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雙雙,曾濤,朱毓永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我國是板栗產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板栗的消耗量也最大,但是量大的板栗殼處理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研究發現,板栗殼中含有大量的藥學價值的成分,藥性甘甜,對心血管疾病有著很好的防治功效,還能調理脾胃等疾病。其中通過對板栗殼進行乙醇提取之后,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沒食子酸、綠原酸、蘆丁、綠膿桿菌等。沒食子酸對腸道中的菌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殺滅腸道細菌,治療胃腸道疾病。因此,提取板栗殼的成分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將對有效成分的測定及其結果進行研究,總結報告如下。
板栗去殼,將板栗殼研磨成粉末,置于陰涼處備用;選取90%的沒食子酸作為對照品,96.6%的綠原酸對照品及90.7%的蘆丁對照品。甲醇、乙睛、色譜純、超純水等。高效液相色譜儀,型號1510系列,高壓四元泵,在線脫氣機、自動進樣器、PDA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柱溫箱、顯微鏡系統即攝像頭;超聲波清洗器、電子天平秤及粉碎機、旋轉蒸發儀。
(1)樣品配制。將板栗殼置于顯微鏡下,使用粉碎機將板栗殼碾壓成粉末,進行切片配制;選取丙三醇-50%乙醇(1:1)溶液中軟化48h,依次轉移到70%乙醇、80%乙醇及90%的乙醇,使用脫洗機進行脫洗,分別于3h后,使用無水乙醇溶液進行2次沖洗,10min/次。脫水后將材料依次放于正丁醇-無水乙醇,1h后置于正丁醇-無水乙醇溶液中再進行脫洗,30min后,置于正丁醇中反復再沖洗1次。待溶液徹底清澈后,將石蠟加入融合,調制成1:1比例的溶液,將混合溶液倒出;將55℃的石蠟置于器皿中,然后將溶液置于其中24~48h;浸潤完畢后,將材料埋于石蠟中,完全凝固后制成切片,10~16μm1片,使用蒸餾水將切片沖洗干凈,置于恒溫臺上的展片中,使用電熱干燥劑進行烘干,完全去水后,置于烘干機中,設定溫度為36℃,烘切片24h,并進行2次熔蠟,30min/次,依次放入二甲苯-無乙醇水溶液中,再此進行染色,操作同前面切片的制作流程,最終獲得固體切片,然后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并拍照。粉末切片目篩,選擇粉碎過后的40目篩,取粉末少量作為樣品,置于干凈的載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溶液,使用酒精燈加熱,滴上稀甘油溶液,密封后置于顯微鏡下觀察,觀察中橫切面細胞分布狀態。
(2)色譜測定方法。使用Hypersil ODS2型號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器,設定色譜柱為250×46mm,5μm;使用乙睛-水-甲醇-水溶液,與水混合配制成水醋酸或磷酸作為流動相,利用等度進行脫洗,分離沒食子酸、綠原酸及蘆丁成分,設定最大可獲取波長為275nm,流速為1ml/min,柱溫30℃,進樣體積為10μL。分別取沒食子酸1.4mg/ml、綠原酸 1.73mg/ml及蘆丁 1.4mg/ml對照品,加乙醇溶液進行固定,測定獲得沒食子酸、氯酸溶液及蘆丁的 含 量 分 別 為 52.34、66.01 和 49.80μg/ml; 將 所有溶液都配制并裝于器皿中,置于4℃溫度中備用。
(3)供試品溶液的配制。對板栗殼進行目篩后,恒溫干燥。使用天平秤稱取0.2g板栗殼粉末,分別加入極性不同的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各30ml,置于40℃,頻率為20kHz超聲設備下,間歇提取45min,冷卻過濾后,蒸發后提取溶劑,殘渣中添加甲醇溶解定容至25ml,用0.23μm有機過濾。
按照板栗殼的橫切面、縱切面果皮細胞的特點,中果皮石細胞和石細胞環帶、內果為較多的非腺毛果皮。其中有很多的石細胞,細胞呈不均勻結構、大小,排列并不規律;壁稍厚,且外面有一層角質層;中果皮由數列細胞組成,且零散有小型外韌纖維管束,內果皮上有薄壁細胞。
根據縱橫切面的分布特點,切片基底組織也呈現一定的特點,其細胞結構內有方晶體和草酸鈣晶體,大量的石細胞呈圓形,且還有石細胞群帶,呈不規則分布,分枝狀,可見明顯的分枝,并且有明顯的空隙。
樣品處理條件下,選取不同比例的乙醇和甲醇,板栗殼提取溶液呈深色,含有量的沉淀素,有可能使得測定結果受到一定的干擾。在經過萃取后,使用石油醚浸潤后,通過乙酸乙酯超聲脫洗,最終提升了測定結果的精準度。經過上述樣品的配制后,精密度取板栗粉末0.2g;在30ml石油醚浸潤30min后,棄去石油醚液,過濾藥渣并蒸干;加30ml乙酸乙酯,經過間歇性超聲提取后再次過濾,去掉乙酸乙酯后,殘渣加甲醇溶液,并解定溶液至25ml。最終在色譜條件下,獲得了乙腈-0.4%磷酸或甲醇-0.4%磷酸,通過梯度脫洗之后,形成3種成分,并分離其它液體的干擾,最終在色譜測定下,獲得沒食子酸含量 0.33~0.3649mg/g、綠原酸為0.128~0.142mg/g、蘆丁為 0.183~0.234mg/g。色譜對 3種成分的敏感度均較高,且呈一定規律的波長。
板栗作為重要的殼斗科植物,具有很強的生藥價值,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均表明其具有很高的醫用價值,作用十分廣泛。因此,加強對板栗殼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不僅能減輕我國每年處理板栗殼產量的壓力,還能有效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板栗殼的優先生藥資源,為臨床提取藥物品種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國應該注重全面提升板栗殼的醫藥和保健價值。板栗殼中含有大量的乙醇、乙酸乙酯、氯仿及丁正醇,還有豐富的黃酮、酚類及有機酸等類物質,以沒食子酸、綠原酸及蘆丁等成分為主,是重要的抗菌消炎的成分,還能預防衰老,抗氧化和自由基,預防腫瘤等藥理活性。所以,對其成分及含量的測定,能建立板栗殼的質量檢驗標準。
根據韋琴的研究結果,他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和鐵鹽催化比色法,對板栗殼中的原花青素成分進行測定,最終發現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的應用,其操作方便,效果精準,實踐證實了該方法的應用價值。在本次研究中,也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譜對其含量進行測定,其結果顯示,板栗殼在顯微鑒定下,呈一定的特征,中橫切面外果皮細胞呈圓柱形或柵狀排列,其中含有較大的石細胞或石細胞群,中果皮內側有石細胞呈環狀帶,并密集分布著草酸鈣簇晶體和方晶體。最終通過作性狀、組織切片及粉末特征的處理后發現,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對沒食子酸、綠原酸及蘆丁含量進行測定后,發現3種成分的含量分別呈一定的相關性,且RSD峰面曲線也存在一定的特點。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在操作中更加方便,且結果精準,為板栗殼生藥標準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麗娜,張國英,鄧穎慧.板栗殼中沒食子酸及綠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J].時珍國醫國藥,2016,(7):1607-1609.
[2]張朝輝,丁芳林.HPLC法同時測定薜荔中的蘆丁和綠原酸含量[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6,35(5):37-40.
[3]楊彩艷,莫麗娟,陶秋李等.LC-MS導向研究煙根中蘆丁、綠原酸的分離及含量測定[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7,39(1):14-16.
[4]黃文平,肖光清,宋永貴等.不同產地拳參中沒食子酸和綠原酸的含量比較[J].時珍國醫國藥,2015,(1):207-209.
[5]陳改敏.HPLC法測定山綠茶不同炮制品種中綠原酸和蘆丁的含量[J].保健文匯 ,2017,(11).
[6]張琳,汪軒,邢婧等.HPLC-DAD同時測定左歸丸藥液中沒食子酸、原兒茶酸、綠原酸[J].
[7]馬錢苷、阿魏酸5種化學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C]//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八次中藥分析學術交流會,2015.
[8]王省超,孫穎,王瑞英等.超聲提取-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新疆羅布麻茶中綠原酸和蘆丁的含量[J].分析科學學報,2016,32(3):431-434.
[9]王文星,徐淑坤,黃玉萍.沒食子酸兩步還原制備Ag/Au 核殼型納米粒子及其共振散射光譜用于定量檢測人血清總蛋白[J].
[10]單舒筠,孫博航,高慧媛等.UV和HPLC法分別測定板栗種仁中總多糖和沒食子酸的含量[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9,(12):98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