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龍德
在十九大報告的眾多對外開放舉措里,“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這是繼“一帶一路”倡議后,我國加強外貿而推出的又一重磅戰略。對于造船業來說,此舉的聚焦點是:其在拉動港口物流、提高船舶進出自由度的同時,究竟能為造船業帶來哪些趨利影響?
自由港是自貿區的升級
自由港并非我國首創,世界早已有之。目前,著名的自由港有中國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等。自由港是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區,是指設在國家與地區境內、海關管理關卡之外的允許境外貨物、資金自由進出的港口區。在自由港里,海關一線真正放開,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了入港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和一線申報手續,對進出港區的全部或大部分貨物免征關稅,并且準許在自由港內,開展貨物自由儲存、展覽、拆散、改裝、重新包裝、整理、加工和制造等業務活動。此外,外國船舶可自由往來自由港。
自由港的最大特點就是“區內高度自由”,也就是說:院子前門打開了,企業進門不需要再繳納任何費用,區內商品也由原來單一的成品進出口變成了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銷售等產業鏈的全配置。
自貿區雖然豁免了關稅,但貨物在區內的流動仍受約束,這就給發展轉口貿易等業務造成了障礙。自由港因為不用報關、不完稅而保證了轉口貿易不受限制。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將促使金融、服務業等領域更高層次、更大力度開放,形成更高程度的資源優化配置,也有助于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也表示,從自貿區到自由港,帶來的將是更高形式的自由貿易和投資,有助于帶動貿易往來,激活和拉動更多產業發展壯大。
目前,中國內地還沒有自由港,但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制度完善、發展成熟的自由港,值得我國在未來建設內地自由港時重點借鑒。
造船業將迎多重機遇
自由港不僅促進航運物流的發展,而且對造船業的積極影響也不可低估。眾所周知,自由港是自貿區中的自貿區,是更高開放度的自貿區。它首先擁有自貿區對造船業的利好,如船企可享受出口退稅和關稅增值稅“免抵退”等優惠、有利拓展客戶群、規避幣種結算風險、通過區內成立服務性公司有助國際化服務提高和造船需求提升。而自由港利好造船遠不止這些,因為由它產生的離岸貿易、離岸金融將推動更大的航運貨物量和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概括說,離岸貿易會把別國的潛在貿易吸引進來,從而帶動倉儲物流產業和分撥運輸業;離岸金融則會促使資金流動便利、本外幣一體跨境資金服務優化、跨境人民幣產品創新加強和金融機構加快境外融資創新等。這樣就必然會帶動國際融資租賃、國際船舶登記和國際中轉,對造船業也會起到直接或間接的助推作用。新加坡自由港的發達的航運服務就是一個范例:該港大幅減免航運企業和航運服務業的稅費,匯集了航運交易、船舶經紀、航運資訊、船舶維修和海事培訓為基礎的完整產業鏈。如果我國未來在內河建立自由港,自然會增加內河航運需求,這對國內船企當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事情了。
自由港還是制度的自由,正如有關人士表示:“要讓巨大的貿易量產生巨大的附加值,并且把附加值留下來。”不難預料,自由港在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可能在制度、機制、管理等方面激發造船業創新也是一個倒逼。
多地籌劃搶先機
隨著自由港戰略提出,我國包括上海、天津、廈門、舟山、西安、廣州等地都開始醞釀籌劃建設自由港,以謀取發展先機。從進度來看,上海無疑走在了前面。上海自貿區經過4年多發展,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負面清單等措施也經過了實踐檢驗,奠定了建立自由港的成熟條件和先機。
今年3月,國務院在《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明確提出要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上半年,上海就提出要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由貿易港區”。日前,該市已將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方案報送至國家有關部委征求意見。上海無疑是萬事俱備,用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的話就是“最終方案必須經過中央批準后實施”。最近,由上港集團、振華重工共同打造的世界最大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第四期自動化碼頭開港,也為其加分不少。
從目前情況看,上海率先在中國內地建立自由港可能性最大。不過其它城市像廣州、舟山也有機會,畢竟自由港升級的“紅包”并不是唯一。就像自貿區在上海之后的3年多時間里批準了3批,形成了目前的“1+3+7”共11家格局。有專家表示,自由港的建立估計也會參照自貿區做法,考慮分批次逐漸落實。
船企應怎樣對接自由港戰略?
不管怎樣,中國內地成立自由港已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對于造船業則是如何去擁抱自由港的到來?怎樣才能從這個巨大蛋糕中分到一杯羹?為此,編輯特提幾點膚淺建議,以期能為行業帶來一點啟迪。
1、船企應未雨綢繆地關注和研究自由港特別是金融政策,為企業未來對接自由港在融資、匯率和關稅等方面搶得先機。
2、加強與造船發達國家交流合作,在走出去的同時積極引入先進適用技術、設備和優秀人才,以推動產業向中高端升級。
3、打造前瞻性戰略目光,積極介入有望升級自由港的自貿區建設,如注冊成立研發中心或服務公司等,以便屆時快速打通自由港在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的優勢通道。
4、構建上下游產業合作,加強港口航運船舶建造技術的領先研發,爭取日后在蓬勃發展的自由港經濟中獲得更多造船訂單。
如果說擴大開放是一場東風,那么自由港就是造船業的一個發展風口。自由港,希望中國造船業借助這個新時代風口實現更高的騰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