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廷恩+魏邦吉
摘要:針對工業生產中具體存在的除塵、除靜電技術清洗效果不佳制作了一種高效的除塵除靜電清洗設備,將兩種技術相結合到一臺工作設備上,達到了高效、低成本的工作效果
關鍵詞:除塵除靜電;高效率;成本低
1.靜電在工業中的危害
靜電在生活中可謂是無處不在,它不止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手觸碰水龍頭時可能會感到刺痛感并聽到靜電荷放電的響聲,在工業生產中也隨處可見:許多工業設備如機械裝置和電子設備都存在受靜電困擾的現象。靜電在工業生產中雖然也可以被利用如煙氣管道中的靜電除塵、靜電植絨和靜電紡織技術[1],但它也會帶來許多危害。當電荷大量聚集并放電時,會產生強烈的脈沖電流,對電子元器件如半導體材料等產生影響甚至擊穿,影響其工作壽命;而且靜電還有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等,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因此,為了維護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安全,必須對靜電進行清除。
2.目前除塵除靜電技術現狀
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除塵和除靜電的技術,除塵技術大都是通過靜電來除塵,比如針對塑料制品在搬動、裝箱運輸時因震動、摩擦而產生的靜電荷,可使用靜電吹塵的方式吸附微小顆粒[2]。在食品包裝的清洗方面,也可以利用靜電本身來除去雜質[3]。而能高效去除工業生產設備的除靜電裝置及技術并不多。對于一些電子元器件,想達到除塵效果則必須人工處理,利用蘸取酒精溶劑的毛刷進行擦拭,嚴重影響效率和設備的正常作業。并且只能做到暫時除塵,并沒有除靜電,這使得一次清洗后不久,設備就會再次因靜電吸附灰塵的影響而產生新的積灰,不得不進行再次清洗。無形之中也增加了清洗的成本。
3.設備介紹
3.1組成裝置介紹
針對目前的市場技術現狀,我們設計了一種高效的除塵除靜電清洗設備。它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分別是:高壓發生裝置、除塵裝置、除靜電裝置、離子發生裝置和清洗裝置這幾部分組成。
3.2 工作原理介紹
首先使用除塵裝置,對設備表面的較大體積的雜質如一些氧化物進行清除,為接下來的操作創造較好的表面環境;接著通過高壓發生裝置產生高壓,使離子發生裝置(如離子氣槍)有足夠大的電壓擊穿從其中流動的空氣,產生尖端放電現象,將流經的空氣電離,使其成為高速的帶電離子氣流,攜帶大量的正、負電荷。當正、負電荷接觸到待處理表面時便會與其中和,使表面不帶電,僅剩下殘留在表面的油污等微小雜質;最后使用清洗裝置,針對不同工作環境下的設備表面具體情況,配合較好的有機溶劑清洗劑使用,由于有機溶劑具有揮發性好,溶解能力強的特點,可以短時間內迅速揮發,從而做到帶電清洗,從而保證了不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運行。
3.3 設備優點
3.3.1 工作效率高
普通的除塵清洗與除靜電是兩個并不相關的操作,且有些設備采用靜電除塵,這更為除靜電操作增加了難度。因此在進行除塵操作后由于靜電依然存在于設備表面,導致清洗周期短,需要經常清洗,工作效率低。而本設備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通過除塵、除靜電、帶電清洗這三個連續的操作步驟,使除塵操作與除靜電操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達到徹底去除設備所攜帶的靜電荷,保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設備都不會因靜電或者灰塵的問題而影響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達到高效的目的。
3.3.2 清洗徹底
通過中和設備表面靜電荷的方式,使設備再次回復中性狀態,從而使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因靜電問題而再次吸附灰塵。
3.3.3 便攜程度高
本設備將高壓發生裝置、除塵裝置、除靜電裝置、離子發生裝置和清洗裝置等結合,保證通電后可以自行產生實時高效風源。解決了風源取用和儲存的問題,做到隨用隨取。從而大大縮小了設備的體積,增加了其便攜性。在設備箱體底部安裝可以鎖死的滾輪,做到了單人搬運、操作。與市面上的大型處理設備相比,大大提高了便攜程度。
3.3.4 清洗成本低
市面上不乏除靜電清洗劑,但由于其保存和高效噴灑的需要,大都采用灌裝,使用氮氣作為推進劑和保護氣,這大大增加了清洗成本,而本臺設備采用普通的有機清洗劑,在進行除塵除靜電的具體操作后就可以達到除靜電清洗劑同樣的效果,這大大節省了清洗成本。
4.前景展望
目前市場上雖然已經存在較為成熟的除塵技術和除靜電技術,但是將兩種技術相結合并做成一臺即為便攜的單人即可操作的設備的卻少之又少,且本設備的運行成本與傳統的處理成本相比大幅度降低,且在清洗達到同樣的清洗效果時可以保證更長的運行周期,可謂具有相當好的經濟效益,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趙斌,楊尚平,馬駿騎,等.淺談靜電的危害及其應用[J].物理與工程,2006,16(3):51-54.
[2]羅詩鴻.酒瓶蓋內部靜電清洗機的除塵原理[J].釀酒科技, 2003(5):95-95.
[3]陳麗君,林世鴻.靜電除塵清洗方法在包裝與食品機械中的應用[J].包裝與食品機械,2012,30(5):57-59.
作者簡介:
黃廷恩(1997-),男,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魏邦吉(1996-),男,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