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4地質隊,安徽 池州 247100)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工程建設的損害程度,而且科學、準確的地質危險性評估能有效的避免環境地質的破壞。如何有效的進行地質危險性評估?本文通過從地質危險性評估的內容,我國水工環地質條件入手進行分析探討,最后得出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策略。其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策略包括地質環境的勘查、施工現場的勘查和水文環境的勘查,從以上三方面入手,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為工程建設以及地質環境的安全奠定基礎。
所謂的水工環包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而水文地質就是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工程地質是調查、研究、解決與人類活動及各類工程建筑有關的地址問題的科學,對場區和其有關的各種地質問題進行綜合評價、分析、預測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質條件可能出現的變化和作用,選擇最優場地,并突出解決不良問地址問題的工程措施,為保證工程的合理設計、順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環境地質就是利用地質數據和原理,解決人類占有或活動造成的問題。比如:地表侵蝕、礦物的采取等的地質評價。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對已有地質災害進行危險性評估。就是對所要評估地區進行危險性評價,其中包括對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類型,災害規模,其以往的地質災害發生時的規模與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總結,還包括其穩定狀態,和危險對象進行評估。著重對引起地質災害的決定性因素以及其他可能因素進行分析、總結,能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地質災害后的危險對象、損失情況有一定的預估掌握。第二個方面是對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以及工程災害本身可能遭受到的損害程度進行一個預測評估。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以及建設完成后對該地區的地質環境的影響,預測評估是否會誘發地質災害等,確保工程建設的安全實施,也能進一步有利的保護地質環境,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號召。第三個方面是進行綜合性評估,是指通過對現場狀況的分析、總結以及預測評估的綜合性評估,進行有效評估地質災害場區[1,2]。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水平在不斷的提高與進步,其中評估專業人員的思想領悟、專業技術等都在不斷的提高,但由于我國水電行業起步晚,其技術水平還是達不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因為專業知識以及技術不成熟,而導致評估難以得到質量的保證。
當前,我國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有三個等級,即為良好、較差和不良三個等級。而水工環主要包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其中工程地質的破壞力最為強大,而水文地質破壞一般就是人們不注重對水環境的保護,對地下水資源的變化不穩定,不利于工程的建設。其中環境地質的破壞也是造成地質災害的一大重要原因[3]。
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有效開展,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三個方面的評估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勘查水文是否符合工程建設條件,工程建設的是以條件等等,下面就從地質環境的勘查、施工環境的勘查、水文環境的勘查等三個方面入手,已實施水利施工的穩定進行。
(1)地質環境的勘查。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穩定、科學進行,首先應對地質環境進行科學的勘查,在勘查過程中,要注重科學有效的勘查方面,能較為科學的分析地質環境對地質災害的影響,以及在勘查過程中,要注重危險等級的科學劃分,使得企業能在工程建設中選擇適宜的施工環境,進一步確保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在勘查過程中,首先要先對勘查地區現狀進行分析。其次,要注重企業相關部門管理制度的完善,實現對工程建設過程的有效監督,以及實現對環境保護的強有力的保障。
(2)施工環境的勘查。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科學持續發展要對施工環境進行仔細、相對完善的勘查,分析施工環境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帶來的影響。施工環境的勘查應注重對施工原料、施工設備、施工環境保護等等進行仔細勘查分析。首先要注重施工材料的合理放置,在工程建設中,需要對材料進行整理、合理規劃其放置區域,一方面是有效的保護了施工環境,另一方面,也能節約工程材料。其次,還應注重施工技術的科學性和標準規范性,這樣才能有效的實現技術與材料同步進行,保證了施工質量。
(3)水文環境的勘查。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要注重對水文環境的勘查。在對水文環境進行勘查的過程中,首先要合理的規劃參考數據和評估的依據,以底下巖溶作為主要參考意見,再根據其他地下水的變化和現象,以及對地質災害造成的影響程度進行評判、估量,同時科學劃分危險等級并制定相應的危險預防措施,保證工程建設的安全可靠。且在后續勘查工作中更需要將以往已經出現的地質災害視為評估的重點,實現對潛在災害的有效排查。
現如今,隨著水利水電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普遍都得到了提升,但我們應該居安思危,水利水電工程的快速發展對水工環地質災害的影響成都也是越來越高,我們在注重經濟、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應注重環境、地質災害的影響,采取科學、眼睛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讓水利水電行業安全又穩定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