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晶
農村經濟建設是我國城鄉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三資”管理又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農村基層“三資”包括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是屬于集體所有的資源,在農村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加強對農村“三資”的充分利用,是促進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基礎,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的資產資源,創新農村經濟發展形式,徹底解決農村長期存在的經濟發展受阻問題,帶動農民增收,改善農民生活。本文對農村“三資”管理常見問題和對策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1農村“三資”管理現狀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改革是我國深化改革過程中的—個重要內容,縱觀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可以發現,我國的能源環境危機日益嚴重、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依舊突出,這些都對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借助現有的資源,實現農村經濟的創新發展。
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理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必須依賴基層農村“三資”,當前基層農村“三資”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農村“三資”的利用率不高,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加強對農村“三資”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提高農村經濟水平,但是當前有的地區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對當地的優勢資源的利用程度不高,沒有積極分析當地的資源優勢、自然環境,在農村經濟規劃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第二,基層農村“三資”管理不夠規范,農村“三資”是農村發展的基礎,農村“三資”管理過程中有的管理人員的意識水平不高,在管理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些不規范的行為,例如有的農村管理人員對農村生產資金進行貪污,導致農村經濟建設資金沒有用在必需的地方,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受到影響。
2農村“三資”管理的措施
農村經濟建設水平是影響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進度的重要因素,提高農村“三資”管理水平又是提高我國農村經濟水平的重要發力點,從這個角度來講,農村“三資”管理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山東省作為我國的+重要的農業省份,農村面積廣闊,農村集體資源豐富,在新農村過程中必須積極加強對農村資源的充分利用,盤活各類資源,促進農村經濟轉型發展,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
2.1盤活集體資產資源,開發資源發展特色經濟
大多數農村擁有數量不等的集體資源,各地的資源優勢略有不同,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找準優勢與定位,才能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轉型。對此,要立足當地優勢資源做好開發工作,發展特色產業。例如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對集體經營的土地、森林等資源進行利用,建設農產品種養基地,努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進行流轉,發展合作農場;加強對森林資源的利用,發展現代林業;引進企業對土地進行開發,農民可以獲得土地流轉的收入,同時也可以在企業務工,獲得雙份收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利用當地的生態優勢,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引導農戶開展“農家樂”建設,盤活當地資源與資產。
2.2加強對基層農村“三資”的規范化管理
農村“三資”屬于集體所有,但是當前有的地區出現一些個人違規占有集體資源的情況,對于農村經濟建設有十分嚴重的危害,同時還會產生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在基層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加強農村“三資”規范化管理首先要改變傳統的理念,結合新型的發展理念,對農村“三資”進行充分利用,盤活當地優勢資源,能夠讓農村“三資”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帶動經濟水平的提升。其次,在農村“三資”管理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制度的規范和完善,應該加強對農村“三資”監督管理、民主決策和收益分配制度進行完善,對境內的所有農村集體資產全面核查、登記,并且要建立檔案,對于各種集體資產,例如土地、森林等進行全面管理,對農村集體實物資產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實現全程透明化管理,及時公示,確保農民對集體資產的利用結果有充分了解,實現公平。第三,加強民主決策制度,為農村“三資”的科學管理奠定基礎,面對農村“三資”的特殊性質,必須給予農民更多的民主決策權,建立完善的民主決策機制,確保民眾都參與到農村“三資”管理過程中,防止農村“三資”管理過程中的一些不規范行為。
2.3加強農村經濟組織的建設
農村“三資”的科學管理離不開經濟組織,只有在經濟建設中,農村集體資源才能發揮作用。在現代農業發展理念下,各類服務型實體的創辦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對農村“三資”進行利用的時候,為了進行規范化、集中化管理,可以創辦各類服務實體,例如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村經濟實現規?;彤a業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可以將農村“三資”管理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工作結合起來,以其為中心進行輻射影響,提供一條龍服務,對農村“三資”進行集中,發揮農村“三資”的整體效應和集中效應,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農村“三資”管理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對我國總體經濟水平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農村“三資”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要加強對各種問題的解決,加強基層農村“三資”管理模式的創新和規范化管理,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