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

01
馮唐寫的《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
這段時間在朋友圈廣為流傳。
于是很多男人開始對號入座,
生怕自己變成了馮唐說的中年猥瑣樣:
“我一定不能成為胖子。”
“我一定不能當眾談論性。”
“我一定不能成天臟兮兮。”
受馮唐此文之影響,
有人又炮制了《如何避免成為一個肥膩的中年婦女》,
于是很多女人開始對號入座,
生怕自己變成了文中說的中年猥瑣樣:
“我一定不能成為肥膩的胖子。”
“我一定不能當眾吐槽老公。”
“我一定要交一兩個男性朋友。”
接著,又有人寫了《比油膩中年男更可怕的是,是成為這種男人》。
隨后,又有人寫了《比油膩中年女更可怕的是,是成為這種女人》。
一堆男男女女看見這樣的文章,
于是又開始焦慮和煩惱起來。
02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患上了敏感癥。
你本來活得開開心心的,
但手機上突然有很多文章告訴你:
《情商比你的智商更重要》,
《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于是你著急忙慌地要提高情商。
你本來活得幸幸福福的,
但手機上突然有很多文章告訴你:
《有趣,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有趣,是一個人最頂級的魅力》,
于是你著急忙慌地要讓自己變得有趣。
你本來活得舒舒服服的,
但手機上突然有很多文章告訴你:
《人脈就是錢脈》,
《人脈的流向決定命運的走向》。
于是你著急忙慌地趕著去社交。
…………
朋友圈一有風吹草動,
你就敏感起來,然后開始焦慮,
生怕自己被這個時代所落下。
03
其實幾乎所有焦慮都是自找的。
大家都讀過悲劇《俄狄浦斯王》吧:
忒拜國王拉伊俄斯去求神諭,
神諭告訴他:
“你命中注定會死在親生兒子手上,
你的兒子還會娶你的老婆他的母親為妻。”
為避免神諭成為現實,
拉伊俄斯在兒子俄狄浦斯出生后不久,
就刺穿了他的雙腳,將其棄于荒野。
一個牧羊人在野外發現了俄狄浦斯,
將他送給沒有子嗣的科任托斯國王當了兒子。
18歲那年,俄狄浦斯成年后,
從神諭得知自己將“殺父娶母”,
他害怕極了,趕緊離開了科任托斯。
在流浪途中,在一個三岔路口,
他與一個老人發生了爭執,
俄狄浦斯難抑憤怒,刺死了老人,
這個老人就是微服出訪的忒拜王,
俄狄浦斯真的殺死了自己的生父。
在前往忒拜的途中,
俄狄浦斯遇見了獅身人面怪物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在忒拜興風作浪,
忒拜人民想除掉它卻無計可施。
還是俄狄浦斯聰明,
他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謎語,
斯芬克斯一氣之下,跳下懸崖摔死了。
于是,忒拜人民擁戴俄狄浦斯做了國王,
按照傳統,俄狄浦斯娶了忒拜寡后為妻。
這個寡后,就是俄狄浦斯的生母。
神諭所預言的,就這樣變成了現實。
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呢?
因為我們生活中存在太多俄狄浦斯式悲劇。
社會學家默頓由此提出了一個著名概念——自證預言。
何為自證預言?
“就是預測本身恰可以促成被預測事件的發生。
而如果不曾被預告過,
這樣的事件就根本不會發生。”
很多時候,人類的苦難與悲劇,
就是這樣被預言出來的。
忒拜王拉伊俄斯開始與命運抗戰,
而悲劇也從這一刻開始上演。
我們的生活原本也不存在這樣危機那樣危機,
當你從手機上看到這些危機并決定擺脫它時,
危機便真的誕生了。
04
我喜歡講一個修行的故事:
明慧和尚在深山修行。
每次打坐快入定時,
他就會遇到一只大蜘蛛來搗蛋,
從而無法安然入定。
明慧十分苦惱,便向師傅求教。
師傅說:“你拿一支筆,等蜘蛛出現時,就在它肚子上畫個圈,看看它是何方怪物。”
再次打坐入定時,蜘蛛又來了。
明慧便用筆在蜘蛛肚子上畫了個圈。
畫完蜘蛛就走了,他也安然入定。
可明慧出定后一看,
發現那個圈竟在自己肚子上。
這就是佛家所說的“魔由心生”。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世上哪有這么多那么多危機,
所謂的危機,絕大多數都是自找而已。
少關注手機,就什么危機都沒有了。
所以我說:少看手機是最大的閉關。
05
少看手機會死人嗎?
死不了。
余秋雨上《開講啦》時提到一件事:
有幾年,他忙著尋訪世界古文明遺址。endprint
快走完的時候,一家傳媒老總很感動,
對余秋雨說:“最后一站,我來陪你吧!”
“好啊!”余秋雨答應了。
尋訪古遺址,余秋雨相當于離開了社會,
又不能看電視,又無法看報紙,
他完全不知道這幾年世界發生了什么,
于是對傳媒老總說:“給我補補課吧。”
老總只花了不到十分鐘,
就把這幾年世界發生的事情講完了。
余秋雨問:“就這一些?”
老總說:“就這一些。”
余秋雨問:“那中國呢?”
中國這幾年發生的事,老總只講了五分鐘。
老總看著余秋雨失落的樣子,說了一句:
“秋雨,絕大部分事情發生后的第二天,我就連再講一遍的興趣都沒有了。”
余秋雨聽著這句話,心里暗自慶幸:
“我這幾年不管不顧,看來并沒損失什么啊。專注于喜歡的事情,反倒收獲了很多快樂。”
其實,真的就是如此:
不要看手機上整天充滿危機,
其實你不管不顧、不理不睬,
一點損失都不會有。
06
一位高中同學過得非常忙碌。
因為她非常喜歡關注別人。
看到文章說情商太重要了,
她就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提高情商。
看到文章說有趣太重要了,
她又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讓自己變得有趣。
她說:“如果我不關心這些,怕落伍于這個社會。”
結果呢,她把生活過得一團糟。
另一位同學卻過得很“閑”。
當大家都在熱議如何提高情商時,
她正在廚房為老公做生日蛋糕。
當大家都在熱議如何變得有趣時,
她正坐在窗下做手工。
翻看她微信,發現在任何話題面前,
她都沒有發表過一句看法,
微信里,全是她愛做的事、要做的事、已做的事。
但她卻是單位里公認的最會生活的人。
有一次,我們問她生活的秘訣。
她說:“很簡單,不要過度關注別人。與其一有風吹草動就靈魂出竅,不如腳踏實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喜歡埃默里大學教授馬可的一句話: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
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99%的事情,
對于我們和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人生中的絕大多數焦慮,
都是因為心不清靜引起的,
心定治萬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