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鵬
新時期下,機械深松技術在吉林省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技術推廣所達到的效果已經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產量的提高,但是其中仍舊存在著許多問題。文章首先簡單介紹了機械化深松技術模式,然后對機械深松技術推廣所帶來的效果進行描述,最后針對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述并適當提出意見。
在農業生產中想要獲得豐收,首先需要優良的種子,充足的肥料,有效的控制病蟲害方法,然后,就是對機械深松技術的需要。新時期下,想要創造更大的收獲價值,就要在機械深松技術推廣上加大力度,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更應該做出更大的努力,大力配合政府下達的任務,以此提高糧食綜合生產力,推進耕作制度改革,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提高耕地質量,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業穩定增效。
1機械深松技術
機械深松技術,通過不同動力機械相互使用的深松機械,以此完成深松作業的機械化技術。機械深松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層,讓雨水更好的滲入到土壤中,減少水分流失以及水分蒸發所造成的損失。機械深松技術主要是松土,并不能翻土,所以適用于黑土層淺、不宜耕翻作業的土壤,這正好適用于吉林省境內。
想要糧食更好的生長,就離不開好的生長環境,而傳統的耕作方式會對土壤造成傷害,逐漸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耕作要求,所以必須進行改革。而機械深松技術就是在現有綜合條件下讓玉米增產的最有效手段,所以,機械深松技術的使用已經成為必經之路。
2機械深松技術推廣應用成效
機械深松技術之所以得到推廣,無非是因為它比傳統耕作的優勢更多,而推廣之后得到的結果也是十分令人滿意的。機械深松技術首先保證了抗旱能力,然后在吉林省低溫狀況下提高了地溫,最終得到的糧食產量也有了大幅提高。
2.1保證抗旱能力
吉林省土地大部分比較干燥,而且氣候干燥,降水量較少,所以出苗少,這也成為了吉林省農業生產的最大問題,而深松技術能夠有效改善土壤蓄水能力,建立土壤水庫,從而推動農業生產發展。機械深松將以往耕作方式所造成的犁底層破壞,提高了土壤透水性,正好適宜玉米生長,根系深扎。干旱季節,土壤蓄水量也能大幅提升,降水后大量雨水保存在土壤中,大大降低水分流失。抗旱能力的保證是深松技術推廣成效最基本的保證,也是之后幾點的基礎。
2.2保證地溫提升
吉林省受地理位置影響,氣溫差異較大,春季氣溫偏低,所以對播種造成很大影響,一旦遇到“倒春寒”就會減少幼苗成活率。而機械深松技術對地溫提升是有一定作用的。在吉林省的春季,玉米所處土地氣溫最低,免耕條件下,秸稈會覆蓋在根系上,所以太陽不能照射在土地表面,所以出芽率較低。許多種子在這個時候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導致形成大量病苗、弱苗。在這個時候,將深松施肥作為保護幼苗的技術能夠有效緩解地溫過低現象。深松可以將土壤孔隙度加大,從而使得土壤與大氣之間的熱量交換更加頻繁,有效促進地溫回升。
2.3保證糧食產量
通過機械深松技術大量推廣,吉林省糧食產量有了大幅提高。機械深松的推廣依托了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生產組織,發揮了技術和裝備上的優勢,起到引領作用,加強廣大農民接受深松整地作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深松整地的社會化服務也在不斷擴大,深松作業的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全省在多個縣試行深松遠程電子監測技術。這一系列都說明深松技術在吉林省的推廣非常成功,而且隨著這些過程的實現,最終糧食產量的增長是有目共睹的。
3機械深松技術存在問題
機械深松技術在吉林省有了很大的應用成效,但是這并不完善,其中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看清楚,并采取有效手段盡快解決才能進一步發展吉林省農業經濟。
3.1地塊拖堆嚴重
地塊拖堆是苗期深松和秋季深松都會出現的問題,它影響著作業進程,所以可以說是機械深松技術使用中所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拖堆在使用機械粉碎秸稈過程中比較嚴重,如果是人工收割反而現象更輕。為了更好的保護幼苗,應該盡量解決拖堆現象。目前,正在研發的一種機械是將防堵裝置安裝在機械當中,但是研發還在進行中,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一旦研發完成并實驗成功,拖堆問題將會迎刃而解,解決作業堵塞問題。
3.2作業阻力較大
吉林省冬季氣溫較低,所以一般在10-11月之間進行秋季深松,而此時玉米根系并沒有完全腐爛,很難進行作業,機械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更多。這是因為玉米根系很難切斷,而且錯綜復雜,所以作業時間會更久,消耗更多人力物力,而且作業時間無形中加長,長期下去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作者認為可以適當晚20天左右再進行深松作業,這樣就能讓根系全部死亡,阻力也就更小,可以更順利的實現深松作業。
3.3地表平整度差
在新時期下施行免耕模式,所以減少了4個月的沉降時間,又受到降水影響,深松后會造成地表不平,出現大量裂縫以及垡塊,無法直接進行處理,影響下一次播種。這些裂縫造成的影響很大,如果播種出現一點偏差就很可能造成種子掉入裂縫,如果嚴重的話就會導致整條種植帶沒有幼苗。想要減少這種因為土地不平造成的影響,可以在播種前進行淺耙或者進行一次復式整地作業。
3.4植株與肥料間距
在吉林省現行的耕作技術中,苗期深松是和追肥共同進行的。在追肥時,要考慮肥料利用時間以及玉米生長特點,所以應該注意植株與肥料的間距,避免出現肥料的浪費。目前這個間距還在確定,而間距的確定需要我們從玉米考慮,在生長中,玉米吸收營養物質主要靠根系尖端和叢生的幼嫩毛細根,也就是在植株向外20~50cm的范圍內。因此,在調解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最佳肥料時間以及間距,而不是越近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