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伯民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院,江蘇 宜興 214200)
自2009年國家實施‘新醫改’政策后,我國的醫療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社會人群的醫療負擔也有所減輕,但是新醫改卻對我國醫院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新醫改將醫療和藥進行了區分,實行了銷售藥品零差價率,同時增加了藥師服務費,將傳統的‘以藥養醫’格局打破,并逐步實行‘以技養醫’的模式,因此如何轉變醫院財務管理理念,降低醫院的經營成本,就成了我國所有醫院都需要深入探討研究的課題。
2009年,我國正式實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即‘新醫改’。在新醫改方案中,明確指出我國醫院改革的整體思路是改革醫院的運行機制,從而在真正實現減輕我國居民的醫療費用負擔的同時,不斷完善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真正體現醫院所承擔的救死扶傷公益職能,因此就要求醫院不斷轉變財務管理理念,提升醫院競爭力的同時讓醫院做到系統化管理、系統化決策。
在新醫改的背景下,一些醫院的領導自身還存在財務管理意識缺失的現象,在對醫院開展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存在重視醫療業務管理、輕視醫院價值管理,從而造成醫院衛生資源大量浪費,醫院運行成本大幅度增長。同時,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這就對財會人員的業務能力以及個人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新醫改背景下,醫院通常都過度重視醫療人員的培育,忽略財務人員的培養,同時針對醫療方面管理政策較為嚴格,疏忽了針對財務內控制度建設,醫院無法利用有效的內控挖掘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醫院的核心競爭力自然無法提高。
醫院對成本費用的控制,其目的是降低醫院的醫療成本,提升醫療的質量,其中包含了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三個方面。醫院的醫療成本,通常情況下包括人力資源成本、固定成本、藥品成本以及其他相關的成本。在這其中,掛號、診療甚至是手術的費用都相對較低,醫院主要是依靠藥品來維持自身的收入,但是在09年新醫改施行后,我國醫院的‘以藥養醫’局面被徹底打破,收入大幅度減少,增加了醫院成本費用控制的難度,這就需要醫院的財務人員以新醫改為背景,對醫院成本費用控制的制度局進行重新制定[1]。
為了保障醫院的資產安全,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醫院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經營風險,就必須在建立內控體系,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增強醫院高層領導和內部員工,包括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職業素養和個人素質。首先,需要以新醫改政策為基礎,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健全醫院的內控制度,包括資產管理制度、票據管理制度,支出審批制度等,對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有效杜絕衛生資源浪費和資金流失。同時,還需要在內控制度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對財會人員的職業技能、政治思想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法律意識,并積極督促財會人員主動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積極更新自身財務管理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管理水平。其次,醫院領導也需要增強自身的財務管理觀念,在工作中調動財會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帶領財會人員做好核成本核算的同時,科學、有效的評價醫院內發生的經濟行為是否可行,一旦發現不可行的經濟行為,積極提出建設性的措施和整改建議,從而有效提高醫院的競爭力[2]。
改進醫院財務成本的管理,首先應該從成本費用、固定資產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要完善醫院成本費用管理制度,對醫療成本、藥品成本的支出項目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對成本費用的管理,需要與財務預算管理相互統一,將成本管理細化到醫院的各個科室,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減少醫院的經營成本。二是要對服務行為進行規范、嚴格控制醫療人員的醫療行為,不斷完善補償機制和服務質量,既要確保醫院的成本降低,又要確保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和公益性。第三,需要重視醫院的資產管理,從而有效控制經營成本,最大化發揮醫院資金利用效率,如在醫療資源采購期間,需要嚴格按規定執行招投標程序,并結合醫院的實際資源需求進行設備采購、資源采購,對各項資產相關活動都要進行嚴格的審計,確保資產不流失和閑置浪費,最大化降低成本的消耗[3]。
為了在新醫改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醫院仍能獲得健康、持續發展,首先需要重視醫院的財務管理,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不斷提高醫療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個人素養,增強醫院領導的財務管理意識,同時對成本費用管理加以完善,使成本管理與財務預算管理統一,將其細化到各個科室。充分重視資產管理,確保資產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會出現資產流失的現象,最大化降低經營成本的消耗,逐步轉向‘以技養醫’的格局,從而適應新醫改政策的要求,在實現醫院公益性的同時,有效實現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