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燦香 王紹鋒 蘆關山 劉菊 崔金香
摘 要:隨著我國機器人工程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高等院校圍繞機器人工程進行的教學改革的深化落實,我國的機器人工程專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專業人才培養上也取得了較好的進步。對于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工作而言,人才培養目標的開展將保障我國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文章就圍繞著我國目前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及目標開展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機器人工程 專業人才培養 目標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a)-0189-02
1 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背景及現狀
目前,我國教育教學對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分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養這兩部分,主要工作包括:專業知識的運用、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復雜設計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都紛紛的通過調整課程、設置實訓基地、開展實訓計劃、落實校企合作等方式,來對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然而相比較國外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而言,我國的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缺乏有效的標準建設,且開展過程中學科專業比較單一、缺乏多學科較差融合的教學體系建設。就目前的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而言,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過分注重理論講解,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訓練,這就導致目前我國的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在走向社會之后,空有理論卻得不到較好的應用,阻礙了我國機器人研究的發展,同時也使得社會對高校機器人工程專業教學的信任度和關注度降低,不利于高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化合作開展。
2 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架構建設情況
針對目前我國工程人才能力培養的目標結合上述目前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我國機器人工程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十分注重對人才培養框架的建設和調整。基于院校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水平和結構,以及我國目前的課程體系建設水平來進行課程體系與實踐體系的構建和培養模式的創造。在如今的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應當重視分層培養模式的構建,根據不同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的學生采用分層教學法,圍繞著基礎、專業、提升、創新等階段進行教學開展。在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實踐領域中,要注重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要確保學生在進行實踐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加針對性的進行理論知識的配套練習和鞏固,并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們能夠基于現有知識和理論來進行創新發展。目前,我國機器人工程專業常見的創新實踐培養模式就是機器人建模、制造、比拼大賽。
⑴實踐、課程結合體系。
傳統教育教學中,課程與實踐相對獨立,缺乏有效的融合,但基于機器人工程專業對實踐和理論交互的要求比較強。目前我國高校在進行機器人工程專業教學的時候十分注重對實踐、課程的結合建設。在近年來所開設的機器 人理論、機器人模型、機器人編程等課程中都將實踐內容進行強化,并通過分層遞進的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開展,來實現學生能力逐步的培養。另外,目前高校對課程、實踐之間的協調和統一的重視度也比較高,在機器人工程專業教學中強調了課程內容與課外實踐的有機結合,并提出了圍繞著課內理論教學為基礎進行課外啟發式創新思維建設的教學模式。
⑵創新競賽教育體系。
在實踐、課程結合體系取得一定成效后,我國機器人專業教學培養就開始圍繞著學生們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弱的問題進行培養。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以機器人為對象的學科競賽活動,通過開展學科競賽、創新競賽,來兼顧多學科交叉融合與專業知識能力培養。并形成了更加深度的教學實踐體系與課程教學體系的結合。在競賽教育的基礎上,實現遞進式和多層次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發展,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夠養成和習得較為優秀的綜合性和專業性機器人工程素養和能力。
3 對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和落實的建議
3.1 構建深層結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國目前高等教育教學領域中已經應用了不少年頭,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尚處在比較淺顯的階段,從培養的質量和水平上來看,相對一般。而基于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就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構建深層結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要將校企合作下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和實踐型人才培養的作用進行更深入的發掘。讓學生能夠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根據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和生產內容,來進行個人理論知識的夯實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工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構建,讓學生們能夠與一線的機器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習得書本上沒有的經驗,進而推動我國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發展和落實。同時,也帶動我國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設及定位的調整。在進行合作的時候,校企要明確雙方的職責和任務,要注重對學生在不同環境內的學習內容的同步建設和協調開展,確保學生們所學習的知識和理論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運用,保障學生們在入企工作的時候能夠具備較好的理論知識基礎,避免發生操作安全等事故問題。此外,在深層結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構建過程中,企業和學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設備技術和環境文化進行雙方的優勢互補,以此來實現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培養的人才具備高素質、高水平、高思想,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
3.2 構建職業化課程體系,引入職業化標準
學校要注重對機器人工程專業職業技術的知識和技能聯結點,通過著手培養“項目引領、任務驅動、能力遞進”的方法進行機器人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確保機器人工程專業課程緊密圍繞著崗位職業教學的特點,實現學生職業行動力的培養和提升。
單純靠職業化課程體系建設還很難實現教育教學的有效發展,我國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時還需要引入機器人工程職業標準,來進行學生們能力和素質的基本要求構建。通過圍繞著行業企業對在職員工們的資格規范和技術要求,結合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來進行行業與企業的職業標準和工藝規范的有機融入。在進行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基于職業化的課程體系構建,運用職業化標準建設來實現,教學性、生產性、標準化的構建和發展,讓學生們的技術規范和職業意識能夠在入職前就得到較好的構建,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更好的投入生產和研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3.3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評價機制建設
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評價機制的建設過程中,要圍繞著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學生課堂學習狀態、學生實踐參與狀態、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來進行評價。評價可以基于理論考核,實踐操作考核及活動比賽項目來進行開展。 在開展的過程中,要突出全過程的評價機制建設原則,重點考核和評價學生能力構建情況。
4 結語
在文章的研究和論述中,筆者對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開展背景及現狀進行研究,并圍繞著目前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構建情況,和目前的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和社會人才要求標準來進行培養活動的開展,以期為我國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豐富和落實提供有價值的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吳文強,朱大昌,江帆,等.機器人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探索[J].高教學刊,2017(15):43-45.
[2] 張彥斌,宋磊,邱明,等.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機器人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 備,2017(9):32-35.
[3] 陳皓,桂偉.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探索與思考——以武漢商學院為例[J].電子世界,2016(2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