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民富園小學 邢小愛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習作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學生怕寫作文,老師怕教作文。縱觀習作教學的現狀,問題不得不令人憂慮:“假”,說假話,寫假事;“大”,小孩說大人話,無童心童趣;“空”,泛泛而談,不實在具體;“抄”,東一段,西一段,拼湊現象嚴重,甚至整篇抄寫別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里走出來的。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大語文觀”提出,引導語文教學走出課堂,作文教學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共建、共享的特性,科學的運用信息新技術,開辟習作園地,為學生創造一個自己的習作平臺,使學生能自主的寫作,自由的交流 ,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訓練學生的搜集、整理、交流、提取信息的能力,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
公眾號的運用,讓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僅僅局限在有限的課堂四十分鐘內,而是延伸到課外無限的空間中去,在網絡上進行寫作、學習、交流、分享,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引導學生完成從說到寫,從段到篇的過渡,讓他們體驗習作的快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點然學生的創作的熱情,培養審美情趣,提高習作能力。
我建立了名為“花兒開啦”的微信公眾號,名字有兩層含義:其一,讓學生妙筆生花,盡情享受寫作的樂趣;其二,讓學生童年如花,人人展示獨特的美麗。根據教學實際,將公眾號劃分為習作秀場、點石成金、班級展臺三大板塊。習作秀場板塊下設有媒體發表、筆尖飛舞、尖尖小荷三個子菜單;點石成金板塊下設有方法指導、佳作評析、問題診療、家長信箱四個子菜單;班級展臺板塊下設有花開有聲、親子同題、主題活動三個子菜單。板塊、菜單的設置,分別關注課內外習作方法指導、家庭教育輔導與學生佳作評析等信息,內容明確,層次清晰,一目了然。
1.習作秀場
(1)媒體發表
班級學生至今已有四十多篇習作在徐州日報、都市晨報、彭城晚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當學生拿著發表的作品向老師和同學展示時,別提有多高興了。作為語文老師,我把學生每一次發表的作品(報刊、雜志)都進行了收藏。但是,如何讓班里的其他孩子和家長都能讀到發表的作品呢?我把作品按照日期進行了整理,拍照、排版,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定時推送,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和家長讀到這些優秀的作品了。
(2)筆尖飛舞
不可能每一個孩子的作品都在媒體上發表,不管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課外的小練筆中,都涌現出許多優秀的作文,這里刊登的是沒有機會在媒體上發表但是非常優秀的習作。
(3)尖尖小荷
學生寫作水平有高有低,為了激發普通學生和后進學生的創作欲望,增強學生自信心,鼓勵他們觀察生活,認真習作的創作熱情,特開設這一專欄,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教學中,我及時捕捉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哪怕是一兩句或一個片段,努力挖掘出來。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心觀察、體味生活,勤于積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就一定能寫出好的作文。
2.點石成金
(1)方法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點石成金意在發揮教師在習作教學中的指導作用,教師從習作類型、結構和寫作過程分別給予一定的方法指導。教學中我精心制作習作教學PPT,如寫人習作指導、敘事習作指導、想象習作指導、狀物習作指導,分門別類,從不同角度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2)家長信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總會遇到了一些困惑,有家長反映孩子很喜歡看書,一本書幾個晚上就能看完,但一到寫作文就不知道怎么下筆。像這樣類似的問題有很多,家長可以在這里向大家傾吐出來。老師和其他的家長就這一問題在留言上進行交流、討論,暢所欲言。老師結合教育經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家長也紛紛獻計獻策,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我還邀請了一些學習習慣較好的學生家長,介紹自己的育子經驗,交流自己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寫作、愛上學習的成功經驗。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促進孩子的快樂成長。
(3)佳作評析
精妙的評語,往往能喚起學生的習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學生讀書較多,寫作中能恰當地引用古詩文、名言警句,評語中我送上一句:“你真是一位小作家,能恰當的引用古詩文和名人名言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再如,“細致的內心活動描寫,巧妙的前后照應,證明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我仿佛已經看到一位偉大的作家即將誕生。”這樣的評語,既肯定了學生對習作技巧的靈活運用,又使學生體驗到習作成功的愉悅與滿足,從而激發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借助微信公眾平臺,教師把突出的優秀習作精選出來,結合教師精準的評析,無疑為更多的孩子指明了習作的方向,也讓更多的學生從他們的習作中吸取前進的力量。
(4)問題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