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洪杰 孟海麗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提出:加強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規劃,更好的為全民健身、提高身體素質提供物質保障。然而體育場館的數量和質量等相關問題直接影響人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好壞程度。發展西部人才計劃使重慶市高校在學校的體育場館資源和基礎設施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資源管理模式的不當和缺陷,多數場地處于閑置狀態,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重慶市對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高職院校又是整個高校的強大補充,因此筆者選擇重慶市公辦高職院校作為研究調查對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義。
本文對重慶市高等院校的體育場館開放情況進行研究,以22所重慶市公辦普通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8所高職院校進行抽樣調查。
1.文獻資料法2.專家訪談法3.問卷調查法4.數理統計法
調查發現,高職院校體育場館的開放主要有兩種形式,即有償開放和無償開放,少量的收費現象在無償開放的學校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無償開放的體育場地多是較為豐富、大眾化強的項目,如籃球、乒乓球,田徑等,而有償開放的體育場地則為新興、少數人參與的項目,如網球、羽毛球、游泳等。
學校為了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建設的場館種類繁多,重慶市高職院校選擇有償開放的主要原因是該學校體育場地資源較其他地方的體育場館相比在條件上、環境上、治安上有顯著優勢。調查顯示,在對外有償開放的程度上,2所高校場地對外開放達63%,其中6所對外開放率37%。在對外有償開放的項目中羽毛球、網球、游泳成為有償開放的前3位。
無償開放場地的學校占75%,對外開放的項目主要是籃球場、乒乓球和足球,無償開放中室外籃球項目為100%,籃球、田徑場是體育項目中普及率最高的體育項目,分別占85.71%和71.43%。
調查顯示:無償開放對象中排位在第一的是校內學生;第二是校內教職員工;第三是校外組織或企事業單位;有償開放中排在第一的是校外組織或企事業單位;第二是校內教職員工,最后是校內學生。從調查中可以看出無償開放主要是以服務校內學生和校內教職員工為主,在有償開放的人群中,學生由于受到經濟的影響,導致學生多是選擇無償開放的場地進行體育鍛煉,社會團體和個人有經濟實力支付有償開放場地的消費。
高職院校的體育場館以服務體育教學為第一目標,然后才是考慮對外開放。調查顯示,無償開放的院校選擇在工作日開放最多,其次是雙休日開放,而有償開放的院校選擇開放時段在工作日之外開放,這樣選擇可以有效避巧開放時段與教學時間相沖突。有償開放學校全天開放時段主要是集中在下午和晚上,而無償開放學校的時間段則主要集中在早晨、中午和下午,人們在選擇體育鍛煉的時段上也更傾向與下午。
調查顯示,竟無一所高校為出租學校運動場地而采取宣傳措施,可見宣傳力度極其不夠,這種現象將會直接造成社會人員到高校參與體育鍛煉的時段選擇,造成社會人員對高校有償開放的內容、開放的時間、消費價格等不了解,引起消費人員的不滿,對學校的社會形象造成影響。
重慶市的高職院校多數分布在各個區縣、大學城等地區,主城學校較少,并且交通不方便,這直接影響社會人士到學校進行體育鍛煉的參與度,并且區縣人員的消費觀念還受到多因素的影響,消費水平較主城有一定的差距,也是影響其到學校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高職院校體育場館的管理人員主要服務場館競賽和高水平運動員訓練,而對學生的使用漠不關心,甚至是大門緊閉,管理人員擔心他人的私自使用會損壞體育館的場地和器材。管理人員對場館使用缺少管理,對開放中面臨的問題不及時解決,尤其是在對復合型場地的開放時,多項目體育運動同時進行的情況下,缺乏合理的安排。
(一)學校領導應重視學校場館的建設,并允許體育部門在綜合考慮教學和訓練的情況下,制定一整套的場地租賃和管理辦法,大膽向外租賃我校場地,有專人負責宣傳和管理,利益合理分配,學校和個人都可以獲利。
(二)先從學校內部著手,先免費開放,并提供必要的運動設施,吸納一些運動愛好者以后再進行收費。
(三)加大對外租賃場館宣傳力度,通過網絡、電視打租賃廣告,錄制宣傳視頻等。
(四)建議在教學以外的時間內充分開放學校場地,營造熱鬧的運動氛圍。
[1]郭文革,等.中國高校體育場館設施面向社會開放研究機[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4,21(5).
[2]顧冬梅.淺析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J].2008(4):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