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兵清,曾濤,王昆煌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1醫院 骨科,廣東 廣州 510318)
對于復發性腱鞘囊腫的治療,如何預防治療后的再次復發,是臨床工作中常面對的棘手問題。既往有藥物囊內注射治療法、火針治療法及囊壁切除加石炭酸燒灼法[1,2],我院曾用上述方法進行治療,但復發率仍較高且有燒灼損傷周圍神經、血管及肌腱的風險,故我們對復發性腱鞘囊腫的治療方案進行綜合改進。2005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共治療32例復發性腱鞘囊腫,僅3例未治愈,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本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齡14~61歲,平均37歲。囊腫部位:腕背部15例,腕橈側7例,腕尺側1例,腕掌部6例,足背部3例。復發前有非手術治療史23例(其中擠壓后復發11例,囊腫內穿刺抽吸及藥物注射治療復發7例,火針治療復發2例,“十”字縫合法治療復發3例),手術切除史9例。
術前行囊腫處彩超或MRI檢查,明確復發性囊腫具體位置、大小以及數目,手術在止血帶下進行。⑴切口:于囊腫最突出處,沿皮紋做稍長于囊腫的切口,便于充分顯露囊腫。⑵摘除囊腫:沿囊腫壁周圍分離至蒂部,全部摘除囊腫,并用雙極電凝把殘留的可疑囊壁組織燒灼。⑶如與關節相通,可用細絲線將關節囊開口處縫合,術后將關節制動于縫合口松弛位3周。⑷對于骨內腱鞘囊腫,術中用刮勺對骨內囊壁進行徹底刮除,同時植骨進行囊腔填塞。
治愈:囊腫消失,無癥狀,肌腱無粘連,無復發,功能恢復,術后傷口愈合。好轉:癥狀減輕,功能改善[3]。
本組32例均得到12~36個月的隨訪,平均18個月。治愈29例,好轉3例,治愈率90.63%。
對于復發性腱鞘囊腫,既往有應用化療藥物如氟尿嘧啶及平陽霉素囊內注射治療[4,5],但如果化療藥物外滲處理不及時、不正確,就可能導致化療部位或穿刺局部疼痛、腫脹,甚至組織壞死[6];另外,火針治療法及囊壁切除加石炭酸燒灼法治療復發性腱鞘囊腫,也存在操作不當燒灼損傷周圍神經、血管及肌腱的風險。曾有作者對“十”字縫扎法、封閉法及手術切除法三種治療腱鞘囊腫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手術切除組治愈率最高,復發率最低,與其他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7,8]。因此對于復發性腱鞘囊腫,選擇手術切除是減少再次復發的最佳選擇。
手術的關鍵是盡量將囊腫蒂連同其基底部的病變組織以及周圍正常的腱鞘及韌帶部分切除,如此操作,可減少復發幾率[9]。我們的做法是:⑴良好定位。術前需對囊腫大小、數量及囊腫與周圍組織關系進行定位分析,如果術前沒有良好的定位,術中有可能存在漏切而復發的可能,采用高頻探頭超聲及MRI檢查有利于囊腫定位。⑵清晰顯露。手術宜在止血帶下進行,手術切口要稍大于囊腫的縱徑。⑶徹底切除。術中將視野可見的所有囊腫組織進行切除,對瘢痕增生較明顯者,可將周圍的肌腱、神經及血管組織從遠近兩端正常組織開始分離,逐漸向中心會師剝離,在有效分離出周圍的肌腱、神經及血管組織后,連同瘢痕一起將囊腫全部切除,然后再采用雙極電凝將殘留的可疑囊壁組織燒灼并止血。⑷對囊腫蒂部與關節相通者,則應對蒂部關節囊進行縫合修復,恢復關節囊的穩定性和閉合性,同時術后將關節制動于縫合口松遲位3周。⑸對于骨內腱鞘囊腫,術中用刮勺對骨內囊壁進行徹底刮除,同時植骨進行囊腔填塞。⑹對于隱性囊腫,常見為腕背隱性囊腫,我們在治療中發現有2例此類患者,通常認為隱性腕背腱鞘囊腫是由于舟月背側韌帶病變后形成,也是動力性舟月關節不穩定的表現之一,通過手術切除囊腫,緩解關節囊內壓力的同時去除病變的部分舟月背側韌帶,阻斷、延緩病變的發展,避免動力性舟月關節不穩定發展至靜力性不穩定。故一旦發現本病,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手段,并切除部分舟月背側韌帶,療效可靠[10]。
我們用上述方法處理復發性腱鞘囊腫,能做到充分的顯露及徹底切除,對累及骨關節的囊腫,能同時對骨關節進行有效修復,從而有效降低復發率,是一種較理想的手術方法。
[1]鄭素明,關俊輝.火針治療手腕部復發性腱鞘囊腫30例[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2,20(1):32.
[2]李國進,陳金明.復發性腱鞘囊腫手術的改進-囊壁部分切除加石炭酸燒灼法[J].中國廠礦醫學,1996,5(3):357.
[3]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7.717-718.
[4]孫瑞臺,曾磊.氟尿嘧啶治療復發性腱鞘囊腫28例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03,31(4):112.
[5]庾小安,首家保.復發性腱鞘囊腫的平陽霉素囊內注射治療的臨床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0,5(1):75-76.
[6]畢秋良,沈劍輝,萬麗娜.化療藥物外漏性損傷的預防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27):2712.
[7]杜娟,魏艷霞.腱鞘囊腫三種治療方法的比較[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17):3066.
[8]姚真.雙手腕管滑液囊腫1例[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6,30(4):383.
[9]邱永敏,顧興初.手部腱鞘囊腫459例手術治療分析[J].中國骨傷,1998,11(1):19.
[10]孫洋,周齊娜,趙鴻.隱性腕背腱鞘囊腫6例的診治[J].廣東醫學,2012,33(16):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