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揚才
快樂體育指的是深層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新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運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立足尊重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主體地位的同時,重視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樂趣,并認為體育教學過程本身就是快樂,有吸引力的。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構建快樂課堂完全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快樂體育追求寓教于樂,使學生在快樂中積極地豐富自身的體育內涵,并由此達到健體,育心、個性協調發展。其功能上注重教育的全面性與整體性,從其最終的結果看,快樂體育即是要達到既健身又健心,身心合一;另一方面,健康應該不僅局限于強壯的軀體,軀體無病不能成為健康的唯一標志,健康需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快樂體育則可兼顧學生身體與心理兩方面,是一種全面而又積極的教育方式,快樂體育從某種意義上看是回歸了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
快樂體育是主動體育的情感體現,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功能,學生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組織,要求師生保持愉快的心境完成教學任務。它是對學生進行完整的人格、體能和智能的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使學生認識體育、熱愛體育、快樂體育并不是沒有任何失敗和痛苦。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真正獲得掌握知識的滿足感、既能提高的喜悅感、戰勝困難的超越感、群體學習的社會感和良好氛圍的舒適感等方面快樂的體驗,從而使體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并能持之以恒,直至伴隨終身。
快樂體育強調通過審美教育,使學生產生快樂的情感。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的審美活動,滿足他們的審美要求,增進他們的審美意識、審美情感審美能力是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美的熱愛與追求,促使學生快樂的進行體育活動,成為和諧發展的重要一環。
素質教育提倡“主動性”,即要求學生能夠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進而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的發展創造條件,而快樂體育在這方面無論從誘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是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都是非常重視的。因而,與素質教育所倡導的主動、積極是相通的。
傳統的學校體育理論認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追求運動技能的規范,提高和增強體力,這樣教育出來的兒童、少年都是成人化:成人化動作、成人化理論、成人化思想。這在競技體育中表現尤為明顯:國內少年和國外少年競技能力相差無幾,或過之,一旦再發展,國內少年成長速度就不如國外了。快樂體育認為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是快樂體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快樂體育與學生的個性發展存在著辨證關系,一方面是學生的個性傾向和個性發展水平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以及參與運動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充分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快樂體育過程又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幫助學生更深地挖掘從事運動項目的潛力和參與運動的樂趣。這方面相輔相成,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促進所有學生在智力、心理素質、美育和能力諸方面都得到發展。在快樂體育的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熱愛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和能力,豐富精神生活,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快樂體育教育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成長。在注重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獨特的個體,具有巨大的潛能和創造性,在教學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關心、理解與信任每一個學生,并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學生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傾向,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潛能,發展個性,使每個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學校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礎和重要環節,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校體育,也應該是與“終身教育”密切相關的活動。學生在校學習階段,只有充分體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才能形成和鞏固其在其他環境和條件下都能堅持獨立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擁有強健的體魄,適應社會對勞動者體能上的需要,也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離開了對體育鍛煉情感上的快樂認同,學校體育就會變成一種對學生的強迫。快樂體育有利于使鍛煉提升每個學生自發的主動行為,這種行為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才有可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實現學校體育的最終目標。
總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倡導“快樂體育”理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有效實現知、情、意并重的價值教育。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我們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科學的態度,嚴謹的作風,高度的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心對體育教學進行深入研究與實踐,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快樂體育”的目的。
[1]杜志鋒,王麗微.談快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J].教育探索,2013年10期.
[2]劉平,許斌.快樂體育:學校體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模式[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3期.
[3]湯文生.“快樂體育”在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讀書文摘,2016年8期.
[4]肖娟.中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的應用探索[J].學周刊,2017年26期.
[5]軒大領.試論“快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