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麗
(甘肅省古浪縣十八里堡初級中學,甘肅古浪733109)
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國家提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號召,近年來不斷加大教育成本投入,特別著重加強了農村教學信息化設施的完善,班班通的全面推廣普及逐漸縮小城市與農村教學條件的差距,有效提升了農村中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現代教學觀念也逐漸的改變了傳統的農村教學模式,新課改形式下為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提供了多元化渠道。
客觀來說,目前農村教師教學水平有所差別,對計算機和班班通教學軟件的應用掌握也有所不同。對于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來說,要系統的進行班班通教學軟件的使用學習、計算機操作和課件制作都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更好地發揮班班通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提升教學效率,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實際操作學習,充分發揮年輕教師對信息技術熟練應用的優勢,幫助年齡較大的教師充分掌握班班通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在當前素質教育觀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當切實轉變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指導,加強教材內容與生活資源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充分應用。例如,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文素養的教育,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歷史教學中對中華文化進行拓展,使學生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生物課程中充分加強農村教學資源優勢,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對動植物進行細致觀察,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和生活體驗。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技術中涵蓋了各個學科的大量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充分進行利用,播放一些教學內容外的拓展資源,打開學生眼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當前形勢下的教育觀念是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知識進行實際應用,農村中小學教學活動應當樹立教學創新意識,改變傳統的被動式教學方法。語文教學中可以加強對音樂作品的利用,課前播放舒緩的音樂作品能夠使學生放松心情,盡快融入教學活動中,或是在學生朗讀課文時播放與課文內容相符的音樂,提升課文的感染力,增強學生體會。傳統的學科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只會進行單一學科知識的講解,教學氛圍較為枯燥,利用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狀況,促進多學科知識的融合。
根據相關教學調研表明,農村中小學教學過程對于情景教學應用效果較差,或是在應用中難以充分發揮其教學作用,現階段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全面應用,能夠有效優化情景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特征,在教學過程中設立疑問,組織學生編排情景短劇,利用班班通多媒體設備中的燈光、投影、音頻等技術,讓學生在情景短劇的表演中對設立的問題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促使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教師進行充分的解答,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
現代教學模式中倡導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學中的遠程教育,在此基礎上應當充分開展素質教育,加強教學資源的利用,實現優質教學的目的。班班通多媒體技術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中逐漸成為了常規教學手段,對于學生的思維培養更加科學合理,既能夠保證提高教學效率,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技術不僅是以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而是能夠在逐漸的發展過程中將農村中小學教學融入現代教學網絡,突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縮小教學差距。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施中的網絡教學資源是對當前教學模式的優化,農村中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實際操作的引導,為學生設立課題,使學生自行查閱資料收集信息解決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利用新課改形式下的互動教學模式,在和諧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下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意識進行積極影響,逐漸養成自主學習意識,更好承接過去的知識結構,適應未來的學習。農村中小學學生未來也將處于更好的學習環境中,利用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技術優化教育信息堵塞、家庭教育缺失等多項問題,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以自主學習意識彌補學生短板,有效的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與質量。
當前教育形式下,現代教學觀念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中逐漸的普及,農村教學結構中理論教學資源相對豐富,與城市教學理論知識相差較少,但對于創新教學意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有效改善了這一現狀,對農村中小學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研究討論,總結經驗進行創新,能提升學生的創新應變能力,增強班班通多媒體教學素材的應用,活躍課堂氛圍,加強教師對教學節奏的掌握,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