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江西南昌 330201)
江西婺源作為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游縣,地域文化和旖旎的自然田園風光具有獨特的文化屬性,博大精深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極具地方特色。茶葉作為婺源主要的旅游產品或禮品,品種繁多,因此,以茶葉的包裝設計作為媒介來宣傳婺源的古村落文化,結合婺源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的開發,進而推動婺源茶葉文化的發展,改善當地茶農的收入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1]。
婺源地處贛東北,與皖南、浙西毗鄰,屬三省交界處的綠色明珠,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婺源古村落歷經千百年的發展,積淀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主要概括為村落文脈、人居文化、宗族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四個方面的內容。例如,村落的歷史淵源、民風民俗、民居特色、革命斗爭、自然環境、文物古跡等方面,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對現代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尤其對茶葉包裝設計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第一,村落文脈。一般指的是村落中的先祖,亦或是與該村落有密切關系、有威望的名人及其思想體系,是古村落文化的靈魂。“人文先祖”被后人認定為一種宗族榮耀,將先祖的思想作為自己為人處事之道,不斷傳承發揚,逐步形成為該村落特有的文化脈絡。其中,還包括名聲顯赫的文人、文化成就,以及培養宗族后人的相關團體機構和宗族中杰出人物的表彰等。
第二,人居文化。主要是通過村落的地址選擇與格局、民居風格與功能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聚落空間形態以及蘊含的人文理念。村落選址的風水理論依據,主要來源于傳統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祈福夙愿與哲學觀念的結合。現存的婺源古村落往往帶給我們這樣的印象:枕山抱水,徽派村落民居沿著溪河兩岸蜿蜒而筑,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橋或木橋,田園被樹木所環繞,漫山遍野的梯田油菜花等,山光水色與古民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第三,宗族文化。宗族也稱家族,宗族作為傳統的社會組織,聚居是基層組織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從而使得宗族文化在村落中不斷聚合,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村落的社會結構。宗族祠堂是村落文化的集聚地,具有標志性建筑特色。作為村落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選址一般在村落的中心位置,并由內而外進行空間布局設計,反映了宗族的權力與信仰對村落家庭的高度聚合。其次,是宗族的規定約束。宗族作為傳統的社會基層單位,通過制定明確的族規來進行倫理自覺、規范表彰價值觀念,體現社會的風俗主流文化。
第四,民俗文化。古村落的民俗文化是村民日常風俗生活文化藝術化的歷史積淀,主要涉及飲食、歲時節令、節慶活動、婚喪嫁娶、禮儀、服飾、手工藝以及戲曲等方面。古村落的民俗風情是人們日常生活行為及觀念的體現,是一種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2]。例如,婺源儺舞的表演動作十分豐富,分為單人舞、兩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開天辟地》中的“辟斧”“磨斧”“拗斧”,《太陽射月》中的“單摸胡”“摸胡點”“雙摸胡”等都獨具一格,遺留著夸張簡練、古樸粗獷、生動傳神的特殊風貌,動作多表現為屈膝下沉、挺腹含胸、順拐等形式,給人呈現出一種梗而不僵、沉而不懈的特點。
具有婺源古村落文化元素的茶葉包裝設計,要合理選擇并善于應用地域性材料,加強地域文化的體現,為茶葉包裝設計增加地域文化亮點,提高婺源茶葉的品牌知名度[3]。例如:象征強勁生命力的藤條;象征健康長壽的葫蘆;象征民族氣節、淡泊名利、清雅高潔的竹子;象征清凈、脫俗的荷葉;體現古樸、粗獷的麻布等等。其中,竹子、麻布、松木等,在包裝材料設計中的應用,深受消費者偏愛。婺源古村落的地域性包裝材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純天然材料,如藤條、松木、竹子等;另一類是經過加工的材料,如苧麻夏布、竹編、民族飾品、陶塑品等。只有徹底了解地域性包裝材料的文化寓意,合理地將地域材料特性與茶葉包裝的基本屬性相結合,才能更好地設計出富有地域文化的茶葉包裝,讓地域性包裝材料成為提升商品附加值的有利因素。
“綠、紅、黑、白、黃”五色點染,千年古縣婺源的輪廓呼之欲出,婺源地區的民俗色彩也是婺源古村落文化元素中的一部分。婺源之“綠”主要是指當地名茶“婺綠”以及青山綠水間的自然景觀;婺源之“紅”在于其獨有的中華荷包紅魚以及深秋季節的紅楓;婺源之“黑”專指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龍尾硯;婺源之“白”,是指果白如雪的江灣雪梨,主要寓意當地的物產豐富;婺源之“黃”,在于三月金燦燦的油菜花海,這些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顏色被作為地域經典特色元素廣泛應用于茶葉包裝或其產品設計之中。又因為婺源地區地勢以山地為主,生活相對單調,居民比較喜歡紅、綠等一些極鮮亮的色彩。對比強烈、顏色絢麗的織錦、繡花鞋以及民族服飾等,都是色彩應用借鑒的典型案例。例如,將婺源古村落民俗文化中的色彩語言巧妙地運用到茶葉產品包裝設計中,結合色彩的強烈對比和圖形的不同形狀,實現畫面色彩的和諧統一,可以帶給消費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濃郁的民族文化感。
第一,合理運用古村落文化圖形。婺源古村落文化歷史悠久,風俗眾多,許多吉祥寓意圖案流傳至今,如木雕、石雕、磚雕的“鰲魚吐云”“龍鳳呈祥”“鳳戲牡丹”“喜鵲含梅”等圖案和儺舞服飾圖案等,可以作為地域產品包裝設計的圖形元素[4]。這些圖案具有強烈的象征寓意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合理地利用這些古村落文化圖形元素,將它們作為茶葉包裝裝飾設計圖形,能夠讓商品包裝設計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特有的文化藝術特征,帶給消費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其包裝具有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雙重功效,提升商品的附加值。
第二,注重圖形多樣化應用。目前,婺源茶葉包裝的圖形表現形式大多以攝影實景圖片為主,表現形式過于單一。婺源古村落文化的茶葉包裝設計,應該在充分挖掘并合理設計應用婺源古村落文化圖形元素的同時,注重圖形的多樣化表現形式,使其包裝設計脫穎而出。如:傳統水墨畫風格、手繪、剪紙或版畫等形式的體現,使茶葉包裝設計的視覺效果豐富多彩,凸顯地域產品的個性。如茶葉包裝圖形的立體雕刻鏤空效果,打破了常規的平面圖形表現形式,賦予了茶葉包裝的趣味性與藝術性。另外,采用傳統水墨畫風格與實景相結合的設計表現手法,輔以紅色印章的品牌名稱以及字體設計,使得整體茶葉包裝設計效果儒雅典致、清新脫俗,表現出濃重的茶文化氣息。
第三,特色景觀圖形的解構與重組。婺源有眾多的古村落旅游景點,如李坑、曉起、汪口、篁嶺等等,這些古村落的自然景點擁有很多獨特的形態,我們可以從原生態自然景觀中尋找地域產品包裝設計的靈感。另外,婺源古村落各景點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茶葉包裝設計可以借鑒古村落特色建筑物的局部或代表性景觀造型等,來作為婺源古村落文化的茶葉包裝圖形創新設計切入點[5]。在挖掘具有婺源古村落地域文化性的圖形設計元素時,可以合理采用解構、重組等設計手法,將其分解成紋樣、符號等進行重構,創作出新的設計圖形元素。例如,婺源古村落的徽派傳統人文景觀代表了徽建筑的文化特色,就是很好的設計運用素材。傳遞婺源古村落文化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樣的圖形與現代的包裝設計相結合,同時也是對包裝設計文化品位的一種升華。
從包裝設計的視覺角度來講,婺源古村落文化的茶葉包裝設計,除了色彩與圖形元素會對茶葉包裝的整體視覺效果產生影響以外,文字及造型設計的表現也顯得尤為重要。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文字除了可以標明茶葉的基本信息外,還可以更好地提升產品設計的外觀表現力。不同的字體造型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現,在婺源古村落文化的茶葉包裝設計上,要根據茶葉包裝設計的具體特征,針對產品的屬性、銷售對象等因素,并充分考慮到現代消費者的審美觀念來選擇及設計合適的字體[6]。借鑒中國傳統書法藝術,有意識地從傳統文字設計中吸收設計靈感,結合婺源古村落建筑圖形元素,使茶葉包裝設計具有深厚的古村落文化內涵。
在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古村落文化元素設計與應用,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關注以及消費者的青睞。通過傳統婺源古村落文化設計元素與現代茶葉包裝設計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提升茶葉包裝的藝術品位、文化氣息,滿足消費者的視覺藝術享受和精神需求,而且還提高了茶葉包裝設計的附加值,促進了當地茶葉產業的發展。制作精良、獨具地域文化色彩的茶葉包裝設計,不僅增加了產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而且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為區域性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