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推動制造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座談會,提出我國要著力營造有利于制造業提質升級的環境,在落實好已出臺各項減稅降費措施的同時,進一步研究促進制造業升級的財稅政策。
會議指出,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制造業仍處在國際分工的中低端,大而不強等問題突出,推動制造業提質升級任務緊迫。我國要以“中國制造2025”為抓手推動制造業提質升級,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和工藝,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促進制造業升級的財稅政策。
今年6月份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便提出,我國還要取消和下放一批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簡化審批程序,促進制造業創新和提質。此次會議指出,經過多輪改革,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已從最初的487類縮減到目前的60類,我國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壓減生產許可。對能通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保障質量安全的輸水管、蓄電池等19類產品取消事前生產許可;對產品質量較穩定,但與大眾消費密切相關、直接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電熱毯、摩托車乘員頭盔等產品,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實行強制性認證,不再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經上述調整后,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將減至38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