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欣逸
【摘 要】 作為我國新時期最為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一帶一路”由于其順應了國際的合作共贏的潮流趨勢,因此也倍受國際的矚目,受到了不少積極的反響。另一方面,半導體產業作為信息產業的關鍵產業之一,我國對其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此,本文通過對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半導體的產業現狀進行分析,得出我國半導體加入世界市場所存在的機會與風險,為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提供一種新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 一帶一路 半導體產業 投資分析 海外投資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主導性產業,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地位也不可動搖,已經逐步滲入到我國的各個領域,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各國也意識到了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紛紛將半導體產業列為國家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并依據自身的國情制定出相應的戰略目標。由于大數據與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全球半導體產業在2017年的增長速度也依舊迅猛,粗略計算在2017年單半導體產業的收益就達到了4000多億元,這也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收益。近幾年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平均年增長率接近10%。然而,我國的集成電路的產值仍然很低,在芯片上大多是通過進口來獲取。總的來說,一方面,中國的半導體技術與國際先進的技術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半導體的產能又不足以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需求。在2013習近平總統訪問東南亞國家之際,就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帶一路”,以此來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開放合作。“一帶一路”中所涉及到的國家大多是處于轉型階段的國家,在經濟上能為我國提供更高的互補。
一、“一帶一路”的概念
所謂的“一帶一路”中的“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的經濟地帶”,其主要路線在陸地上,它主要有三方面的走向,第一條是經過中亞、俄羅斯以及歐洲,第二條是經過中亞、西亞和地中海,最后一條是經過東南亞、南亞和印度洋。另外,“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的絲綢之路”,其主要路線在于海上,她主要方向有兩方面的走向,第一條是由我國的港口經過南海與太平洋,直至歐洲地區,另一條是從我國的港口經過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帶一路”所包含的國家共有64個,包括東歐16個國家、東盟10個國家、西亞18個國家、南亞8個國家、中亞5個國家以及7個獨聯體國家。
二、“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發展現狀
半導體產業作為信息技術革命的基礎,其在國家的經濟發展地位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可以說,半導體產業不僅對我國的地區經濟能產生長效的影響,對于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所有國家都是通過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的基礎上來建立和提高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多年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資本支出呈現出周期性增長的格局。通過資本的投資,半導體產業逐步成為支柱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然而,還有很多半導體行業國家的布局和發展狀況遠未達到預期的目標價值。這些國家就包含在“一帶一路”沿線發展的國家。通過“一帶一路”,這些國家可以形成資源上的互補,不僅有助于提高“一帶一路”國家的綜合半導體實力,同時也為我國的半導體產業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礎。
1、俄羅斯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在電子原元件上基礎都依靠進口來獲取,其進口率達到了99%。特別是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爆發沖突之后,俄羅斯從美國進口電子原件的難度也就日益增加。在2014年,俄羅斯政府就曾表示其發展的首要任務是在國內建立一個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基地,只有通過自身的生產才能不受外界所牽制。無論是民用電子產品還是軍用電子元件,例如一些坦克飛機的電子元件,這些進口元件使用已經滲透到俄羅斯的各個方面。在半導體上,俄羅斯只有8英寸的生產線,無論是在集成電路的設計上,還是在半導體的設備上,俄羅斯的發展至少要慢于中國10年的發展時間。俄羅斯航天局通過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建立合作,從中國得到數十種電子元件的樣品,這些樣品在經過改良之后就可以完全代替進口的產品。
2、印度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
作為除了中國之外的另一個發展中國家大國,其在高新技術產業上的發展也在不斷提速中。相比中國而言,印度的電子產業在全球的占有率達到0.7%,而隨著其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與以往相比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對于電子產業的市場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但是在這發展的過程中,印度還是面臨著不少的挑戰。就像之前推出的晶圓廠計劃就由于資金的匱乏導致項目進度緩慢。特別是在手機方面,印度雖然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手機元件的生產基地,但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只是組裝生產線,產品的增值率較低。
3、菲律賓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
從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開始,半導體產業在菲律賓產業迎來了鼎盛時期。菲律賓所生產的半導體電子產品主要有辦公設備、通訊設備以及其他的電子數據處理設備等。在這些產品中,半導體和產品的配件所出口的數量占到了全部電子產品出口總量的3/4。之所以菲律賓vd半導體產業比較發達,主要還是由于其廉價的勞動力所造成的,同時菲律賓的半導體產業大多還是為跨國企業,其主要的工作任務還是在于組裝與檢測上。
4、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國逐步在半導體產業中投入更多的資金,在代工領域上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逐步形成了有珠三角、長三角和和環渤海三個半導體產業大戶,其產值也僅次于美國與日本,屈居世界第三。到了2016年,我國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數量也有了新的發展,其所獲得的利益達到了1500億元之多。制造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國制造產能的提升,也為全球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當前,我國的半導體產業還是面臨著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在資金和人才的供求上較為明顯,在技術的研發上缺乏大量的資金。在2016年里,我國集成電路的資本支出約為600億美元,與三星、英特爾等龍頭企業的芯片投資規模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半導體產業的專業人才需求量也明顯不足。根據一系列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集成電路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多達70多萬,但按照當前的情況來看,還達不到30萬人,存在明顯的短板。在這其中,主要是缺少技術研發的帶頭人,一旦在技術上遇到問題時,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破解難題。另外,生產線上的操作人員以及設備維護員的數量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不利于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也產生了更多的廢品。
三、我國半導體對外發展所存在的機遇
1、各國的反響積極
在經濟全球化高速發展時期,世界發展的主流必然也逐步趨向于各國之間的相互促進發展,實現雙贏的方向。“一帶一路”建設主要是集中在政策溝通、貿易和資金的暢通上,促進了全球發展因素的高效融合。大多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對此都展現除了積極態度,就如哈薩克斯坦提出了經濟發展戰略的光明之路,、印尼提出的全球海洋保護發展規劃。另外,孟加拉提出包括投資者應該享受本國國民一樣的待遇,其投資應受到法律的保護,不能被國家征用等相關的優惠政策。
2、我國資金有所保障
融資是作為“一帶一路”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之一,在2016年底,中國發展銀行以發展金融的名義,在“一帶一路”國家共發放貸款1600億余美元,余額也超過1100億美元。為了使“一帶一路”能夠順利進行,中國銀行的各種授信額度超過600億美元,我國在主權投資的基金規模達到400億美元,也為“一帶一路”實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另外,由“一帶一路”沿邊多個國家所組成的多邊金融機構也成為了項目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沿線一些國家的金融資源,如儲蓄、信貸、債券和股票,也將是國內資本建設的“流水”。傳統的外資銀行也盯上“一帶一路”所存在的商機。不管是援助項目,還是外國銀行的貸款,對于投資于巨大的半導體產業來說,這都是財政上的恩惠。
四、“一帶一路”所存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
“一帶一路”所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政策風險、市場風險以及競爭的風險。首先,在政策上,由于“一帶一路”很多沿線的國家都是多黨派的國家,沒過幾年就會重新進行民主的選舉,所以這很容易導致一些國家的政策方針無法保持好的完整性。其次,由于半導體產業所需要的資金較多,如果對于市場沒有一個全面性的了解,不能按照原先的計劃進行投資,那么就會影響到下一輪的投資,導致資金出現斷裂,從而影響了整個項目的進程。最后一點是來源于競爭上的風險,由于“一帶一路”的資源豐富,導致很多發達國家紛紛進入,這些企業大多是來自于國際的知名企業,所以對于“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還是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基于這種情況下,相關的國家應該要在投資半導體產業前對市場進行深入的調研,在充分了解了市場未來發展空間的情況下在制定發展戰略。同時“一帶一路”的各個國家也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對各自產品的不足之處進行互補,減少外來企業對本國半導體產業的沖擊。
【參考文獻】
[1] 世界銀行.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EB/OL].2017-05-06.2017-12-19.
[2] 龍永圖.“一帶一路”與對外投資新格局[EB/OL].第六屆鳳凰網財經峰會.2017-12-2.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