革方向、實驗教學設備條件、學生理論知識背景”三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1.提升教師素質。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努力轉變專業課程任職教師輕視實踐課程的傳統思想,將教師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納入學院重要教學活動內容。具體措施包括:(1)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近三年先后引進了多位年輕博士,使得本專業擁有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超過80%;在增強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意識時,加強梯隊建設,努力培養教學水平高的課程責任教師、科研能力強的骨干教師。(2)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定期邀請國內高校教學名師開展教學研討,按照學校部署積極安排青年教師參與各級教學比賽、各種工程實踐教學環節;同時,組織學院教學經驗豐富教師定期進行青年教師教學環節聽課監督,以及教師間相互進行教學環節聽課交流,以便整體提高本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
2.培養學生意識。依照學生學習的認知特點,通過《工程師職業道德與科學理論》《工業標準與安全規范》《自動化工程項目規劃與管理》《工程經濟學》等課程,逐步引導學生緊密關注行業發展需求,不斷樹立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意思。
對于自動化專業而言,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具備工程技術能力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環節,可使學生理解所學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形成一定的職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三層級的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包含學科基礎實踐、專業課程實踐、綜合提高實踐,以及三平臺的實踐場所。
1.調整實踐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實踐教學環節不僅是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聯系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專業技能持續提高的重要途徑。因此,通過調整實踐教學內容,滿足工程師所需技能的培養。具體而言,課程設計內容需來自企業實際生產需求,以期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設計環節增加新知識的應用,意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調整實踐環節考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生產實習環節考核由原先的實踐成果客觀評價結合實踐成果書面表達的考核,調整為由實踐成果客觀評價、實踐成果書面表達、實踐成果口頭表達相結合的考核。這樣的調整意在考核學生短時內對于實踐教學環節過程中各種理論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動手能力的理解。
近年來,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教學處、團委、學工處等部門持續開展了各類實踐創新計劃,積極鼓勵學生自發、自主地參與各類實踐創新計劃,以期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體如下:(1)科技競賽訓練計劃旨在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包括全國大學生網絡技術大賽、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等。(2)科研創新訓練計劃旨在組織學生開展各類科學研究活動,包括開放性實驗訓練、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科研立項、參與教師課題研究、發明專利申請、等活動。
實踐創新計劃按照項目主持人負責制原則,采取項目分階段考核方式進行實施。實踐創新計劃分布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每學期不間斷進行,讓學生在各類創新計劃執行過程中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增強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社會適應能力是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學生大學四年培養階段的主要問題和根本問題。通過集中性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構建了符合適應社會需要和經濟建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助于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自動化專業進一步辦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