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智
(江蘇偉業安裝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揚州 225009)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方面的大量投入,我國建筑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建筑企業的規模、數量增大,企業的實力也得到了增強。但是與國外先進施工企業相比,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水平還不高,單位產值的資源消耗量較高,生產成本較大,管理費用也居高不下,這使得企業產品的利潤減少,競爭力下降,非常不利于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長久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必須研究加強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強化內部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效益。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達到預定的目標,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采取多種控制方法來對企業內部人員及其行為進行科學管理的一種模式[1]。內部控制包括的內容較多,按照2008年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它包括了內部環境、控制活動和風險評估以及內部監督、信息與溝通這五方面的內容。
企業的生產經營一般需要面對兩個環境因素,這就是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這兩個環境因素都會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因此,企業的內部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企業內部關系協調、管理體系完善,人人工作認真、負責任,企業的內部環境優化,則企業就會得到良性的發展;反之亦然。內部控制就是實現企業良好內部環境的重要手段。通過內部控制,企業完善規章制度建設,明確各人的職責與分工,對企業各項活動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理,這會使得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減少,核心競爭力增強,確保企業在市場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并得以茁壯成長。
建筑施工企業既有著與其他企業相類似的特點,但是也有著本行業生產與經營獨有的特色。分析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歷史發展短。我國長期受到計劃經濟的束縛,市場經濟地位的正式認可才有短短二、三十年。受到體制的影響,雖然有部分國有企業早就成立,但它們基本是以傳統的計劃經濟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是在改革開放后才成立與發展起來的,甚至很多的建筑施工企業還是由鄉鎮企業演變而來,企業成立的時間短,發展歷史不長,這給企業的內部控制帶來了一些不利因素。
2.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包工隊或者鄉鎮企業,同時,大量的施工企業工人依舊是以農民工為主,農民工學歷普遍不高,加上參與培訓教育的機會少,這使得各建筑施工企業的員工素質參差不齊,給企業的管理增添了難度。
3.產品與生產管理的獨特性。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的產品為建筑工程,由于各項建筑工程設計不同、性能不一、質量和費用目標各異,這造成了每一項建筑工程的差異,使得各產品呈現出獨特性[2];而且每項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員、管理方法不同,使得生產管理也具有唯一性,無法復制。
4.生產流動而分散。各建筑工程建設的地點、環境并不固定,且建筑產品無法進行移動,因此,生產只能在各地進行,只能干完一項工程就轉場到另一項工地去,這形成了建筑施工企業生產具有流動性與分散性。
由于競爭產品與生產管理的獨特性,生產有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和分散性,加上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建筑施工企業在生產管理上比一般的企業難度更大。同時,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發展歷史短,企業發展值著眼于生存與生產規模的擴大,并沒有建立起有效的企業管理體系。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就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實施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有助于建筑施工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減少生產成本。建筑產品工序非常繁雜,有效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可以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監督與管理,充分發揮出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確保每個人積極參與到生產目標的管理中,使得建筑產品的質量、工期、成本等目標得以順利實現,保證了產品質量的提高與生產成本的下降;
2.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不斷成長。市場經濟體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是每個企業都無法回避的。建筑施工企業只有強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促進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生產利潤的增加,才能夠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保持不斷的成長。
3.可以避免風險事件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的獨特特點造成了其具有較大的風險,而且由于建筑材料與設備價格的波動性,也使得建筑產品生產風險不易把握[3]。如果風險不能通過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來進行有效的防范,潛在的風險就有可能演變成風險事件,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如工程不合格不能驗收等。所以,有效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控制風險事件的發生,可以避免風險事件導致的各類損失。
在認識到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后,如何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這一問題就成為擺在每個建筑施工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在科學的理念與規范指導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與生產特點,高度重視并認真研究合理的內部控制方法,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確保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能夠真正發揮出實效來。分析建筑施工企業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方法,可歸納如下:
第一,以基本規范為指導,對企業內部控制的五方面內容進行全面研究,并以此基礎構建起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镀髽I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是國家經過多次調研、多方研討,吸取的國內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方面的實踐經驗和教訓而總結得出的,它代表著先進的內部控制理念,具有科學性與適用性。所以,建筑施工企業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必須以基本規范為指導,把規范中規定的內部控制五方面內容作為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關鍵內容,深入開展調研,確定合理的體系建設措施,制定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制度,營造良好的企業內部環境,確保內部控制五方面內容得到完全的執行。
第二,在堅持內部控制體系全面性建設的同時,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加強內部監督與風險防控等重點機制的建設。建筑施工企業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既要堅持全面性,也應該突出重點。從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分析,企業一般都是由老板一人說了算,內部監督管理水平不高,風險意識減弱。所以,要根據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強內部監督和風險防控的機制建設。內部監督的手段要豐富,不僅僅包括一些監督制度的頒布實施,如:企業領導及其利益相關人回避制度、重大事項集體研究制度和主要材料設備招投標采購制度等,而且也應該包含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開展內部審計以及時發現企業內部問題;甚至在情況許可時,可以利用外部審計,以確保審計結果的公正、公平性[4]。風險防控機制建立也是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應該建立有效機制、明確專門部門負責企業的風險防控,不僅要定期開展企業內部風險的辨識、評價和控制,而且還需要針對重要工程和重大決策進行單項的風險分析,確定風險點及其方法措施,使得風險控制真正起到預防風險、減少風險損失的目的。
第三,適應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把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落實到項目部層面上。不少建筑施工企業制定了很多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方案,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效果不很好,其主要原因就是只在公司層面上落實。而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之一就是生產流動而分散。因此,企業生產與控制的重點不能僅僅放在公司層面,而應該下放到工地現場,即項目部層面上。如果認為項目部是基層組織由項目經理總負責,“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公司的令行不止,那必然使得建筑施工企業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行為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必須在項目部層面大力宣傳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起項目部層面上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對項目經理及項目部的各類活動開展有效監督管理,確保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不留死角、不走過場;
第四,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的快速流通?,F代社會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大量信息層出不窮。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也是如此,每天工作的進展、材料的供應、勞動力在工地的進出、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等各類信息不僅極為豐富,而且它們都會對建筑工程施工產生一定的影響,是項目部與施工企業做出決策與改變控制行為的重要依據。如果企業、項目部不能及時和準確地掌握這些信息,只是按照原有的計劃一層不變地進行管理與控制,則企業的內部控制就會脫離實際,甚至會產生相反的作用。例如,某工地的施工員工作不認真、不能嚴格履行自身的職責,造成了多道工序質量控制不合格,這一信息如果不能及時反映到項目經理或者施工企業,不能及時做出撤換或其他的處理,就可能會造成施工中出現更大的問題,使得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難以發揮實效。因此,必須強化信息化建設,構建高效、暢通的信息平臺,每天及時更新企業施工與內部控制等信息,確保企業內部控制行為的實時化和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性。
建筑施工企業如何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首先應該以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為指導,對企業內部控制的五方面內容進行全面研究,并以此基礎構建起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其次,在堅持內部控制體系全面性建設的同時,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加強內部監督與風險防控等重點機制的建設;同時,應適應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把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落實到項目部層面上,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的快速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