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
(山東省日照市新營小學,山東日照276826)
新時代,新教育,教師要想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更好地讓學生融入到新時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時期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創造性思維是指具有創見性的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形態。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我們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也是當今課堂教學活動實踐中,很有必要的現實性研究課題。
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幫助他們形成與發展創造性思維品質的重要條件。在啟發式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應注意抓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激發學生產生疑問,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是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是在教學和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在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中,首先應向學生公開說明他們的好奇心,他們的探索行為,都具有很重要的社會價值,教師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例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時,對沉浮問題產生了好奇心,經過細心探究,后來發現了沉浮定律;牛頓通過觀察蘋果落地,產生了疑問,經過無數次探究,發現了地心引力。正是因為他們在探索事物的奧秘時,對所探究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才使他們能從熟視無睹的事物與現象中,看到那些超越固有知識范圍的東西,所以他們才有這么偉大的發現。
其次,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實施中,應采取多種形式,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我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提出問題。允許學生在其感到興奮和有趣的活動中,按自己的步調進行。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能夠提出問題,說明具有創造性思維,這是科學發現的起點,也是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例如,我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有些實驗可提前一周讓小學生先預習實驗內容,并要求小學生自己著手準備一些實驗材料。在上實驗課時,先讓學生結合預習情況和實驗材料準備情況,大膽地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再分別給以解決,并通過實驗來驗證誰的實驗效果好,比一比誰提出的問題有創新性。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以便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品質,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從而也就循序漸進地培養了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要經過從發散思維到輻合思維,再從輻合思維到發散思維的多次循環才能完成。創造性思維活動確實需要進行發散思維,盡可能多地聯想,逆向思維,提出多種新觀念、新方法、新假設;任何事物都在發展,“推陳出新”需要創造性思維,由懷疑發現問題,由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這是爆發新思維的導火索,也是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好辦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時,教師要靈活掌握教學活動,教學時既要防止學生死啃書本知識,又要注意知識的靈活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創造性思維就是無中生有,讓不可能成為可能,化腐朽為神奇;在面對各種困擾時,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要具有逢山修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促使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我們做到這一點,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前提和基礎。
直覺思維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中,由直覺思維所產生的想法,盡管還只是一種未經檢驗和證明的猜想、假設,但它能推動人們繼續深入思考,從而成為發明、創造的先導。幫助學生發展直覺思維時,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應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推測和猜想,可以提出各種怪問題和不合常規的設想等,以培養他們良好直覺思維習慣。即使學生猜想錯了,教師只能加以引導,絕對不能諷刺和挖苦,否則會挫傷學生直覺思維的積極性。第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講清已定論的理論知識,還應對某些尚無定論的“說法”提出假設,敢于猜想,做出有效地運用直覺思維的示范,這樣就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獨創性,解除他們對錯誤的恐懼心理;允許學生犯錯誤,更重視學生改正錯誤。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讓學生敢于異想天開,敢于向原有知識提出質疑,不崇拜名人說的,相信事實勝于雄辯,堅信真相只有一個。我們教師只有這樣做,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必須長期堅持。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杜絕那種只重視傳授知識,而忽視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現象。教師不僅能讓學生們擁有“金子”,更能讓他們擁有獲得金子的“煉金術”。既然未來已來,我們只有從小培養小學生具有創新思維品質,才能使小學生產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使他們在以后科學道路上有所創造、有所發明,讓小學生隨著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鼓起“突發奇想”的翅膀,上天入地、探幽啟微,去迎接新時期的人工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