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云波
棒球素質訓練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一般要進行基礎訓練、一般訓練、提高性訓練和高水平訓練這四個過程。而棒球素質的提高對少年成為專業的棒球運動員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對其他的方面也有益,所以針對少年棒球運動員進行素質訓練培養是必要的。
棒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概括為以下的幾點內容,一是家長的態度問題。目前,家長普遍認為課余的體育活動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造成影響,所以一旦出現成績下降的問題,就會阻止孩子進行棒球訓練。二是學生學習棒球的態度存在問題。相當一部分的少年兒童在棒球訓練的過程中,只能堅持一段時間且多數會根據興趣進行訓練,導致棒球素質訓練的過程不連續存在斷檔的現象。三是棒球的素質訓練時間無法得到保障,通常參加棒球訓練的少年多是集中在周六和周日,且一旦有其他的安排就會放棄棒球訓練,甚至優于多種原因即使沒有特別的狀況也無法保證全員到齊。四是棒球素質訓練的過程中無法有效地解決安全問題,雖然體育運動難免會出現傷害事故,但這就使得教練在訓練中過于謹慎,阻礙了棒球素質訓練工作的正常進行。再有,體校在設備條件上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器材無法同訓練計劃相匹配等[1]。
棒球是一項競技性運動,比較注重力量、跑動速度、反應能力和耐力等方面的素質。而對于想要參加棒球學習的少年,除了要有強壯的身體外,還要將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度等身體素質極大的發揮,并將技術特點與具備的基礎素質充分結合,進而提高競技能力。但當前的棒球素質訓練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筆者在下文提出了以下幾點培養措施。
棒球素質的訓練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以及學生的重視。在這一方面,教練要同家長進行及時地溝通,向家長說明棒球運動對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競爭觀念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對參加學習的學生進行家訪,讓家長意識到勞逸結合也能夠幫助孩子的智力提高,讓他們能正確地看待棒球遠動。此后,要在訓練之前對參加棒球學習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棒球素質訓練的初期是十分無聊的并其訓練需要長期的堅持,在長此以往的訓練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和負擔,這時就必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首先,教練要讓學生意識到參加棒球學習是一件榮耀的事情,證明了他們在這一方面具備其他人不存在的天賦,進而培養出學生的集體觀念和榮譽感。接著,要培養學生對棒球訓練的興趣。對于少年兒童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其在訓練的過程中喜歡上這項遠動,才能不斷地進步。最后,要定期地舉行棒球比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弄明白素質訓練的真正意圖。
對于棒球學習者而言,身體素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這一方面的訓練。第一,要加強力量訓練。力量訓練是其他素質的基礎,也是防止少年在棒球運動中避免受傷的重要因素之一。力量訓練要根據專業的動作進行適當的練習,并且調整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用力方向和關節角度。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訓練少年的絕對力量與相對力量等能力,在開展力量訓練之前,要求運動員進行熱身訓練。然后在進行力量訓練時,首先采用適當的力量負荷進行一般力量練習,可以利用常見的其他運動器材通過臥推、深蹲、杠鈴轉體、引體向上等運動進行訓練。并且每次的力量訓練課都要在一定的范圍內重復的進行4到8組的運動練習,間歇時間為2分鐘左右。之后再根據學員的情況選擇其他的方式增加訓練,其中增加的輔助訓練主要是解決學員存在的薄弱環節。也可以在實心球訓練的過程中,將更多的棒球技術相關聯,將其轉變為專門的力量訓練練習,以提高學員的技術和戰術水平[2]。
第二,加強學員的速度訓練。由于在參加棒球學習的少年兒童在年齡上較小,教練員再開始訓練之前可以先通過一個體育游戲來進行速度的初步訓練。例如,教練可以組織進行“找朋友”的游戲。游戲開始時,將參加訓練的學員圍成一個大圈,教練則是在圈外的高處。教練員在學生站定后,游戲開始,學生開始順時針的繞圈跑步,跑步大約持續三分鐘左右,教師結束游戲時,隨機的喊出數字,然后學生迅速的進行隊伍組成,要求隊內人數恰好是教師展示的數字。最慢的隊伍或人數不正確的隊伍要表演一個相關的體育節目,如倒立、舞蹈等,如不想表演節目就要完成五個蹲起或平板支撐。懲罰結束后,再開始新一輪的游戲,跑圈方式轉換為逆時針,并對規則進行改變,如組成的人數要比教師說出的數字多一人或少一人。在通過游戲的短暫速度訓練后,就要采取專業的訓練方法,先進行10米距離的往返三次跑,接著逐漸地增加到20米、30米,間歇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然后,結合專業的棒球運動如跑壘、撲壘和滑壘。除此之外,還要對耐力、反應能力等方面進行訓練。
少年棒球學習者正處于身體活力大,可塑性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訓練要科學合理,著重的從運動員的力量、速度、協調性等方面進行訓練。并且注重科學的手法,進行連續不中斷的訓練,切忌過于急迫的進行訓練,穩定的提高學員的水平。
[1]王恒.身體速度變化對棒球投手投球質量的影響[J].船舶職業教育,2015,2 (06):62-64.
[2]李躍軍.淺析棒球投手專項力量的綜合訓練方式[J].中國科技信息,2016,23 (14):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