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旋清
(中國人民銀行樂安縣支行,江西 撫州 344300)
普惠金融,是指通過多種金融方式為所有對金融有需求的人們提供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的發展,對于推動我國落后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解決農村貧困問題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還能有效的緩解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促進整個社會的公平發展。普惠金融背景下的農村金融扶貧工作,除了要加快金融產品的創新,更要對金融扶貧工作實踐進行總結,為更加充分的做好農村金融扶貧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普惠金融的推出,為當前社會上更加廣泛的群體,特別是貧困人群,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更加強調的是服務的全面性與普及性,金融體系的發展不僅要服務于大型企業、高收入人群,更要服務于廣大的貧困人群,使得金融服務能夠惠及他們,使他們更加全面的享受到現代化的金融服務。其中,“普”表現的是一種平等性,“惠”則表現的是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但這并不是救濟,而是為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提供金融資源。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貧困仍是限制我國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大難題,而普惠金融的發展可以有效的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源的不均衡問題,有效幫助農村地區脫貧。普惠金融背景下的農村金融扶貧,可以有效地緩解農村地區發展中的資金短缺問題,通過各種類型的金融產品的投放,充分發揮金融杠桿作用,為農村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提供可能。
通過對現階段農村金融扶貧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與不足。
總的來看,東部地區的發展水平較高,中西部地區發展較差,貧困人口較為集中,脫貧形勢也比較緊迫,但在中西部地區,發展水平也不是完全一樣的,在開展金融扶貧時,也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再加上受當地經濟發展所限,扶貧資金的投入不足,農民貸款難,使得金融扶貧并不能真正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農業保險,是專為農村種植生產過程中,遭到自然災害、疫病損失等情況時提供的一種保險。當前,扶貧的主要措施是對種植、養殖等產業的扶植,但其中的投資風險較高,迫切需要利用農業保險為其提供保障。
貼息貸款,指的是農民在政府部門指定的銀行進行貸款,其部分利息則由政府予以補貼,具體的比例根據不同地區的特定情況而定。但是,在其推廣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比如需要提供抵押、各種證明等。
雖然農村金融的發展不斷加快,但是有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還存在較多的漏洞,這就使得許多銀行為了保障自身的權益,而不敢過多的投放貸款。
通過對當前農村金融扶貧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對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匯總分析不同地區的貧困程度,再結合各地的特定情況采取針對性的金融扶貧措施。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扶貧資金的配置效率,使得那些真正需要的農戶得到資金。
二是不斷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有序推進村鎮銀行的發展。村鎮銀行,是由各大金融機構出資,為農村發展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機構,多數設立在農村地區。比如,已有很多地區創建了農村商業銀行,為農民提供及時的貸款服務。可以說,村鎮銀行的發展是促進農村金融扶貧工作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進一步增加金融扶貧力度,充實扶貧資金。打破貼息貸款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限制,為其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擴大政府負責的利息比例,從根本上惠及農村發展。
四是促進農業保險發展。從各地區成功的經驗來看,農業保險需要政府部門提供有力的支持,才能降低其風險。因此,政府要在這一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優惠,針對重點扶貧的地區提供更加全面的農業保險,從而為當地農業的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五是構建健全的農村金融法制體系。考慮到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創建跟不上農村金融發展的腳步,限制了農村金融的發展,因此要盡快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借貸雙方的權益,使得銀行敢于擴大在農村的投資。
六是加大創新力度。農村金融扶貧工作的開展,必須加大創新力度。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為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在提出金融扶貧方案時,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設計,如此才能真正推動農村金融的發展。
總的來說,普惠金融背景下的農村金融扶貧工作,致力于為推動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一種多樣性的金融服務。當然,金融扶貧作為解決貧困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仍有許多待完善之處。本文主要從理論層面進行了分析,還需通過不斷的實踐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