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 柔
近日,一則“部委局級官員建微信群被處分:群內互通政商信息”的消息出現在不少門戶網站上,引發不少網友熱議。
這則消息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網站“中直黨建網”,講述的是中直機關某部委局級干部董某濫用網絡“聯誼”群的反面典型案例。
2015年春節前,董某召集在京工作的本省老鄉聚餐。其間,經董提議創建了“在京老鄉精英會”微信群,董自任群主。此后,董以老鄉中的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和較成功的商人為主要對象,不斷擴大該群規模,使群人數最多時達到400多人。為提升群活躍度,董積極組織線下聯誼活動,并被推舉為線下活動秘書長。董指定3名年輕群員擔任秘書長助理,規定全群性線下聯誼每年組織1-2次,小范圍聯誼或聚餐則因人因事隨時安排。從組群到2017年底,全群性線下聯誼已經組織4次,小范圍聯誼或聚餐則不計其數。董號召“有事找群員”,群內成員利用該平臺互通政、商信息,一些領導干部為群內商人介紹工程項目等,一些商人則為領導干部提供各式各樣的便利和服務,有的甚至存在權錢交易現象。
董被追究黨紀責任。《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68條規定:“黨員領導干部違反有關規定組織、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等,情節嚴重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這些年,全國查處的黨員干部因網絡行為違紀的案件也不在少數。這其中,有的是因為在微信朋友圈妄議中央大政方針,有的是因為轉發淫穢圖片或視頻,有的是因為散布傳播謠言,有的是因為違規收受微信紅包,有的是因為用微信紅包進行拉票賄選,有的是因為泄露了國家和工作秘密,有的則是因為開網店做微商,等等。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東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長吳某,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一篇文章,并發表評論公然否定“一國兩制”。隨后,其觀點被大規模轉發,在當地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吳某也因“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受到紀律處理。
近年來,各地還查處多起發放微信紅包賄選的案件。比如,廣東省河源市仙塘鎮古云村黨支部書記李某,就因在黨支部微信群里給41名黨員干部發放數萬元微信紅包涉嫌拉票賄選,被立案調查。
黨員干部究竟該如何使用微信?多地、多部門為黨員干部在微信上的言行劃下了“紅線”。
2017年6月,天津市委組織部制定了《部機關黨員干部使用微信“十嚴禁”行為規范》,其中明確提出了嚴禁利用微信群編織“關系網”等。浙江省委辦公廳也發布“黨員干部微信微博行為十條戒律”,其中包括“不以任何形式進行拉票賄選”“不違規收受微信紅包”等。
此外,遼寧省遼陽市、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等也出臺了類似規定。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教授吳輝認為,一些地方和部門制定黨員干部使用微信的規定,實際上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化措施。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認為,一些規定來源于實踐,具有“問題導向”。他建議其他地方在制定類似規定時,應有個歸口的部門,易于組織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