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有所發展。美術課作為美育的基礎,其重要地位不可忽視。要想開啟成功課堂,進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一個良好的課堂導入便不可缺少。簡要談了初中美術課堂的導入方法。【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導入導入方法課堂導入往往只有幾分鐘或者幾句話,但教師應充分利用這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其求知的欲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做好一節課良好開端。那么,初中美術教師應怎樣進行課堂導入呢?一、利用視覺效應進行課堂導入美術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一門視覺藝術,若教師利用視覺進行課堂導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學習“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與文化價值”這一內容時,筆者便將中國美術的發展歷程給學生用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讓他們感受中國美術的發展以及其巔峰時期的巨大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我國的美術發展史便有了大概了解,也有了進一步探索美術知識的欲望,然后,筆者再開展新課,通過講解相關知識鼓勵他們去發現中國美術的藝術價值。再如,學習“中國的民間藝術”這一內容時,展開新課之前,筆者給學生播放了有關“蘇繡”“蜀繡”等的發展歷程及其主要特色;另外,還將我國其他地區的民間藝術像天津地區的“楊柳青年畫”、產于陜西鳳翔縣的泥玩具“掛虎”給他們展示出來,如此一來,學生們便能在直觀了解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通過“看”能帶給學生較為強烈的視覺沖擊,能迅速拉回他們的注意力,這就為進一步展開新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利用聽覺效應進行課堂導入美好的事物總是相通的,音樂與美術作為兩種相通的藝術形式,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利用“聽”來導入新課。如,學習“讀書與藏書”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筆者便給學生播放了周子雷用塤演奏的純音樂《千年風雅》,這首曲子在演奏者婉轉的曲調中敘述著人世間的風情雅韻、透徹透底,訴說著中華民族的千年風雅,而塤以其渾厚、低沉、深邃、悠遠、寬廣的特點讓聽者撫今追昔,產生無限遐想,從而進入一個深遠幽思的意境。跟隨著這首曲子,學生自然能迅速融入課堂,進而更好地徜徉在我國豐富的藏書之中。再如,“豐富多彩的現實多種多樣的表現”這一章節的內容多偏向理論,教師在課堂上單純講解知識,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走神或者昏昏欲睡的情況,那么此時教師便可播放一些較為激昂的音樂,像貝多芬較為經典的鋼琴曲目,以起到在開展新課之初便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如此一來,便起到了良好課堂導入的效果。合理利用音樂進行課堂導入,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激起學生繼續學習的欲望,進而幫助他們迅速融入課堂學習。三、利用詩歌進行課堂導入詩歌以其朗朗上口的特點博得大眾的喜愛,因此,教師可結合與課本知識相關的詩歌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在體會詩歌語言美的同時,迅速回歸美術課堂。學習“中國的民間藝術”這一內容時,筆者首先給學生念了這樣一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并讓他們猜測詩句中包含的是我國哪一種民間藝術?然后又給他們展示這樣一句詩:“樓金做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讓他們揣測這句詩又包含了哪種民間藝術?通過討論之后,學生們能夠猜出“新桃”與“剪彩”肯定是表示民間藝術的詞語,但他們無法準確表達其名稱,這樣就激起了他們學習本節課內容的興趣,進而愿意去學習“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相關知識;之后再學到民間刺繡的知識時,他們還能念出像“領上蒲桃繡,腰中合歡綺”“翡翠黃金縷,繡成歌舞衣”這一類贊美蘇繡的詩句,進而更好地欣賞中國民間藝術。利用詩歌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應開門見山的、直接用詩詞來描繪本節課要講的內容,讓學生在詩歌中開始學習相關知識,如此一來,將詩歌還原成具體、立體的形象,便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了美的熏陶。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自然能夠更好地感知美術的魅力。雖然我們常說“教無定法”,但多年的教學經驗證明,一個良好的課堂開端,能夠帶來高效的教學效率,所以教師應高度重視課堂導入,結合初中美術的學科特點以及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出合理的課堂導入。創造一個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很多,但課堂導入在其中卻占據了較為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師在每節課開始的時候,就應能掌控全體學生的情緒,充分調動其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使他們以更加活躍的狀態持續投入到整堂美術課的認真學習之中。鑒于此,初中美術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將中學生的性格特點作為切入點,設計適合初中美術課堂的導入法,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參考文獻:[1]袁莉,華章.巧妙導入,激發興趣——淺談初中美術課的導入設計.2013.[2]杜娟.淺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導入[J].新課程學習,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