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文明 劉昕
【摘 要】 內部控制是企業現代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是否有效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經營業績。然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中存在缺陷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本文基于COSO理論框架總結了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經常出現的問題,并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 COSO 內部環境 風險評估
一、企業內部控制普遍存在的問題
1.內部環境規定企業的紀律與架構,塑造企業文化氛圍并影響員工的控制意識,是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直接影響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這里從治理結構、人力資源建設和文化建設三個方面來分析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環境存在的問題。
(1)治理結構是最突出的問題。雖然大多數上市公司已經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對執行、監督方面的職責權限還不夠明確,不能形成良好的制衡效果,導致治理過程較為混亂。董事會結構也不夠健全,沒有設立專門委員會對董事會進行多方面的監督,使董事會凌駕于股東大會之上,無法真正發揮監督的作用。(2)人力資源建設不夠重視。不少上市公司未能建立完善、系統的人力資源政策,沒有把人才培養計劃列入內部控制中,或實施力度不夠,只重視引入高端人才,卻忽視了后期培養,嚴重束縛了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3)忽視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許多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不夠重視,風險意識普遍較低,也缺乏對員工灌輸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意識,不利于員工形成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從而使企業失去向心力。這些都和企業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沒有在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中發揮關鍵作用有著很大的關系。
2.上風險評估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我國上市公司對風險都有不同程度的防范意識,但部分企業的風險意識不強,尚未建立完善、科學的風險評估體系,收集信息不全面,對風險缺乏及時、有效的評估,抗風險能力只停留于表面,對深層次的潛在風險因素的分析和挖掘不夠細致,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果,也有可能導致管理者錯誤的決策,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經營業績。
3.控制活動是指企業根據風險應對策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快速發展的資本市場下,上市公司自身內部結構、業務范圍等也不斷地發生變化,而很多企業的控制制度卻常年不變,不能順應發展的需要。其次,控制措施也不夠全面,無法涉及風險控制的各個環節,勢必造成內部控制對個別環節出現盲點,這些盲點雖然小但有可能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致命點。最后,大部分上市公司對一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還很弱,認為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極小,所以事前未對突發事件制定應急處理機制,從而造成突發事件一旦發生,企業不知所措,嚴重的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4.信息與溝通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未能完全有效地傳遞和溝通信息,未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制度,勢必造成各部門之間、子公司和總部之間、企業和外界市場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內部工作的協作效率變差,并間接影響企業經營效率,不利于企業整體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企業內部控制改進建議
1.完善良好的內部環境。良好的內部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這里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上市公司內部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健全公司治理結構。首先,合理優化內部組織結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權限,使各部門、各機構之間能夠真正實現相互協調、相互制衡。其次,設立專門委員會對董事會進行監督,增強其獨立性,以保證股東利益。企業不僅應當將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一起作為選拔和聘用員工的重要標準,還應當加強全體員工的后續培訓工作,特別應當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爭取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學習、培訓、晉升的機會。同時應該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良性競爭平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整體上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供人才支持。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2.強化風險意識、健全風險評估體系。企業應該通過講座、培訓等方式強化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從而提高對風險的防范能力,減輕企業經營風險。其次,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下,企業應對的風險往往是不同的,也是不確定的,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風險評估體系進行不斷地完善,這樣才能持續長久的發展下去。最后,企業應當對潛在風險因素進行深層次地分析和挖掘,防患于未然。
3.完善控制活動。企業應該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的內部控制制度,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對不同的控制對象、市場環境和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盡量及時發現問題,以順應變化。其次,企業應當根據內部控制目標,結合風險應對策略,綜合運用控制措施,排除盲點,對各種業務和事項實施有效控制。最后,企業還需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小組,制訂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員,規范處理程序,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
4.完善信息溝通制度。上市公司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制度,關鍵要確保企業各部門之間、企業和外界的有效溝通,提高協作能力,還可以通過市場調研、網絡等多方面的渠道及時獲取全面信息,加快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速度,促進企業有效運行,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強內部監督,推進內部監督機制。企業應該成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獨立于經營管理部門之外,盡量避免管理層的干涉,直接及時向董事會或監事會報告,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也是加強內部監督的重要措施之一,重點加強他們監督的責任意識和客觀、公正的崗位職責。
【參考文獻】
[1] 周守華,胡為民,林斌,劉春麗.2012年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研究[J].會計研究,2013(07)
[2] 孫燕東,孔維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現狀及其改進[J].財會通訊,2014.
[3] Parveen P Gupta,Jeffrey C. Thomson.Use of COSO1992in Management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 Strategic Finance. 2006.
作者簡介:姓名:甄文明 劉昕;性別:男;籍貫:遼寧省本溪市;民族 :漢;出生年月:1993年02月;職稱:學生;研究方向:審計與內部控制;學歷:研究生在讀;工作單位:長春理工大學;郵編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