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英 譚紅亮
中國是農業大國,自古便重視農業種植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改進著種植技術,農業機械設備層出不窮,改變了農業種植方式,使我國農業種植模式越發向科學化、智能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靠攏。新時期,農業機械化成為我國農業生產活動的重大突破口,不僅能有效整合分散的小農經濟,實現規模化生產,還能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縮小城鄉差距,推動我國農業生產活動持續健康發展。
農業機械化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它從側面反映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步伐。近年來,國內各行各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農業發展越發迅猛,如何將農民從傳統的人工種植中從農田中解放出來,推動農業向機械化方向轉變,改善我國農業生產經營條件,是當前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動農業經營活動可持續發展,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當前在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步伐,根據當地的實際種植條件,分析影響機械化種植的因素,提出優化策略,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步伐,切實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促進農業種植活動。
1制約我國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因素
1.1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
農業機械化起始于資本主義入侵農業之后,19世紀中葉到末葉的半機械化階段;20世紀初至50年代的基本機械化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綜合機械化階段,當前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像農、林、牧、漁等行業中都充斥著機械設備,近幾年隨著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生產模式越發向科學化、智能化、自動化方向靠攏,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便開始重視機械化農業生產活動,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機械化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地質類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耕地相間分布,限制了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步伐,就當前我國農業種植而言,使用機械勞作的不足40%,多數地區仍以人力畜力為主,加重了農民的勞作負擔,不利于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1.2制約因素
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土地的分散是限制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打工熱潮的持續推進,多數文化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農村居民涌向城市,調查顯示,我國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不足百分之一,在推行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雖然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是對勞動力的文化程度和綜合素質要求較為嚴格,機械設備成本較高,農民不愿投入過多的資金購買設備,機械性能有待提高,當前我國農村缺乏維修服務中心,以至于在農忙時設備時常出現問題,影響農業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打消農民機械化生產的積極性。種植地基礎設施條件過差,在早期推行機械化種植過程中由于地勢高低不一,田間道路不通暢,在進行作業時很容易因道路問題導致大型機械設備無法轉移,甚至會出現側翻事故,難以保證農業種植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影響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2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
首先,要正視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問題,加大宣傳力度,讓民眾了解機械化生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的人工種植技術勢必會被時代淘汰。2009年勐遮鎮開始走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道路,農機工作人員積極宣傳國家支農、惠農政策,進村入寨講解農機購置補貼流程,鼓勵民眾積極購進設備進行機械化種植。引導農民改變以往的勞作方式,實現機械化勞作,2009~2013年政府投入1.9億元對我鎮11.7萬畝田地進行整改,田間機耕路長約221.2千米,田間排灌溝渠長374.1千米,被平整的土地多達5.59萬畝,田地的平整,基礎設施的完善為農業機械化奠定了物質基礎,2016年勐遮鎮農戶購買插秧機38臺、收割機532臺,此外我鎮積極引進高速插秧機等,各種先進機械設備,實現了水稻的機械化生產,水稻機耕面積高達90%以上。其次,組織農機專業人員對農戶進行指導教育。譬如邀請農機方面的專家以及廠家的技術人員親臨現場給農戶講課,讓民眾準確掌握機械的功能,有效地推動了農業種植從人工向機械化方向轉變。同時,農機部門還積極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改善了種植技藝,實現農業高產、高效、可持續發展。將科技設備與先進的種植技術契合在一起,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其三,鼓勵經銷商構建農機維修點,做好售后工作。指導農戶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特別是在農忙前,一定要確保設備性能符合要求,及時做好保養維護工作。其四,政府還要加大監管力度,建構完善的服務體系,以便切實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多組織現場培訓會對民眾進行培訓,實現科學化種植,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
總而言之,機械化是農業發展的+新出路,近年來,農民開始意識到農業機械化的好處,在農業種植中開始有所側重,根據各地農業發展的實際條件,積極引進先進的農機設備,引導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從人工種植向機械化轉變,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改善農民的生產條件,在節省人力物力的基礎上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