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雖然產生與上世紀20年代,但其基本的精神實質并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褪色。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理論,就其精神實質上來說,其實就是對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的繼續豐富和發展。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的價值問題:一、毛澤東思想建黨的理論和實踐;二、毛澤東思想建黨的重要特征;三、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與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邏輯聯系;四、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的當代價值。
【關鍵詞】 毛澤東 思想建黨 價值 研究
一、毛澤東思想建黨的理論與實踐
(一)《古田會議決議》開啟了思想建黨的先河
1929年12月28-29日,紅四軍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史稱“古田會議”。會議中形成的《古田會議決議》是黨和紅軍建設史上的光輝文獻。《決議》的形成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的高度結合。
由于黨和紅軍成長和發展在落后的農村環境中,隊伍成分的絕大部分是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甚至有一部分官兵來自舊軍隊。黨和紅軍發展的最大障礙是各種非無產階級錯誤思想如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觀點、非組織觀點、絕對平均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流寇思想等的存在,阻礙黨的正確路線的貫徹執行,對黨和紅軍的發展造成影響甚至傷害。
《決議》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高度結合,既分析了紅四軍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表現、產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也提出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和農村環境中黨和紅軍的的主要任務是打仗、籌款和做群眾工作,黨和紅軍的目標是進行土地革命并進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偉大斗爭。《決議》的出臺解決了在農村割據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如何把一支以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軍隊改造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強革命隊伍的歷史性課題。
《古田會議決議》開啟了毛澤東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從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先河,是黨和紅軍建設史上的光輝文獻。
(二)延安整風是全黨范圍的一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運動
延安整風運動自1941年5月毛澤東發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開始,至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結束,前后經歷了近四年的時間。它是全黨的一次廣泛而深入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在整風運動基礎上召開的中共七大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確立了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共黨內連續犯“左”右傾錯誤,其中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理論形態最完備、統治時間最長、對黨和紅軍的危害最大。這一系列“左”右傾錯誤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黨長期處在落后的農村斗爭環境中,黨的隊伍包括干部隊伍的主要成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中國共產黨整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不高,黨內容易滋生主觀主義等錯誤;另一方面是由于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所致。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為全黨必須亟待解決的一項重大課題。
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整風運動的宗旨或者是方法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延安整風運動中,黨員干部尤其是中、高級領導干部通過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黨的歷史,對照自己的實際工作,制定學習計劃和檢查工作計劃,提高自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歷史和黨內路線斗爭的認識水平。
通過延安整風運動,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得到極大提高,馬克思主義真正實現了與中國革命與具體實踐的高度結合而內化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全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延安整風運動對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對中國革命事業的推進和發展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三)西柏坡會議對黨的思想和作風建設作出了歷史性的巨大貢獻
1949年3月5日—13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舉行,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召開的最后一次中央全會。
會議的一個核心內容是在全國革命即將勝利的條件下,黨內有些人出現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和以功臣自居的情緒,針對黨內出現的這種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如何克服黨內的不良情緒和傾向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課題。
毛澤東在會上指出,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他提醒共產黨人要防止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強調全體黨員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西柏坡會議上提出的“兩個務必”對于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的思想和作風建設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四)中共八大前后思想建黨的理論與實踐
這一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思想建黨的理論和實踐主要體現在中共八大《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和1957年的整風運動中。當時在國際上對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影響比較重大的是蘇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這兩件大事暴露出執政黨在思想建黨等方面出現了重大問題,引起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度重視。在國內,處于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面臨新的問題和考驗,黨內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思想作風及驕傲自滿的情緒有所滋長。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全國范圍的執政黨,黨所面臨的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黨所面對的任務也極其繁重,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情況、新任務,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強調要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既提出了堅決反對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任務,要求黨員從思想上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也強調要加強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和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從制度層面構筑黨內民主的保障;強調思想建黨與整黨的實踐緊密結合,通過開展全黨整風,肅清黨內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思想余毒。
這一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關于思想建黨的理論和實踐對于當今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二、毛澤東思想建黨的重要特征
(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
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的一大重要特征是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情以及中國共產黨長期處于農村斗爭環境的現實,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為了爭取中國的獨立和解放事業必須緊緊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支持,也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其實質就是農民革命。這種實際情況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整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偏低,即使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黨的整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偏低的現實并沒有根本的改變。
因此,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及后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特別重視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思想理論教育以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提高,全黨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高度統一,對于中國共產黨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和任務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古田會議以及三次整黨、整風運動都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的光輝典范。
(二)始終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
始終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緊密結合,是毛澤東黨建理論一大鮮明特色。
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毛澤東始終奉行思想建黨的根本原則,強調黨員不僅要組織上入黨,還應思想上真正入黨。針對中國共產黨整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不高的現狀,毛澤東特別強調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特別重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與實踐的高度結合,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28年11月,毛澤東在寫給中央的報告中全面總結工農武裝割據的斗爭實踐經驗,其中特別強調“我們感覺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若不給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其趨向是會要錯誤的”[1]。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所形成的“古田會議決議”也強調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在極端艱難的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創造,完成了《<共產黨人>發刊詞》、《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論著,在這些論著中,毛澤東進一步闡述了思想建黨的重要性。他明確指出:“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2];我們的黨“為要領導革命運動更好地發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須從思想上組織上認真地整頓一番。而為要從組織上整頓,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頓,需要展開一個無產階級對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斗爭。[3]”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一開始就極其重視黨的各方面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寶貴經驗。1921年召開的中共一大集中討論了黨的組織機構和組織原則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個黨綱和第一個決議,成為黨的制度建設的起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黨的領導、活動、紀律、監督等一系列制度,確立了黨的代表大會制、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等,黨的各方面制度逐步成熟和完善,這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各個階段的歷史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堅持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高度結合。思想建黨決不能變成空洞的理論說教,只有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高度統一,不斷加強和完善黨的各項法規和制度,才能使思想建黨的要求和目標真正落到實處;制度治黨也離不開思想建黨,制度本身是由人來制定和執行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脫離當時人們的整體思想狀況的實際,因此,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和思想水平,是提高制度水平和增強制度執行力的重要前提。[4]這些有益的管黨治黨的經驗,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長期實踐的重要成果。
(三)始終堅持思想建黨與整黨治黨相結合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毛澤東分別在1942年、1950年和1957年發動了三次整風運動。整風運動是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所創造的對黨員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進行思想教育的獨特形式,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乃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通過整風運動,提高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消除了黨內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和脫離群眾等錯誤的思想和觀念的影響,提升了全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正確執行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整風運動的過程中,思想建黨和整黨治黨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黨的思想建設是的黨的建設的核心和靈魂,通過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歷史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學習,提高了全黨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為中國共產黨能夠更好地執行黨在各個階段的政治路線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而整黨治黨是進行黨的思想建設的有效途徑和形式。如通過1942至1945年所進行的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把思想建黨與整黨治黨有機結合,使得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全黨在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四)始終堅持思想建黨與黨的歷史使命相統一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一開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寫在自己的綱領上。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堅持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辯證統一,始終牢記黨的歷史使命是只有解放全體勞苦大眾才能解放自身,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要承擔起歷史所賦予的光榮使命,必須始終永葆黨的先進性,勇于變革、永不僵化、永葆黨的青春活力。
通過古田會議,紅四軍肅清了黨內存在的各種非無產階級錯誤思想如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觀點、非組織觀點、絕對平均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流寇思想等;通過延安整風,黨內肅清了長期存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的殘余,保證了全黨思想上的統一;通過西柏坡會議及其之后的整黨運動,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和已經取得勝利的情況下,及時肅清了黨內的驕傲自滿情緒、以功臣自居的錯誤觀點、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作風等;通過中共八大及之后的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不僅健全了黨的各項制度,而且肅清了黨內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錯誤思想的影響。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牢記使命,始終堅持思想建黨與黨的歷史使命相統一,從而保證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
三、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與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邏輯聯系
毛澤東思想建黨的理論雖然產生、發展和完善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但其思想精髓與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仍然必須繼續弘揚、堅持和發展毛澤東關于思想建黨的理論和原則。筆者從以下五個方面闡述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與新時代從嚴治黨的內在邏輯聯系。
第一、嚴把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毛澤東特別重視加強對黨員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思想教育。通過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構筑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政治靈魂和精神家園。他樹立了張思德、白求恩、雷鋒、焦裕祿等先進典型,號召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都要學習他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崇高風尚,激勵全體黨員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與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補足黨員精神之“鈣”可謂異曲同工、一脈相承。
第二、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毛澤東一貫堅持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同時加強和完善黨的各項制度。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要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把制度建設貫徹其中,著力推進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緊密結合。毛澤東關于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的思想對習近平新時期黨建理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第三、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毛澤東在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始終強調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密切黨群關系。民主集中制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要切實發揚民主作風,實現真正的黨內民主。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對三大作風進行了概括:“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5]全黨必須以這三大優良傳統和作風為根本的行動準則。新中國成立前夕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針對黨內存在的驕傲自滿和以功臣自居等錯誤情緒,毛澤東在大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要求全體黨員始終保持革命熱情和拼命精神。毛澤東關于黨的作風建設的理論與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的思想一脈相承。
第四、堅持整黨治黨,嚴懲黨內腐敗。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始終堅持整黨治黨,嚴懲黨內腐敗問題。他一直致力于黨內懲治腐敗規章制度的制定,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訓令,第26號--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陜甘寧邊區懲治貪污條例》(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等。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專門成立的監督黨員干部的監督機構,對腐敗分子,毛澤東毫不手軟。他強調,要“厲行廉潔政治,嚴懲公務人員之貪污行為,禁止任何公務人員假公濟私之行為,共產黨員有犯法者從重治罪”。[6]毛澤東向全黨提出警告:“一切從事國家工作、黨務工作和人民團體工作的黨員,利用職權實行貪污和實行浪費,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7]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為了確保反腐敗斗爭的勝利,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立法機關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等。習近平新時代反腐敗斗爭思想是對毛澤東嚴懲黨內腐敗理論的繼續堅持和發展。
第五、堅持寬嚴相濟,重在進行思想教育。在治黨思想方面,毛澤東向來主張寬嚴相濟,采取的方式是批評與自我批評,重在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教育,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黨內的關愛和團結。他認為:“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認識自己犯的錯誤,并且能改正,這就很好,就是很好的同志。”[8]“對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決不能采用魯莽的態度,必須采用‘治病救人的態度,才是正確有效的方法”。[9]這些治黨的真知灼見對新時期治黨理論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習近平總書記也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講話中指出:“對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要在黨內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目的是“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分清是非、辨別真假,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統一意志、增進團結”。
四、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的當代價值
毛澤東思想建黨理論雖然產生于上世紀20年代,而且主要是基于革命戰爭時期的思想理論體系,但其基本的思想內核和工作方法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對于習近平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毛澤東思想建黨理論為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理論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建黨的理論。如古田會議首次提出著重從思想上建黨,以克服黨內存在的阻礙黨和紅軍發展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和把政治和軍事對立的單純軍事觀點等;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提出的對全體黨員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歷史的教育,以克服黨內存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等錯誤的思想意識,最終達到全黨在思想上的統一和政治上的一致;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的“兩個務必”,以克服黨內存在的驕傲自滿情緒和以功臣自居的錯誤思想等。這些思想建黨的理論和原則對于中國共產黨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重要的借鑒意義。
今天,中國共產黨正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正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的長征路上。中國共產黨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永葆黨的先進性和青春活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必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全體黨員必須始終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始終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使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遠保持先進性。
不管是在根本的理論原則上,還是在具體的方針上,習近平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理論是對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的繼續堅持和發展。
(二)毛澤東為推進思想建黨所進行的制度構建為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礎
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兩者是高度統一的,為了使思想建黨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切實構建相對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法律制度體系和紀檢監督體系等。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奮斗中,毛澤東在大力倡導思想建黨的同時,為了真正貫徹落實思想建黨的理論,構建了相對完善的制度體系。
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從中共一大到中共六大,中國共產黨先后進行了六次黨章的制定和修改。1945年七大制定的黨章,則是在1943年共產國際解散后由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制訂的,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和黨的建設上的完全成熟,1956年,鄧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了《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并再次修改了黨章。中共七大和中共八大所制定的黨章都是非常好的,對于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和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等進行了原則的規定。除了黨章之外,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還出臺了《關于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關于各級黨部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等一系列黨內規章制度。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制度的出臺,為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增強黨內團結、嚴肅黨的紀律等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堅持和發展毛澤東黨內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在修改、完善黨章的基礎上,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黨內法規制度,如“中央八項規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對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除了黨內法規的制定和完善,以毛澤東和為核心的黨中央還著手制定和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相關法律制度和紀檢監察制度,為新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礎。
(三)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為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許多經典的整黨治黨范例和可行的工作方法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毛澤東在黨的思想建設方面創造了許多獨特的整黨治黨的經驗和范例。這些成功的經驗和范例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對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制度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經驗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
毛澤東創造了全黨整風這樣一種對黨員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進行思想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獨特形式,普遍提高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克服了黨內長期存在的錯誤的思想意識,增強了黨的團結和統一;他創造了黨的群眾路線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強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兩個務必”,警醒黨員克服驕傲自滿情緒和以功臣自居的情緒;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的重要論斷等。
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建黨理論,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制度化,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教育活動深入開展,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成果。以上卓有成效的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密切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了黨員的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提高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厚植了黨員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
毛澤東思想建黨原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思想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對新時代從嚴治黨的要求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奮勇前進,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偉大而艱巨的神圣使命,勇于變革、銳意進取的中國共產黨應該繼承和發展毛澤東關于思想建黨的理論,領導中國人民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勝利。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頁。
[2]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5頁。
[3]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5頁。
[4] 戴焰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內在聯系》,《學習時報》2017年5月15日。
[5]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頁。
[6] 《毛澤東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頁。
[7] 《毛澤東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頁。
[8] 《毛澤東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6頁。
[9]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8頁。
作者簡介:蔡富強,1977年出生,男,漢族,江西高安人,中共儀隴縣委黨校講師,四川省社科院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畢業,研究方向:毛澤東思想和中共黨史,研究生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