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仁海
競技項目不僅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體育這一大領域的核心內容。競技體育旨在最大限度挖掘個人或者群體在體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潛力。而競技項目在訓練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技術、力量、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在進行競技項目的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懈怠的情緒。因此如何讓學生有效訓練競技項目則是本文闡述的重點。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進行競技項目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競技項目雖然競爭激烈,但是其本質還是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通過競技項目學生在參與或者取得勝利的過程中可以獲得一定的心理滿足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競技項目轉化成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激發興趣,得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以競技項目籃球教學為例,如果教師單純運用讓小學生進行運球、投球的練習學生容易感到枯燥,長此以往教學效果并不樂觀。因此教師可以將籃球的訓練轉化成游戲讓學生進行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騎馬籃球賽”的游戲,學生以10人為一個小組,選擇6個學生組成兩架馬車,再選出兩個人當作騎手騎在馬上,剩下兩個人當傳球手,最后一人作為裁判。然后讓學生按照籃球的規則進行投籃比賽。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游戲中不僅富有興趣,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競技項目訓練。
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也不同。因此在進行競技項目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所謂因材施教就是不同的學生興趣、特長不同,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安排不同的競技項目練習。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身體情況,不能為了盲目追求競技效果而導致學生的身體吃不消,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例如在進行球類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不同的組別,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排球、足球、籃球等項目作為專項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讓練習更加高效。在布置練習任務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體育成績、身體素質,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每個學生的任務保證可以“跳一跳”就能夠達到,這樣可以保持學生的訓練熱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長遠進步。
競技項目具有公平性和公開性。競技項目絕不偏袒任何參賽者。因此競技項目對比賽的時間、地點、器材有著嚴格的要求。同時競技項目具有公開性,具有非常強的傳播能力和影響力。因此在小學體育競技項目教學中,教師需要定期開展一些項目的比賽,同時在這些比賽中注意規范比賽要求,確保公平競爭。只有做到了公平,才不會打擊學生刻苦鍛煉的積極性。
例如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是競技項目的重頭戲,一般跑步、跳高、跳遠等項目都含在其中。因此教師需要規范比賽的流程和規則。同時教師還要注重督查運動會的紀律,防止違規亂紀的事情出現,影響比賽的公平競爭。教師需要嚴格提防踢跑、套圈等現象的出現,在最大范圍內力保體育競技的公平、公正、公開。
競技項目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因此在進行競技項目的教學和訓練中,時常會發生一些小狀況。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安全,懂得防微杜漸。教師在開展競技項目時需要確保場地、器械的安全性,同時也要密切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學生有不舒服的現象就要終止訓練。
例如在進行跳高訓練時,教師要檢查場地是否平整、有異物,同時需要將跳高的防護措施跟進到位。在正式開展訓練時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正確的動作和姿勢,降低學生發生摔倒的可能。同時教師還需要準備簡易醫藥箱,一旦有學生發生磕碰可以為學生做處理,或者及時將學生送往醫務室。雖然體育競技項目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是這也正是體育競技項目的魅力所在。只要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措施一定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學生的安全。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在進行競技項目的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懈怠的情緒。基于此,本文從巧用游戲激發興趣,因材施教量力而行,規范比賽公平競爭,注重安全防微杜漸這四個角度對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競技項目教學進行了探究。希望通過本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進而促進競技項目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發展,讓學生通過競技訓練掌握競技技巧,提高身體素質,成長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1]田云,侯丹.湖南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7).
[2]孫合軍.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山東省菏澤市小學體育教育的調查報告[J].科技信息,2010(27).
[3]魏娟.基于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體育創新教學設計[J].青少年體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