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宛言 范希華
【摘 要】 當前,經濟已經全球化,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市場信息化的發展。在這種形式下,原始的分工理論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行政形式。同時,顧客對于產品的需求變化也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逐漸的落伍。基于這種形式的變化,企業需要針對現有生產流程進行改造,以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市場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企業 調研 管理 結論
2017年10月25日至26日,在黑龍江農墾管理干部學院、黑龍江農墾黨校教育部范希華處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三人走進了黑龍江農墾兩家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企業,開展為期兩天的調研工作。這兩家企業分別是,黑龍江寶泉嶺雙匯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和黑龍江北三峽食品有限公司。
一、調研目的
此次調研主要針對兩家企業生產環節的流程再造進行了解,流程再造的實施情況及效果,為墾區其他企業實施流程再造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
二、調研背景
黑龍江寶泉嶺雙匯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是由雙匯集團與黑龍江省北大荒肉業公司共同出資興建的集生豬屠宰加工及肉制品加工、倉儲、物流于一體的綜合性食品加工企業。從2009年公司成立,即從德國進口生豬生產流水線,進行生產流程再造。現在已經實現生豬淋浴—低壓電麻—蒸汽脫毛—懸掛放血—定級檢測—自動分割,全流程標準化、自動化。這種基于先進設備的流程再造,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產品質量。現在公司日產低溫肉制品50噸,年實現銷售收入近20億元。北大荒肉業公司占股25%,年利潤近5千萬。
黑龍江北三峽食品有限公司是北大荒寶泉嶺農牧發展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黑龍江北大荒肉業公司占股20%。從2012年合資公司成立,即開始白羽雞生產加工。現已形成以北三峽食品有限公司為核心的,種雞進口—種雞孵育—養殖場—飼料廠鏈條式行業發展。白羽雞生產屠宰流程標準化、自動化。并且利用互聯網實現生產鏈條的全覆蓋遠程控制。加工廠一年宰殺白羽雞6千萬只,銷售收入15億元,實現利潤1.5個億。
三、調研結論
兩家合資企業現今生產穩定,利潤可觀,發展態勢良好。通過兩天的實地調研,我們采用了數據資料搜集法、訪談法、現場調查法、觀察法等方法,對兩家企業的生產流程再造分析如下:
1、先進的現代管理理念是基礎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出現的企業再造理論是對工作流程做根本的重新思考與徹底翻新,它是企業重新獲得競爭優勢與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徑。通常有三種類型的企業需要進行流程再造:一是已經陷入困境,必須改造;二是潛在危機,隨時爆發;三是為了追求卓越。生產流程的重塑僅僅是企業流程再造的中心部分,相應的企業的經營、管理及運營方式也要重新設計。企業再造理論的最終框架是:現代企業普遍存在“大企業病”,應變能力極低;企業再造的首要任務是BPR—業務流程重組;
2、標準化、自動化流程應用是過程
兩家企業的生產流程再造都是基于現代化的設備,最終實現生產的標準化、自動化。雙匯現在已經實現生豬淋浴—低壓電麻—蒸汽脫毛—懸掛放血—定級檢測—自動分割,全流程標準化、自動化。北三峽在白羽雞的生產流程中僅僅有兩個環節需要人工,一個是將生雞上掛,另一個是在分割后根據客戶特殊要求進行進一步的精細分割。
3、現代科技、互聯網應用是支撐
現代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應用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成為了整個流程再造的技術支撐。雙匯的“定級檢測”,只要檢測針頭插進肉中,肉的質量級別馬上顯現,并且直接生成質檢標識印在肉上。北三峽的白羽雞的生產加工廠內就有監控終端,可以隨時觀看育種廠給雞苗注射疫苗的畫面。“互聯網+”本身并無多大意義,關鍵在“+”什么,加上什么就是什么。即互聯網僅僅是工具,一個應用好了可以事半功倍的工具。
四、調研思考
1、生產流程再造僅僅是企業流程再造的一部分,兩家企業是否在經營、管理及運營方面重新設計,實施全面流程再造還有待進一步調研。
2、BPR的實施需要兩大基礎,即現代信息技術與高素質的人才。高素質管理人才培養歷來是企業的重中之重。缺乏高素質管理人才也是現今墾區企業發展的瓶頸。作為農墾企業人才培養與輸送的平臺—農墾黨校,更應該為墾區企業量身定做高、中、低端各個級別管理人才。
3、兩家企業均是合資企業,也都是在合資后才進行的BPR。外部資本的進入一方面保證了資金的充足,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較為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經驗。如果沒有外部資本進入,墾區企業能否有效的實行企業流程再造,這也很值得思考。
4、從被調研的兩家企業現狀來看,外部資本的注入實現了企業的持續性盈利。這種模式對墾區其他企業是否有借鑒作用,適用性如何等還有待進一步考察調研。
【參考文獻】
[1] 苑子書.茗軒家私有限公司生產流程再造研究[D].吉林大學,2017.
[2] 張瑩輝.BX食品公司設備維修流程再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6.
[3] 張凱.農墾集團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以湛江農墾集團公司為例[J].中國農墾,2018(07):49-53.
[4] 韓朝華.從團隊生產到個體經營:改革開放時期農墾農業的生產體制轉型[J].中國經濟史研究,2018(04):5-18.
[5] 陳勇.新時代企業報變革的探索與思考——以海南農墾報轉型升級為例[J].新聞戰線,2018(1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