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瀅 孫高翔
摘 要:了解濟南市某社區老年人保健品應用的現狀,探討其盲目應用保健品的原因,為正確選擇保健品及健康教育提供支持。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于2017年6月對山東省濟南市某社區的256名老年人進行調查。應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老年人保健品的使用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老年人進行深入訪談,了解他們選擇保健品的動機。116名(45.3%)社區老年人存在盲目使用保健品行為,其中保健品用藥數量、來源和了解途徑是老年人保健品選擇的影響因素(P<0.05);心理因素是導致老年人盲目選擇保健品的的重要原因。社區老年人存在自行使用保健品現象,安全用藥知識相對匱乏,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宣傳保健品知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人 保健品 應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a)-0221-03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41億人,占總人口17.3%[1]。隨著人口老齡化階段的深入,社會高度關注老年人的健康、養老及心理這三大問題,但在健康方面的用藥問題尚存在較大誤區。2018年新年伊始,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公布“2017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老年保健品位列第一。老年人未經專業醫師或藥劑師的指導,自行盲目應用保健品的現象較為普遍。對于保健品的盲目應用,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同時還對老年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產生延誤。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對社區老年人保健品應用情況進行現狀調查和相應分析,以期提高社區老年人的安全應用保健品意識。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方法選取山東省濟南市某社區的256名老年人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包括農村老年人123名,城市老年人133名。
納入標準:老年人意識清楚,溝通交流正常。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者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和保健品的使用情況等。正式調查前對30名老年人,進行預調查,經過函詢專家的指導,研究小組的討論,反復修改,最終確立調查問卷。
1.3 資料收集
統一對調查人員進行培訓,于2017年6月進入調查地區進行調查,向調查對象介紹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并指導其正確填寫問卷,文化程度較低者或文盲者采用協助其填寫的方式完成問卷,問卷當場發放并現場收回。本次調查共發放260份問卷,回收260份,有效問卷256份,有效回收率為98.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和統計學分析。主要采用相對數對社區老年人應用保健品情況進行描述,計數資料用百分比和構成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值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社區老年人在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曾經從事的職業及醫療費用支付方式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 05),而在性別、年齡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一般資料詳見表1。
2.2 社區老年人保健品使用情況
社區老年人在保健品用藥數量、保健品來源和了解途徑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用藥種類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社區老年人自行使用保健品情況
被調查的社區老年人中,116名(45.3%)老年人存在自行使用保健品行為,農村老年人占56.0%(65人),城市老年人占44.0%(51人)。
2.4 社區老年人自行選擇保健品的動機
結合訪談內容發 現,社區老年人中有169人(66.0%)認為保健品對治療疾病和維持身體健康起重要作用,其中農村老年人有99人(58.6%),城市老年人有70人(41.4%);憑借經驗使用保健品的社區老年人有108人(42.2%),其中農村老年人有59人(54.6%),城市老年人有49人(45.4%);因為孤獨渴望被他人關懷而引發購買保健品行為的人有98人,城市老年人有62人(63.3%),占大多數。基于這種心理,一些非法保健品推銷員把老年群體作為欺騙對象,致使很多老年群體上當受騙。
3 討論
3.1 社區老年人使用保健品現狀分析
城市老年人使用保健品較農村老年人人數多,兩組老年人選擇延緩衰老保健品比例最高,其次為補充營養類、養生類保健品。了解途徑中家人或親朋介紹、廣告宣傳所占的比例較大,城市老年人聽從醫生或藥師的建議服用保健品的人數比農村老年人多。老年人使用保健品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別是農村老年人,他們大多不了解保健品的成分,有11.3%(7人)的農村老年人常將保健品與藥物合用,認為保健品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大部分社區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前常常不咨詢醫生或藥師,農村老年人的比例為74.2%,城市老年人中的比例為51.5%。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有40名農村老年人和67名城市老年人有過購買個人或公司推銷、傳銷的藥物或保健品的經歷,但僅有8. 5%的調查對象認為有療效。
3.2 社區老年人的心理狀況影響保健品使用
結合調查與訪談發現,社區老年人在保健品的使用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很多老年人混淆概念,將保健品看作靈丹妙藥,生病不及時就醫,盲目使用保健品以致造成嚴重后果。老年人的心理狀況作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大部分的老年人存在以下心理:一是偏聽偏信、效仿使用心理;二是盲目自信心理;三是迷信心理;四是依賴心理。
3.3 城鄉社區醫療投入力度不夠
我國城市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已逐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完善、不科學、不相符之處,導致基層醫療、公共衛生成為城市醫療衛生體系的薄弱環節[2]。由于醫療價格的上漲、醫療資源城鄉配置不合理等社會因素,以及經濟、健康等個人因素的影響,醫療衛生保健服務利用較低,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問題越來越嚴峻[3],助長或加重了老年人的盲目用藥行為,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與生活。
3.4 農村老年人用藥意識有待提升
農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相對于城市老年人偏低,在疾病的治療態度和安全用藥知識方面相對缺乏,盲目使用保健品的程度較高,對保健品的認知與使用情況較城市老年人差。此外,農村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大部分人不選擇保健品或者有部分人群選擇廉價保健品,造成保健品濫用或使用不當的現象。
4 建議
4.1 貫徹國家醫藥體制改革,加快提升社區醫藥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的醫藥體制改革,充分保障社區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在政策法規層面上確保老年人的合理用藥。另外,政府應加大對社區醫藥的投放力度,促進老年人醫療體系的完善和利用。
4.2 加大社區健康教育,指導老年人正確使用保健品
目前在全國各大城市和農村多以社區為單位進行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人員可以利用開展講座、家庭訪視等方式進行指導,向老年人詳細講解保健品安全使用的目的和重要性等。增強老人正確選擇保健品的意識,糾正不正確的使用行為[6]。同時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對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及使用保健品提供支持。
4.3 提高老年人家庭及自身認識
老年人的孤獨感是很多人輕易相信保健品推銷員熱情上門推銷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研究顯示,老年人與其子女的社會支持是影響老年人孤獨感的因素之一。因此,子女應經常探視老人,滿足其情感需求,排除其內心的孤獨感,有助于防止老年人購買保健品時上當受騙。此外,老年人必須改變保健品是“藥品”的錯誤認識,在選用保健品時,需要相當謹慎,如果服用保健品出現不良反應后,老人們應當采取正當的維權途徑,保證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談煜鴻.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老年人保健品消費研究述評[J].經濟論壇,2016(6):108-111.
[2] 杜創,朱恒鵬.中國城市醫療衛生體制的演變邏輯[J].中國社會科學,2016(8):66-89.
[3] 彭煒.農村老年人醫療保障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