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世界經濟變幻莫測,日趨復雜的企業經營環境,在這個背景下從事雙重審計工作誠然是任務艱巨。鑒于此挑戰,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機遇。通過運用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之間的相似性,將兩項審計工作進行整合執行,其結果都是互利共贏的。本文通過對內部控制審計以及財務報表審計的概念以及整合審計的相關概念,旨在探討整合審計的可行性以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 內部控制審計 財務報表審計 整合審計
一、相關概念
(一)、內部控制審計的含義。內部控制的概念是由《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所提出,即在特定日期截止前,會計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需被審計單位聘請,并執行有效性審計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設計及運行,然后就此發表審計意見。而所謂特定日期,即注冊會計師選定的產負債表日的同時,也要顧及到對內部控制發表的審計意見長時間的有效,因此這里所說的特定日期不是泛指的時間概念而是一個時期數。內部控制審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業務范圍:(1)監督被審計的單位財務報表內部控制設計運行是否嚴格有效性執行審計程序,除此之外,發表一定的審計意見并提供相關審計報告;(2)而對于被審計單位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執行審計程序,最終提供的審計報告中應該對其增設描述性段并加以披露。
(二)、財務報表審計的含義。在所有重大方面的財務報表針對不存在重大錯報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合理合法的保證,并提供積極的審計意見,最終使得管理層以外的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使用財務報表相關信息的信任程度增強。通過對研究使用對象,我們可以得知充分合理有效保障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的運營是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進一步得知財務報表審計的使用對象是預期使用者。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是通過各種合理保障的方式不斷提高財務報銷信息的質量。審計的基礎是會計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應該具備獨立性和相關專業性,換句話說,注冊會計師應該獨立于被審計單位以及財務報表的預期使用者,秉承自身應具備的獨立性和專業性。
由上可知,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兩者之間具有許多相似性和關聯性,因此以二者的這些相似特性提出了整合審計的概念。此外財務報表審計在歷經漫長地發展變化以后,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實務界是較為成熟的審計模式。并且隨著財務報表審計的豐富的成功經驗這為整合審計提出以及施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整合的可行性
由于內部控制審計以及財務報表審計之間存在的眾多關聯性,執行整合過程中為了避免重復步驟,降低審計效率,可以對不同之處分開進行審計程序,以達到提高審計信息質量的目的。
(一)、審計終極目標相同。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二者在目標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內部控制審計的具體目標是具備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后,兩者整合執行審計過程中能夠有效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信息質量以及審計效率。雖然兩者的具體目標的關鍵點來說存在各自差異,但是最終目標具有相同性。
(1)結果的可靠性通過過程具備的有效性而支撐。為了保障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以及其他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是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統一目標;因此,兩項審計業務從最終的審計目標來看具備一定的共通性。(2)兩者均運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于執行審計審計過程當中。由于財務信息的質量與內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極強的關聯性,因此兩種審計程序在被注冊會計師執行的過程中,均會運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在利用職業判斷來進行確定發表審計意見類型,由此也可以得出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兩項業務的最終目標的一致性。
由上可知,兩項業務的終極目標一致性,為注冊會計師進行兩項審計業務的整合奠定了基礎并提供了初步可行的思路。
(二)、審計程序部分重合。由于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兩項業務執行審計過程中部分程序具有重合性,重合即為兩項業務整合提供了支撐點和可操作性。
眾所周知,財務報表程序實施的第一步,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這又是內部控制審計的核心內容,上述步驟完成以后,注冊會計師通過風險以及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量之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執行方案方便下一步的審計工作,并進行控制測試。而自上而下的審計是內部控制執行審計程序的思路,該思路又是了解駐足財務報表整體層面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而再次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關注重點了解部分,以達到最終實現擬進行控制測試的相關內部控制程序的目的。由此可見,兩項業務在進行審計程序過程中部分程序是重合的。因此,將兩項業務進行整合,充分利用部分程序的重合性,并且合理安排不同之處從而實現證據間的相互印證,可以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資源的效果。綜上所述,兩項業務執行過程中部分程序的重合性可以有效提高整合審計的可行性。
三、體現風險導向的審計方法
普遍認為,會計事務所在執行財務報表審計程序時,其運用的風險導向的審計方法,該方法適用于評估、識別重大錯報風險。故執行該業務在于降低整合審計過程中的審計風險,從而提高審計業務過程中的審計信息質量,減少審計業務過程中不必要的審計工作,以提高審計效率。注冊會計師在內部控制審計中擬測試的控制范圍往往通過自下而上的審計方法來確定,而內部控制風險起點則是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層面整體,然后重要的賬號、列報及其相關認定是接下來需要做的相關工作。這樣的審計方法既能夠實現資源整合,并且也能有效規避分配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因此,內部控制審計程序的較為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法即風險導向的審計思路。
四、結論
通過以上可知,將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兩項業務整合審計,既能夠提高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的審計信息質量;同時又能在審計業務過程中減少審計業務中不必要的審計工作,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因此,整合審計是契合當前發展環境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審計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作習.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J].會計論壇,2008(2):85~97.
[2] 何芹.內部控制與財務報表整合審計的再思考一一兼談財務報表審計準則與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的比較[J].中國注冊會計,2012(4):86~90
作者簡介:王麗芳(1978.11.1),女,學歷:本科 職稱:中級會計師 單位:咸陽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 職務:財務總監 研究方向:成本控制 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