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皎,王杰
(1.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 手外4科,遼寧 沈陽 110024;2.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壓瘡患者的組織缺損是臨床常見問題,較淺的組織缺損通過換藥和清創有可能治愈,但較深組織缺損往往數月甚至數年不愈合。穿支皮瓣是近年來提出的新概念,是皮瓣移植技術又一新發展[1,2]。近年來,隨著對穿支皮瓣解剖的認識加深,穿支皮瓣開始得到重視并被應用于修復四肢、胸部及頭面部等創面。我科對一例壓瘡Ⅳ度患者予以穿支皮瓣修復,術后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 女,61歲,于2008年患視神經脊髓炎(德維克病Devic),腰部以下截癱,左眼瞼下垂,視力喪失,口服潑尼松治療,效果欠佳;患者骶尾部感染伴潰瘍形成,2015年4月外院治療3個月,感染加重伴皮膚缺損。2015年8月17日轉入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手外科繼續治療。入院時患者腰部以下截癱,骶尾部見一潰瘍創面,直徑10 cm,深達骶骨,內見炎性肉芽,可見竇道;追問病史20 d前于外院住院時發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診斷:Ⅳ度壓瘡;Ⅳ度壓瘡伴潰瘍形成;視神經脊髓炎(德維克病);雙下肢血栓形成。應用臀上動脈皮膚穿支皮瓣修復創面。
患者長期臥床,壓瘡久治不愈,并且視神經脊髓炎是臨床上難以治愈的疾病,病程長,易復發。患者伴有發熱、偏癱、雙目失明,嚴重破壞了患者生活模式及生活規律,對患者的心理創傷較大。護理人員應給予語言鼓勵,消除其恐懼、焦慮感,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在積極氣氛中以樂觀的態度接受治療。完善術前常規檢查,用彩色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蒂部做明顯標記并予以保護,做好供區皮膚的護理[3]。做好術區及皮瓣供區備皮、清潔工作,排除供區皮膚病及潰瘍性創面,確保供區皮膚完好。
因患者持續發熱,按醫囑給予退熱藥并及時給予物理降溫,按醫囑補液。
⑴術后補液。應根據尿量、血流動力學指標、中心靜脈壓、脈壓等來調配輸液量、速度及液體成分比例,避免出現水中毒和電解質紊亂。⑵密切觀察患者全身皮膚黏膜有無異常出血點及創口邊緣滲血情況,及時發現由于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引起的出血反應。⑶鼓勵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定時翻身扣背,預防肺部并發癥。⑷患者術后絕對臥床休息10d。⑸皮瓣局部用60W烤燈照射保暖,燈距30~40cm。絕對臥床可保證吻合口的張力,利于吻合口的愈合。防止因活動而引起血管痙攣,因痙攣易造成血管栓塞,影響皮瓣成活。⑹術后予俯臥位、側俯臥位交替進行,極度不舒適時可給予仰臥位,但要避開穿支皮瓣蒂部受壓,以免影響皮瓣血運循環。⑺病室準備。室內禁煙,室溫保持在22℃~25℃,濕度60%,定時通風,限制探視。
穿支皮瓣是指僅以管徑細小的皮膚穿支血管(穿過深筋膜后口徑仍≥0.5 mm)供血的皮瓣,屬軸型血管的皮瓣范疇[4]。術后嚴密觀察皮瓣血運情況,皮溫、張力、毛細血管充盈情況及敷料有無滲出。術后前3d每0.5小時觀察1次,如皮瓣情況良好,3 d后改為每2小時觀察1次。在自然光下皮瓣正常時顏色紅潤且多略腫脹,若發現皮瓣顏色由紅潤變蒼白,皮溫下降,張力低,毛細血管反應變慢或消失,提示動脈危象。如皮瓣顏色變暗紅、紫紅或暗紫,皮溫正常或偏高,皮瓣張力增高,腫脹明顯加重,則提示靜脈危象。應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穿支皮瓣顏色較傳統皮瓣色淺,術后3日內皮溫略低屬于正常現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擠壓、折疊、扭曲、堵塞,以保證引流通暢,并觀察引流液的量、色,記錄引流是否有效。
注意觀察傷口滲血情況,保持敷料干燥整潔,包扎完好[5]。觀察切口敷料是否松脫,注意及時更換敷料。避免出現創緣皮膚濕疹,并囑患者家屬幫助患者保持床鋪及創面敷料的清潔、干燥,避免大小便的污染,出現不適反應后及時向醫護人員匯報。
本例患者經雙下肢靜脈彩超示右側腓靜脈血栓形成,給予口服華法林鈉片5 mg,1次/d抗凝治療。囑患者臥床休息,禁止按摩患肢,注意保暖,避免碰觸患腿及在患肢進行靜脈輸液或物理治療,每天注意觀察患肢皮膚溫度變化,測量肢體圍度并記錄。
因德維克病需用大劑量激素治療,所以在服藥期間,除觀察藥物療效外,應督促患者按融按量服藥,根據病情及醫囑逐漸減量。密切注意激素治療的副作用,如高皿壓、消化性潰瘍等。
患者視力障礙影響其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及判斷,易發生碰傷、墜床等意外。故病房保持布局合理、光線充足、生活必需品放在固定、易取位置;環境安靜,地面清潔無積水,床兩側有防護欄,呼叫器放在手邊,有條件者安排在單間病房。
對于骶尾部巨大壓瘡患者,應首先清除創面,保持其清潔干燥,其次可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觀察并記錄其恢復情況,一旦發現創面顯著縮小、壞死組織清除干凈、新鮮的肉芽重新長出等現象后,可進行Ⅱ期皮瓣修復。相對而言,采用穿支皮瓣修復骶骨尾部壓瘡,臀部外形好,皮瓣耐磨強度大。且手術可操作性較強,不良反應較小,是當前較為滿意的治療方式[6]。但穿支皮瓣對血管吻合技術要求高,加上骶尾部創面滲血較多,很容易發生血腫并壓迫和刺激血管引發痙攣,所以應按照顯微外科手術對待。本例經有效治療及精心護理,患者壓瘡創面已修復,無肺部感染發生。
本例患者因腰椎以下感覺喪失未給予止痛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