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琴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始終將其作為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農村經營體制,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積極引導和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1加強宣傳引導,努力營造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良好環境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既是個老題目,又是個新事物。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后,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識也應該隨著形勢和實踐的發展不斷深化。為此要把宣傳引導作為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突破口,在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廣泛深入、富有成效的宣傳活動,大力宣傳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實重要性和深遠意義,用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統一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糾正認識上的偏差,調動和發揮好“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一方面,堅持宣傳領導,把爭取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為首要工作任務來抓,充分發揮各級黨委政府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主導性作用。另一方面,堅持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合作的積極性,發揮農民群眾在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主體作用。
2提供政策扶持,努力做大做強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弱勢群體的聯合,資金短缺、積累不足、技術落后、人才匱乏、信息不靈,是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的主要瓶頸。樹立支持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是各級農業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一是加大資金扶持。扶持資金主要用于對合作組織成員進行培訓、提供信息、管理和技術服務;引進新品種和推廣新技術;組織標準化生產;對農產品進行粗加工、整理、貯存、保鮮;開展質量標準認證、品牌培育、檢驗檢測、市場營銷服務等。二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經登記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向其成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稅;對從事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保、相關技術培訓以及為家禽、牲畜、水生動物配種、進行疾病防治等所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銷售其成員自產的農產品,視同農戶自產自銷,按照有關規定免征增值稅。三是加強人才支持。研究出臺—些政策鼓勵科研人員和農技推廣人員通過技術入股、技術承包或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兼職、掛職等形式參與興辦合作組織。以技術入股加入合作組織的,允許按規定比例分紅;對有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人員,根據有關規定進行獎勵。
3進行指導服務,努力提升業務水平
發展的實踐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它的活力來自于組織內部的運行機制,它的生命力取決于市場的競爭能力,它的凝聚力、約束力取決于服務能力和水平。縱觀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盡管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內部運行機制不健全、合作水平低、服務能力差的問題非常突出。合作社與其成員的利益聯結不緊密,一般采取買斷或定單的方式,基本上沒有按惠顧額實行二次返利,還遠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另外,就大多數合作社、協會而言,只是向農民提供有限的技術、信息、生產資料供應等方面的服務。部分發展較好的合作社,業務內容也比較單一,業務領域相當狹窄,主要集中在農產品的購銷上,真正涉足農副產品加工的合作社不僅數量少,而且規模也很小,主要從事簡單的粗加工,產品的附加值不高,市場的競爭能力較差。鑒于這些現狀,有關部門應依法履行職責,抓住三個關鍵環節,切實加強指導和服務。一是抓機制。按照法律規定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遵循“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指導專業協會特別是新登記成立的專業合作社,依法明晰產權關系,明確界定合作社和成員的責、權、利關系,健全理事會、監事會和成員大會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機制,保證社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指導專業合作社建立按成員的交易量分配與按出資額分配相結合的利益分配機制,做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指導專業合作社從每年的可分配贏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積金、公益金和風險基金,建立積累發展機制,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二是抓服務。針對合作社服務手段差、服務水平低的問題。要堅持把政府的扶持資金項目化,將扶持資金重點用于合作社提高貯存、包裝、運輸、加工等服務項目的建議,力爭有效的改善合作社的服務裝備條件,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同時,積極引導和組織合作社與其他集體經濟組織、農技推廣、供銷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有機結合,拓寬服務領域,為農民提供多種形式、多樣化的服務,滿足社員的生產需求.三是抓市場競爭力。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堅持兩手抓,努力提高專業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一方面,積極引導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科技進步,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發展品牌農產品。另一方面,搭建平臺,加大優質產品的推介力度。在一些農產品交易中心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展示交易專區,免費為專業合作社提供產品推介、展示、交易平臺、引領、組織合作社從農村集市、城市的農貿市場走向國際市場、走向城市的超市,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產品附加值。
4組織培訓教育,努力培養造就一支熟悉專業合作知識的骨干隊伍
人才匱乏,農民合作社意識淡薄是當前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要組織啟動專業合作組織培訓工程,著力建設兩支隊伍。一是培養造就一支合作社經營管理者隊伍。在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初期,由于受素質、能力等方面條件的限制,要促成相對弱小、分散和缺乏合作意識的農民走向聯合,除了加強政府引導、扶持之外,發揮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者隊伍的領頭、示范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組織專業人員制定培訓規劃,按照分類指導、分級負責、注重實效的原則,采取請近來、走出去的辦法,切實抓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以及管理人才、經營人才的培訓,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懂經營會管理,熱心合作社事業的合作組織經營管理者隊伍,指導他們制定有效的經營戰略,提高產品品質、打造品牌誠信經營,加強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的合作,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是培養造就一支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隊伍。積極開展對各級經管人員的專業合作知識培訓,依托市區和鄉鎮經管站,造就一支政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專業化的農民專業輔導和培訓隊伍,加強對廣大農民群眾和專業合作社的宣傳輔導及培訓教育,引導更多的農民創辦、和加入合作社,促進現有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