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多仁
(甘肅省民樂縣教育體育局,甘肅民樂734500)
1.加強中小學師德建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首先,基礎教育階段承載著思想道德建設的啟蒙任務,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師必須走在時代前列,以優良的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定向學生的人格,塑造學生的個性。其次,當前的教育改革既是教育內容、方法和體制的改革,也是教育思想的深刻變革。中小學教師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進取,以與時代俱進的思想和作風大力推進教育創新,以具有前瞻性的新思維、新方法投身于課程改革。再次,改革大潮的沖擊打破了部分教師的心理平衡,他們在分配不均、行業差距等客觀問題面前,選擇了從局部的現象、眼前的利益出發追求金錢名利的思維方式、信奉利己主義思想。隨之出現了諸如工作敷衍塞責、愛崗敬業精神淡化、方法簡單粗暴、教書育人意識淡薄、不守法律規章、為人師表形象欠佳等許多師德滑坡的問題。因此,加強中小學師德建設既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推進教育創新和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整肅教師隊伍,重樹良好的教育形象,促使教育改革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當前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
2.加強中小學師德建設是職業性質的需求。中小學教師的勞動是一種示范性很強的勞動。因此,社會和教育本身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時刻檢點自己行為,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養,自覺地將其道德行為納入所從事職業的規范之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以高尚的品德、淵博的學識、無私奉獻的意識、博大真摯的愛心無怨無悔地完成塑造靈魂的偉大工程。而所有這一切的核心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所以,加強中小學師德建設就成了教育對從業者的必然要求。
3.加強中小學師德建設是依法執教的需要。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迅速發展,教育法規也在不斷完善。中小學教師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也都在法律規范中有了明確的界定,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法治國家依法行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國家法治建設的不斷完善也為未成年人或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人身權利不受侵害提供了法律保護,這就使中小學教師將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一些違規行為的認識從傳統的“尊重學生情感”和“愛護學生”這一淺層次自覺地向遵守國家法律、維護法律尊嚴、保障未成年人或各級各類學生人身權利不受侵害的深層次升華,從而有效地遏制教師對學生的各類侵權行為。依法執教是國家法律對從教者的客觀要求,只有通過加強中小學師德建設,從根本上解決從教者的使命、愛生、奉獻等認識問題,才能將教育行為規范到依法執教的軌道上來。
1.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師德建設有別有其他行業的職業道德建設。因此,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校要在認真分析教師隊伍道德現狀的基礎上,制訂出切合本單位實際的周密而有具體可行的師德建設規劃與短期計劃,并認真落實,有目的地組織引導教師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公民道德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的規范要求,學習古哲先賢的道德思想,學習當代名人和身邊模范人物的道德操守。
2.規范言行,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教師舉止文明,熱愛學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師德建設的重要方面。倡導教師既要把愛心傾注于全體學生,又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對那些有缺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全身心地關心和愛護,對道德上有缺點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可愛因素,耐心對待學生的過錯,容忍學生的無知。其次,從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來規范教師的言行,讓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充分認識到,教師作為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除具有良好的師愛修養外,還要在行為和外表上為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
3.細化規范,構建嚴格的約束機制。教師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人格的定向,事關學生個性的塑造。制定系統的師表規范,從細小的方面嚴格約束教師的言行,高起點的對教師自身修養提出要求,可促進教師強化自律意識,正確對待社會現象,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要將有關法律條規和師德規范細化為有較強操作性的制度,對教師有悖于師德的言行舉止進行警示、規范和約束,使其學法、知法、守法、自覺地將自己的言行規范在師德范圍內。二是要用各行業特別是教育領域敬業愛崗的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激勵和引導廣大教師,使其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言行趨向健康向上。三是要結合學校實際有針對性地向教師提出一些明確言行范圍和場合的規范要求,讓教師事事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通過各種制度和約束機制的規范,使教師言行不出軌,不偏航,真正體現“身正為范”的師表形象。
4.強化監督,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只有充分發揮監督的作用,才能將制度的要求和政策的導向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因此,首先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學管理機構要加大對師德師風的監督檢查力度,多渠道了解學生、家長、社會對學校建設和教師師德的反映。其次,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案,采取自評、互評和校評相結合的辦法,評價教師的職業道德、敬業奉獻和教書育人,以此形成自我調整、相互監督的制約機制。此外還要建立獎懲制度,將師德建設與考核、晉職、聘任等緊密結合起來,對師德標兵進行表彰獎勵,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范、學術不端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