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雷
摘 要:漢語言文學是中國歷史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自從近代以來,中國廢除了八股文,文言文,以白話的形式進行書寫文章開始,漢語言文學的日常應用越來越少,逐漸僅存于某些特定的機構和個人進行相關的研究,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漢語言文學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見證,不能夠因為短暫性的缺乏應用而使其消逝,而在如今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之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逐漸走向一個新的方向。
關鍵詞:全球化背景 漢語言文學 發展
中圖分類號:G6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a)-0178-02
漢語言文學在我國的發展,由于全球化背景的逐漸延伸而變得日趨復雜。首先由于全球化的沖擊,以英文為首的其他國家的文字逐漸在我國興起,為了更好的適應全球化經濟的浪潮,大量的學生將學習語言的精力放在了英文等其他國家的文字上,這不可避免的阻礙了漢語言文學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而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發展也將漢語言帶去了其他的國家,目前全國范圍內大量興建的孔子學院,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見證,在其他的國家,漢語言文學反而正在興起。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正變得日趨復雜。
1 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漢語言文學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少
漢語言文學退出實際的應用領域是漢語言文學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逐漸萎縮的重要原因。在目前追求簡約快速的時代背景下,漢語言文學所要求的周到和繁雜,已經越來越不適用于現代人的應用,尤其是現在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人們對于交流也越來越浮躁。隨著一些口頭禪和網絡用語的介入,漢語言文學作為一種十分嚴肅而正式的體系,越來越少被應用。通常來說,漢語言文學在進行書寫時,需要有一定的思考,他會有一些特定的約束,這會給書寫者帶來很大的精力上的損耗,而對于閱讀者來說也同樣如此,漢語言文學中的一些特定用法,以及一些省略的現象,都需要閱讀者自己去進行揣度,這對于一些文學素養不夠的閱讀者來說,往往可能會不知其意,甚至產生誤解。這對于現代人所追求的簡潔高效的溝通手段顯然相違背。因此漢語言文學逐漸退出了應用的舞臺。缺乏應用,漢語言文學逐漸只活躍在某些以研究其為主要任務的機構或個人,或者是學校的某些專業上。而這些研究往往只是對于歷史資料和文獻的解讀,沒有群眾的力量,漢語言文學很難會繼續發展。
1.2 全球化背景所帶來的其他文化的沖擊
不可否認,全球化經濟是大勢所趨,對于目前現有的國家和體制來說,大體上也是一種共贏的策略。但是這僅僅是考慮到了經濟上的發展,而沒有考慮其他的方面。而實際上,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遠遠不只有經濟這一方面這么簡單,漢語言文學也是其受到沖擊的一部分。全球化的背景,為我國的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其中有利的方面,同時也有不良的影響。在這里,我們首先談論全球化背景,為我國的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所帶來的問題。全球化背景為漢語言文學所帶來的發展所帶來的沖擊,第一點就是大大的分散了學生學習的精力,就目前來說,無論是中考,高考,亦或是考研等全國大型的考試項目,英語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都在其中占有一個非常大的比重,由此可見,舉國上下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而在群眾之中,為了讓孩子學好英語,很多家長從小就讓學生上雙語幼兒園等,其英語能力固然得到了啟發,而實際上他的母語表達能力則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部分的抑制。因為雙語幼兒園所重視的是英語的啟蒙,對于漢語語言文字的啟蒙,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忽視。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是建立在學生對現有需要掌握的文學文字有充分的了解和興趣的基礎上才能夠逐漸的發展。而在這種情況下則對漢語言文學有興趣和精力的學生將會越來越少。這很有可能從根本上遏制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2 未來我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方向
2.1 讓大眾的關注點重新放回漢語言文學上
這些年來,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了漢語言文學發展前進之路越來越坎坷這一道理,很多人也在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對此進行拯救,在這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大眾的關注點重新放回漢語言文學上,其中做得比較好的就是中央電視臺所策劃的幾檔節目。第一檔節目就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是一檔意外走紅的節目,其主要的內容就是在各個不同的賽區邀請了不同的隊伍進行比賽,而比賽的內容則是由參賽隊員寫出所要求書寫的文字。在這其中不乏有大量的,目前已經不常用的漢語言文學中的文字。這檔節目激發了觀眾的熱潮,很多人在感慨自己的提筆忘字的同時,也深刻意識到這是一種不應該出現的問題,從而針對性地進行矯正。有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一良好的開端,《中國詩詞大會》則應運而生,這一檔節目相對于漢字聽寫來說,則是更貼近于漢語言文學的一檔節目。在這期間,不僅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偶像式的人物,同時也確實提醒了大量的家長,對于孩子漢語言文學素養的教育。我們可以借助這樣的思路,利用各種方式,讓觀眾大眾的注意力重新放在學生漢語言文學素養的培養上。
2.2 在世界各國積極開展漢語言文學的推廣
我們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全球化既可以成為漢語言文學的沖擊,同時也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因為在這個基礎上,漢語言文學不僅僅是我國國內能夠所學習的學科,而可以在全球化的范圍內進行推廣。尤其是在日我國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漢語言文學的推廣將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而目前在各地逐漸開展的孔子學院,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漢語言文學是一門非常有魅力的學科,他是中國歷史文化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一環。作為一個幾千年來唯一沒有文化斷流的國家,我國的神秘歷史是其他國家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方面,我們可以借此推廣我們的漢語言文學。如果能夠在世界范圍內,漢語言文學得到認可,在國際上擁有一定的地位,那么漢語言文學將會從一個新的角度全新出發,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向進行發展。同時可以斷定的是,漢語言文學在國內的發展也必將會帶動起來。
2.3 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
在我國建國初期,貧舊交加的年代,我國偉大的領導者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方針,這一方針一直指導我們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一直走向如今日益強盛的國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一方針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實際上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以及目前到發達國家的發展路線來看,先發展經濟,通過強盛的經濟來帶動國家軟實力的發展,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道路。因此從國家層面上,我們目前需要來做的,就是不斷提升國家的實力,從各個方面保障國家居民的安全,提高居民的收入,讓居民從身體上和心理上有雙重的安全感和滿足感,這樣人們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之中。才能夠很容易激發起我國國人的愛國情懷,通過現有的經驗來看,只有讓人們發自內心對漢語言文學產生興趣,激發起國民的愛國情懷,才能夠讓漢語言文學在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解決國民的后顧之憂,讓居民從為物質生活奔波的忙碌和辛苦中解脫出來,大眾才能夠將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精神領域的建設,集中于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3 結語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古典歷史文獻研究的重要學科之一,其不能夠因為缺乏應用而被廢棄,但是就目前來說,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景十分嚴峻。如何能夠拓寬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道路,即能夠在現當代進行充分的應用起來,避免其逐漸萎縮,已經成為業內各專家的迫在眉睫的工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化背景的不斷蔓延,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揚長避短,通過其方便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將我國的漢語言文學推廣出去。使其能夠煥發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杜強.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6):284.
[2] 孫萌.漢語言文學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思考[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