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海
【摘要】職教學校的教學在不斷改革發展,職校學生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學生能力有限,真正學好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學生也有限。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有效進行計算學習的方法,在當前的計算機教學進行大膽的改革,培養出優秀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為就業打好基礎。【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教學改革主體作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將來的就業服務。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成為了師生教與學的主導,從而產生了專業優先、技能領先的教育指導思想,使得計算機成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職校的學生具有與普通高中有本質區別的特點,所招的學生大多數是沒有考上高中,其學習基礎較差,他們來到職業學習并選擇了計算機專業,說明對計算機具有濃厚興趣,并寄予計算機以厚望,希望畢業后憑借自己的計算機能力找到如意的工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終能成功地學好相應計算機技能的并不多。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正確引導,在教學中逐漸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并把這種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讓他們在有限的幾年內牢固的掌握相關專業技能,這是教師在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所重視的。那么,作為一名職校的計算機教師,如何才能做好計算機教學呢?一、發揮學分制功能,加強計算機課程改革1.學分制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職業高中動作學分制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學生制有效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從整體上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所以,學分制具有很大的優點。我們在課程改革時,要加強對必修課、限選課、任選課三種課程的改革,讓學生對計算機課程有著充分的認識。2.課程體系突出就業的特點課程體系的設置要圍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也是教學的目標,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有著充分的認識。必修課、限選課、任選課三種課程安排要做到合理而科學,在幾年的學習生涯中,學生能學會基本的課程,完成學校指定的必修課堂,在自己適合的選修課范圍內充分學習,根據自己的基礎、特長和興趣進行選修,在完成學分的基礎上在更大的空間里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計算機課程在中等職業高中計算機課程中,多是以微軟的Office、永中Office、CAD、Flash動畫制作等應用軟件為教材內容。比如,微軟的 Windows系列等操作系統是計算機教學的主要內容,因為這一部分內容是其它計算機課程操作的基礎,只有學好了Windows系列才能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其它內容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注重理論講解和實踐的相結合的教學來處理一些問題,也就是說不能光讓學生上機而不講解,也不能極端地只講解而不上機操作實踐。筆者在計算機教學中得出經驗,認為計算機的理論課和上機課的時間比例大致應該為1︰1最為恰當。當然,在計算機教學的后期,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時,應該加大上機實踐的比例,甚至,上機與理論教學一體化,在上機的同時有理論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兩不耽誤。三、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功能輔助教學在計算機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做到精講多練輔助學生的學習。教師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優勢,在計算機教學中,制作課件或下載網上課件進行改進,把一些用傳統方法無法表達的內容或者學生不容易聽懂的內容運用形象的課件來表現出來,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理解生動的畫面,對難點有效突破,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其興趣,有效掌握知識。由于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這種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共性的內容講清,引導對學到的知識進行舉一反三的理解與運用,做到逐類旁通。四、培養學生的自我價值評價能力計算機課程學習起來非常枯燥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為了提高課程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教師們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計算機教學過程,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在特點,把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等融為一體,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好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比如,在學習Powerpoint、Flash、Frontpage等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在網上找一些與本內容有關的材料,制作成精美的課件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網絡游戲軟件、防病毒軟件、教學輔助軟件、E-mail電子郵件的收發等有關常用的內容,充分運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學會相應的知識與操作方法。重要的,當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時,要求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如果有問題,及時請教教師或者運用自己的方法加以改進,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學習目標。五、多渠道評價學生傳統教學中考是教師的法寶,分是學生的命根,這充分反映了傳統的考試已經給學生造成了學習上的壓力,我們在計算機考核時要大膽進行改革,在國家及有關職能部門規定的一些等級證書外,在學校還要運用一些靈活的方法來代替傳統的考試方法,不能讓以往的那種靠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的方法得逞,否則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也主動性。比如,在考核Powerpoint的知識掌握情況時,我們可以運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想結合的方法,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布置一些作業,就學生平時的完成作業質量進行評價,算作考試的一部分,當學期末,可以把分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在2~3小時的時間內上機操作,由老師提出考核求,并給學生一定的素材,讓學生制作出比如電子小報等為主題的頁面,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制作出自己的作品。考評老師要現場進行評價,不僅看課件的質量,還要看學生的制作技巧,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價,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進對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掌握一定的理論還要足夠強的技術才能為將來的打好基礎。老師要端正態度,認真教學,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計算機的學習。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增,而且視野得到開闊,有效提高專業水平。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提高教學,多觀察了解學生,看清楚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要善于總結學習的得與失,學會探究、學會探究,提高自己的學習創新能力。總之,在中職的計算機教學中,我們應該大膽改革,不斷探索與創新,優化教學過程。而且老師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計算機運用能與教學水平,為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而努力。參考文獻:[1]羅曉英.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8,(03).[2]蔡正紅.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措施[J].職教通訊,2007,(09).[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