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妍妍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農產品電子商務越來越重視,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來推動當地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本文從農產品電子商務概念、交易模式、對新農村建社的推動作用及展望等方面進行闡明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將繼續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并不斷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與城市依舊隔絕的現象。
1農產品電子商務概念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指圍繞農產品生產、經營而開展的一系列的電子化的交易活動,包括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網絡營銷、電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戶關系管理等。農產品電子商務是以信息技術和網絡系統為支撐,將現代化的營銷的段引入到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當中,實現農產品產供銷的全程管理。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與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相一致。
2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模式
2.1B2C電子商務模式
B2C電子商務模式是企業和個人之間通過網絡所進行的商務活動。這種模式是互聯網最早創建的一種商務模式,由商家或企業在網上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目前,企業主要通過在網上開設獨立商店和加入成形網上購物平臺等方式來實現在線銷售。這種電子商務模式容易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也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和認可,因此,B2C電子商務模式在電子商務領域占據了重要地位。
2.2C2C電子商務模式
C2C電子商務模式是個人和個人之間通過網絡所進行的商務活動。這種模式給每個上網的用戶提供參與電子商務的機會,買賣雙方可以通過C2C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在網上自行選擇商品進行購買。其特點是產品種類繁多、范圍廣泛并以個人消費品為主。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交易的商品貴在特色,市面上稀少的商品最受購買者歡迎。
2.3B2B電子商務模式
B2B電子商務模式是企業和企業之間通過網絡所進行的商務活動。這種模式將買家和供應商在互聯網上聯系起來,并實現采購以及銷售。目前,世界上80%的電子商務交易額是在企業之間完成的,而不是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因此,B2B模式的電子商務也將成為今后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流。B2B交易模式與B2C、C2C模式相比,特點是交易次數少,但涉及交易金額大,適合企業與供應商、客戶之間大宗貨物的交易與買賣活動。
2.4其他電子商務模式
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在B2C、B2B、C2C電子商務模式的基礎上又產生了很多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如G2B、G2C、G2G、目錄模式、信息中介、虛擬社區等。其中G2B、G2C、G2G電子商務模式分別指政府和企業、政府和個人、政府和政府之間的電子商務活動,因都有政府的參與,又屬于電子政務的應用范疇。
3農產品電子商務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發展
3.1有利于順利實現農產品產供銷
農民對農產品市場行情和需求情況了解較少,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和滯后,因此在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風險性,使農業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時有發生。而農業電子商務給農民創造了一個獲取信息的平臺和渠道,借助它可以實現農業信息的溝通與知識的共享,減少不對稱信息的比重,順利實現產品的產、供、銷。
3.2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高效就業
農村勞動力供給存在不連續性的特征,而且難以實現勞動力的規模供給,電子商務將有利于農村勞動力供求信息的及時反映,進而為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流動創造條件,從而增加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機會,實現高效就業。
3.3有效降低農產品成本
農業生產和養殖業中農藥、化肥、飼料等生產資料在總成本中的比率非常高,它們的價格和質量對于農產品收益有重要影響作用。電子商務可以幫助農民進行有效規模購買,掌握主動議價權,享受數量折扣。用因特網做廣告,其成本要比傳統廣告媒體節省90%。利用網絡向全球發布本地農產品資源信息,宣傳、推介本地豐富的優質農產品,并將本地區農產品推行標準化生產。
3.4促進農業技術支持和輔導
我國農業的分散經營給農業技術支持和輔導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而缺乏技術的支持和服務的農業生產,往往消耗了大量的生產資料,且質量不高,收益很少。利用電子商務輔之以技術人員的指導,有可能建立相應的技術服務網絡體系,以快捷、有效的方式對農戶進行技術服務,提高農戶對農用技術掌所致和運用程度,使農業生產得到全過程的監控和指導,提高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4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展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農產品電子商務越來越重視,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來推動當地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也確實為農村文化輸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創新元素,開拓了農民視野,縮小了農村和城市的文化消費差距,這些都有助于新農村建設內涵的實現。未來,農產品電子商務將向著規范化、品牌化、全球化的趨勢發展,將繼續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不斷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與城市依舊隔絕的現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