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英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酒泉 735000)
露天礦山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這三種,其防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而是一項需要時間和技術的繁瑣工作。而且露天礦山地質災害所涉及的范圍較廣,破壞力強,會對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因此重視對露天礦山地質災害的成因分析,并快速的尋求科學有效的預防解決對策對環境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巖體的開挖形式和自身物質的組成是造成露天礦山地質災害出現崩塌現象的主要原因。一般情況下,很多礦產企業在進行礦產開采工作時,露天采場邊坡的開挖坡度都會大于八十度,而且在邊坡設計的時候也沒有能夠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所以容易形成高而陡,危險性極強容易崩塌的邊坡。
在進行露天礦山開采工作時,開挖的面積往往是非常大的,而如果開采礦層上面還有一個覆蓋層,那么在挖空了覆蓋層的下部后,覆蓋層的泥土就會失去緊實度,變得松散,進而造成表層土向下滑動,形成土質滑坡。另外很多礦產企業在開挖礦產時對剝離的表土沒能夠很好的進行處理,而是隨意的進行堆砌,久而久之,隨著開挖面積和工程的不斷擴大,堆積的表土就會越來越多,慢慢的這些堆積的表土就會形成一個沒有穩定性的堆積體。而這些堆積體是沒有經過處理隨意堆積的,穩定性上沒有保證,加上礦產企業在開挖礦產時也無暇顧及這些堆積土的防護工作,所以當有大暴雨的情況出現時,這些堆積土就會由于雨水的沖刷造成表層滑動,從而出現表層滑坡的現象。
在進行露天礦山開采工作時,土地上的植被會不利于開采工作的進行,因此在開采工作進行前會對土地植被進行一定程度的破壞,而土地植被被破壞后,礦區原有的生態地貌也就發生了改變。隨著開采工程的不斷擴大,被改變的原生態地貌面積也就越來越大,失去了植被保護的地表,固土保水功能就會大大降低,然后再加上雨水的沖刷,水土流失現象就會愈發嚴重,進而形成泥石流[1]。露天礦山的地勢環境較為復雜,日常對露天礦山地質環境的管理和維護難以落實,如果造成泥石流,不僅會給環境帶來傷害。
(1)露天礦山崩塌的防治措施。對露天礦山崩塌的防治首先應該從潛在的崩塌體開始抓起,即對潛在的崩塌體因素進行徹底消除,以免后患無窮。而崩塌體一般分為三種規模,首先是規模比較小的潛在崩塌體,這種崩塌體可以采用人工清除的辦法進行解決。其次是規模中等的潛在崩塌體,處理這種規模的崩塌體可以在坡腳和半坡合適的地方做落石平臺或者防護網等,這樣當崩塌體發生崩塌現象的時候就能夠給予它們一定的阻力不讓其一直崩塌下去。最后對規模較為龐大的崩塌體,人工是很難對其進行清除的,因此可以采用控制爆破的方法對這些崩塌體加以控制。
(2)露天礦山滑坡的防治措施。露天礦山滑坡的防治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土質滑坡的防治,二是巖質滑坡的防治,三是截排水工作。
土質滑坡防治的過程中,如果是由于人工開挖然后形成覆蓋層導致的土質滑坡,那么重力式抗滑擋墻則是最好的防治手段,而如果土質滑坡是中厚層的,那么抗滑樁則是最佳選擇。而對巖質滑坡的防治,則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對開挖臺階的高度和坡面角要嚴格按照礦產開挖的標準進行開挖,不能隨意的進行開挖工作。二是對高陡巖質邊坡應該采取措施對其進行鞏固工作,比如采用抗滑樁等[2]。
(3)露天礦山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泥石流是露天礦山最常見的地質災害之一,一般溝谷地帶是頻發高峰地。在治理泥石流的過程中,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保護露天礦山周圍環境的植被,確保泥土的穩固性,在進行礦產開采工程時,禁止過多破壞植被,必要時還要在植被被嚴重破壞的地區人工種植植被,以此確保生態環境的平衡和穩定性。二是對礦山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應該加以控制排放量,三是對固體廢棄物堆放較嚴重的溝谷地帶應該利用設備或者人工進行疏導工作,在岸坡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來確保其穩定性,不能讓其進一步發生垮塌現象。
(4)提高礦山開采技術。預防地質災害除了從災害的本身進行防治,對外在的因素也要進行考量。而礦山開采技術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倘若開采技術不夠成熟,那么對礦山的開采工作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于環境而言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壞。因此為了保證露天礦山地質災害不再發生,礦山開采隊伍在進行開采工作時要有一定的技術保障。為了能夠有良好的技術進行礦山開采工程,礦產企業首先要成立一個技術型的開采隊伍,然后定期的進行開采技術的培訓和學習。
(5)加強礦山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礦山在進行開采工作時,由于環境較為惡劣、工作艱辛,因此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所以礦產企業在進行礦山開采工作前,要加強“以人文本,以環境保護為重點”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為了做好礦山安全的思想教育工作,相關部門的領導應該要以身作則,然后對礦山開采的每一個環節過程都要派人加強管理,并在此過程中強調礦山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加強礦山安全意識的宣傳力度,定期對礦山開采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工作,使他們深刻認識礦山安全的重要性。
露天礦山地質災害不管是對環境還是對人們的安全而言威脅性是極大的,因此對其防治工作應該從源頭開始做起,其次在開采過程中要按照礦山開采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并在礦山開采的過程中加強監測管理工作。只有保證環境問題,礦山開采才能夠安全有序開展,進而減少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實現環境發展和經濟利益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