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秋霞
【摘 要】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的財稅管理面臨著新的形勢。本文分析了大數據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的影響以及大數據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一些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稅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企業財稅管理 大數據背景 規范性
在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下,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都發生了很大改變,企業財稅管理也不例外。企業發展中財稅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風險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大數據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了重大影響,因此,企業財稅管理改革勢在必行。
一、大數據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的影響
(一)對社保費的影響
由我國國務院辦公廳與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了我國自2019年1月1日起,將生育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的征收由當地稅務部門統一負責執行[1]。另外,隨著電子發票的越來越廣泛應用與網絡版增值稅發票的興起和快速發展,我國正式掀起了建設現代化電子稅務局的熱潮,這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稅務現代化與信息化的進程。
(二)地稅國稅的合并
在相關政策要求下,我國鄉縣的地稅機構與國稅機構已經完成了合并工作,企業會計不用在分開兩地辦理國稅與地稅的相關業務,企業節省了財稅管理的時間。稅務的注銷也在合并下更加便捷,地稅國稅的合并正式吹響了我國稅務系統機構改革的號角。
(三)財稅新政策的變化
我國國家稅務總局與2015年將制定的《“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正式下發,根據行動計劃指導意見,為了滿足互聯網應用需求與稅收管理和納稅人需求,要求企業積極推進落實現代化稅收建設工作,將稅收工作與互聯網創新成果充分結合,發揮出大數據的應用優勢,實現稅收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強電子稅務的規范與高效應用。
二、大數據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大數據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的機遇
1、提升財務治理能力
近年來,我國稅務監管體系的建設愈加完善。構建積極向上的健康財務文化與堅決抵制財務虛假信息、報告是社會大眾共同的需求和共識,這種社會共識的達成切實全面提升了財務治理能力[2]。
2、提高決策支撐能力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能夠利用先進技術對財務數據進行更加便捷高效的加工處理,從而準確篩選出企業有用的相關數據信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持,這種利用大數據優勢直接將加工數據參與到企業戰絕決策的形式可以更加及時、清晰的掌握財稅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最大化減少企業面臨的決策風險,在真實可靠的財務數據支撐下,提升企業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可行性,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好的決策支撐能力。
3、推進企業財務轉型優化升級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財務管理轉型勢在必行,大數據的發展豐富了企業財務數據的挖掘獲取渠道,企業不再只能從企業財務報表中獲取有效財務管理數據和信息,還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從業務數據、客戶數據等多方面綜合分析上深入挖掘出有用的相關財務管理信息,這進一步推進了當代企業財務轉型的優化與升級。
(二)大數據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的挑戰
1、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挑戰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獲得了進一步的完善,現代化社會信用體系以合規、信用、信息這三大支撐點為基礎,以滿足社會需求建立起失信懲罰、守信激勵的合理約束機制,促進我國誠信這一傳統美德的繼承與弘揚,將正確的征信文化理念樹立到社會風氣建設中,構建出覆蓋全社會所有成全相關征詢信息記錄的現代化社會信息體系,將納稅信用體系與金融信用體系充分結合,這無疑不給企業的發展與進步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影響。
2、大數據背景下稅務機構的格局與征管思路轉變
大數據背景下的現代化稅收格局是以風險為導向設置的[3],打破了分人盯戶的傳統稅收征管格局弊端,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直接全面對比分析海關、工商、信息系統銀行、稅務信息等系統數據,及時發現異常問題,并且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在地稅國稅合并聯手共享信息基礎上,利用信息化增值稅發票的管理手段更加輕松獲取管理上游與下游的發票與負責區域企業的基本數據,通過相關技術對標企業運用中各項關系指標,從而及時發現有異常指標情況的企業,進行及時管理。
3、對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挑戰
隨著全國共享稅收信息工作的推進,在信息技術支撐下我國逐漸形成了稅收信息的大數據平臺,并且將全國的稅收征管系統進行了整合統一,在全國統一網絡發票系統的建立與應用背景下,企業只有具備使用電子發票系統與電子納稅服務平臺的能力與技術,才能夠共享稅收數據,更好的做好企業財稅管理工作,這就對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帶來了一定的要求,目前很多企業的財稅管理人員都沒有充足的信息技術能力,不能熟練應用信息化稅收系統利用信息技術高效開展財稅管理工作,影響了企業財稅管理的效率。除此以外,在大數據背景下,全國實現了大數據稅務信息的全面稽查[4],納稅人涉及稅務的相關信息會通過互聯網全部出現在稅務局電子征管系統中,進一步提升了我國企業稅務信息的可靠性與真實性,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
三、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稅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積極創造價值
企業在大數據背景下要明確積極創造自身價值的運營目標,建立起專家團委、共享財務、業務財務與戰略財務四合一體的財稅管理模式,并且完善相關數據模式,最大限度發揮出財稅管理工作作用,減少企業運用存在的風險問題,創造出企業更大的價值,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企業為了滿足大數據背景下社會對財務管理的變革需求,要更新思維模式是與管理觀念,走出傳統思維模式束縛,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通過招聘現代化財務專業人才與培訓在職財務人員的方式,提高企業現代化財稅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將財務管理工作從傳統的表格編制、識別、核算基礎上從業務角度出發不斷豐富工作內容,提高工作有效性。
(三)推進管理信息化走向
在當今社會,企業風險管理中財稅信息管理至關重要,直接關系著企業的存活問題。因此,企業要加強信息化財稅管理的建設,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積極學習引進優秀信息化財稅管理手段與方式,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走向[5],做好企業財稅管理與國家信息化財稅系統的銜接,為企業的良好發展奠定穩定基礎。
(四)提高管理規范性
統一的增值稅發票系統與網絡金稅三期大數據平臺的建立與應用,強調了當代社會企業規范化財稅管理的迫切需求。為了順應規范化財稅管理的發展趨勢和相關要求,企業要結合自身自己情況,抓緊建立起合理可行的內部財稅管理制度,用制度規范財稅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與職責,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避免出現問題沒有人負責解決的現象發生,同時建立相對應的監督管理制度,確保財稅管理工作方向的正確性與工作落實效果,提升財稅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從而提高企業管理規范性,保障企業的平穩運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給企業財稅管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企業要加強對自身發展情況的深入分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走向,提高財稅管理規范性,積極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從而充分發揮出大數據的優勢,更好的應對并解決問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歐陽玲.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實踐應用[J].科技經濟市場,2017(12):71-72.
[2] 周雙潔.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應用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營銷,2017(12):159-160.
[3] 張友娟.企業財稅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8):153-154.
[4] 蔣京華.如何提高現代企業財稅管理水平[J].科技創新導報,2017(2):132-133.
[5] 馬紅梅.財稅大數據在企業稅收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財會,2018(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