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軍
(中節能工業水務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
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裝備制造產業板塊的核心子公司,公司以高端電工裝備、環保裝備為核心主業,是行業龍頭企業,公司采取訂單式生產運營模式。公司產品成本主要是原材料,原材料管理成效決定了公司產品收益水平、資產管理能力和資產運行質量。
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原材料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隨著新時期經濟轉型發展戰略的推進及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開展,國內裝備制造產業升級和國際一體化發展態勢持續增強,給國內大中型裝備制造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但也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中型裝備制造企業要想抓住市場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除了技術創新還必須走降成本、控開支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大多數企業對控制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運營費用都積累了比較成熟的管理經驗,但對降成本策略受企業產品類型、管理模式等影響沒有形成統一的衡量標準,成本控制效果也不盡人意。但從企業管理的基礎來看,產品成本控制是降成本的關鍵點,而原材料管理是產品成本管控的核心,提升原材料管理是實現成本管控目標的必要手段。
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到80%左右,管理好原材料就基本上掌控了產品的制造成本。因此,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確定以原材料管理提升為產品成本控制的基本點,并由此基本點向產品設計、工藝管理、生產裝配以及原材料采購等環節延伸管理,從而實現全面控制產品成本的主要動因。
1.職責分工不合理。公司原材料管理先后由采購、生產、計劃、財務等部門負責,存在計劃與采購、采購與入庫、保管與領用以及保管和記賬同屬一個部門管理,相關崗位業務獨立性差,違反企業內部控制規范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原則,極易導致業務差錯、內部舞弊等風險發生。
2.制度不完善,流程不順暢。業務制度政出多門,條塊分割,業務流程不順暢,操作規范不具體,導致原材料管理涉及的計劃、采購、檢驗、入庫、保管以及出庫等業務環節工作不暢,管理溝通受限,業務數據傳遞不準確。
公司財務管理系統原材料核算粗放化,原材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到位,導致采購計劃、采購執行、入庫檢驗、材料領用以及供應商管理等信息碎片化。計算機制單和手寫單據并存,定額管理、質量管理、計劃執行等數據分析不能及時有效進行,產品成本核算數據不準確,原材料庫存數據不準確,且不能及時反饋、比對。庫存規模居高不下,呆滯物料比例逐年上升,占用大量資金,資產運行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庫房貨架設施不完善,物料庫區劃分不合理,原材料存在交叉存放,一物多處;未能全部整齊上架管理,尤其是外協加工大件物料堆放比較隨意;原材料標識掛貼不到位,外協加工零部件沒有標簽標識,外購成品件按照原包裝或產品銘牌識別;材料保管養護不到位,盤點不及時,易造成原材料長短和報廢損失。
原材料庫存余額偏大,接近年度原材料消耗總額的30%,庫存量持續增加,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增加資金占用成本。存在部分原材料因長期積壓未用過期或換代而報廢,尤其是電器類原材料因長期未用而無法用于更新換代產品。
原材料管理不規范、責任心不到位及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等現狀極易造成業務單據錄入不及時、數字差錯、賬實不符。同時原材料出入庫單據傳遞不及時、用途不準確,出現產品材料成本統計不實、成本跨期結轉等現象,直接影響了產品成本和毛利評價指標,間接影響產品定價等決策。
公司原材料管理相關考核管理體系尚未建立,日常考核管理僅依靠人事部門開展的常規性考核,獎懲力度有限,考核激勵措施不到位。
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原材料管理相關部門認真分析了自身原材料管理和材料會計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訂單式生產運營模式的特點,提出了如下管理措施,改善原材料管理狀況,控制材料成本。
1.完善內控制度,優化內控組織。公司設立物資管理部專職負責原材料管理,從組織機構和人員獨立性方面滿足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要求。結合業務流程,修訂完善了《公司管理部門職責》、《公司員工崗位職責》、《生產計劃管理與考核辦法》、《庫存物資管理辦法》、《采購管理辦法》等制度明確了各部門原材料管理職責、業務流程、操作要點及考核要點,規范了管理職能。
2.明確工作規范,細化業務流程。按照整合后原材料管理流程,完善了《庫存物資管理辦法》,明確了采購員、質檢員、賬管員以及物管員工作規范,對原材料入庫、出庫、退庫流程、保管、盤點以及單據傳遞、監督處罰等都作了詳細規定,通過明確各崗位職責,規范和細化業務流程,提升原材料管理效果。
公司以財務核算軟件和ERP管理信息系統融合為抓手,推進業財信息一體化建設目標,促進原材料管理業務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防范管理漏洞,完善原材料管理流程控制,提高原材料核算準確性和及時性,實現全業務可控目標,達到原材料數據共享和財務決策服務目標。ERP管理系統實現了訂單合同管理、生產計劃、材料定額BOM表、采購管理、質量管理(入庫前檢驗)、庫存管理(入庫、出庫)以及產品交付管理等生產運營管理流程信息化,所有業務執行都通過ERP系統管理并生成業務記錄。
1.完善庫房設施,實施物料分區、分類管理。結合原材料特點和數量結構,推行現場6S管理,對原材料管理庫區合理規劃,建設立體庫。按照ABC管理原則對原材料進行分類管理。原材料建立相對固定庫位,并與ERP管理系統庫存信息對應。同時在原材料上懸掛物料信息標識以及物料控制卡片,便于原材料領用和日常檢查、盤點識別。庫存信息可及時查詢、反饋,改善了工作效果。
2.實施原材料定期養護、盤點和庫存異常報告制度。制定了《原材料現場管理操作規范和養護規范》,實施定期盤點和臨時抽盤,定期檢查原材料性能并按照規范進行日常養護,對數量、質量異常的原材料及時反饋報告,控制庫存規模,減少管理不當損失。
1.完善計劃管控體系。從完善生產計劃與考核管理入手,將相關業務部門、人員納入計劃管理工作體系,明確各部門、崗位計劃管理職責,強化原材料計劃管理控制,實施多點聯動計劃管控機制,改善計劃管理效果。如,接到客戶訂單后,由計劃部下達投產計劃,技術部以合同技術條款設計產品并建立原材料定額BOM表,庫房借助ERP管理系統將原材料庫存量和定額BOM表比對生成原材料采購計劃清單,計劃部審核后下發給采購部門執行,質量、庫房依據采購計劃辦理檢驗、入庫手續,生產部門依據BOM表按生產進度領料。整個業務流程都受到計劃管控和監督,出現異常可及時在信息管理系統發現并按規定予以處理。
2.細化采購計劃管理。生產和采購建立物料需求進度溝通機制,逐步總結合理庫存量和原材料交付進度,由采購與供應商協商聯動控制優化原材料交付節奏,降低庫存規模,減少資金占用和原材料管理損失風險。
3.建立原材料控制聯席會議。建立設計、生產、采購、庫房、財務等參與的原材料管控聯席溝通機制,以周、月定期會議方式集中溝通,及時處理異常原材料。
從訂單編號規則、原材料編碼以及表單格式等基礎管理標準化抓起,明晰生產指令索引,完善原材料分類編碼制度,規范業務表單格式和審核流程,從源頭上確保材料成本核算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同時重視業務過程審核與監督,以BOM表為定額標準及時對數據復核、分析,落實監督職責,防止差錯,提高原材料核算數據準確性。
建立原材料管理專項考核機制,庫房管理以物料質量管理、規模控制和數據反饋作為考核對象;設計、采購、工藝、生產等其他相關部門以產品訂單原材料成本額為考核對象,實現原材料管理和材料成本管控考核目標。
通過近幾年的原材料管理提升實踐活動,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原材料管理水平取得顯著成效:原材料管理內控制度和計劃管理體系日趨完善,業務流程運行順暢;建成以ERP管理系統為基礎的企業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促進經營管理全面提升;原材料庫存規模大幅下降,呆滯率明顯下降;產品成本核算準確性、及時性顯著改善,為產品成本控制、價格政策、市場策略等決策發揮積極作用;不斷完善的專項績效考核促進了原材料管理效果不斷提升,實現了降庫存、控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的目標。
綜上所述,訂單式裝備制造企業提升原材料管理非常重要,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存在問題應用上述管理措施在原材料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原材料管理提升工作沒有終點,只有繼續思考探索,挖掘潛力才能取得更好成效。為此,A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后續將在產品設計、產品工藝管理、工程配置管理、原材料供應模式、庫存控制等領域進行探索實踐,爭取更好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