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昊
1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
1.1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機化事業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
改革開放以后,我局農機化的發展經歷了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第1個階段是從1984年在中央允許農民購置農機具以后,農民就開始購置一些小型農機具以替代人畜力開展作業。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到1996年,全局大型拖拉機、農用運輸車發展到70萬~80萬臺,使農業生產中的耕種收作業機械化得到快速發展。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小型機械為主,基本是戶戶種地,家家購機,自購自用,主要是以使機具替代人畜力作業,目的是減輕勞動強度。在這個階段是農業機械化的初級階段。第2個階段是農機服務產業化形成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農民購機、用機的熱情日益高漲。在農村首先富起來的農民,紛紛購置大型農機具,農機化事業得到迅猛快速發展,全局大型農業機械數量迅速增加,農機大戶如雨后春筍脫穎而出。購機戶主要是以組織機械開展農機跨區作業,增加收入。通過開展農機跨區作業也促進了大型農機具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局大型拖拉機達到3.6萬臺以上,大型聯合收割機超過1.6萬臺,農機專業戶達12.5萬個,其中農機大戶達1.5萬戶,農機服務產業化收入達30多億元,極大地提高了農機化綜合水平,主要農作物已基本實現機械化。這個階段主要特點是購買農機具是為了給別人作業,通過開展作業服務賺取更多的利潤,增加收入。農機服務產業化隨之形成。第3個階段也就是從目前開始,通過農機統一服務,土地逐步向農機合作社流轉,形成多種形式的生產服務合作社。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農機作業服務,逐步通過農機作業服務轉向開展土地經營,形成糧食生產和農副產品加工的專業合作社。目前是大戶聯合起來,形成統一的農機服務合作社,整合和優化農機資源,提高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提高機械利用率,提高農機經營效益。隨著農機化事業的發展,通過開展農機統一服務,逐步參與土地流轉,最終實現集約化經營,將逐步從農機專業服務轉向土地經營形成糧食生產合作社。
1.2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推進農機化水平由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跨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局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5%,農機化發展已進入高級階段。進入農機化高級階段,全面提高農機化水平,必須推進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和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糧食作物各個生產環節及經濟作物的機械化作業,不是靠單戶單機能夠完成的。而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高、服務功能全、規模化作業水平高、服務質量好和信譽度高,在激烈的作業市場競爭中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優勢,成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主要承擔者,不僅能滿足耕種收作業的服務;也可提供澆水、植保和農產品初加工全過程作業服務,不僅能提高耕種收機械化水平,而且能推動全過程機械化,是農機化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邁進的必然選擇。目前,全局255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了全局40%的作業面積,實行規模化作業面積達5.67萬hm2以上,開展機械植保、澆水灌溉和田間管理作業面積達2萬hm2以上,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全過程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1.3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現代農業的迫切需要
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是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機械化。只有通過全面快速提高農機化水平,才能夠解放生產力,才能把勞動力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增加收入。在不改變生產責任制的情況下,通過農機專業合作社為家庭經營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開展合同訂單作業、代耕代種作業,實行土地托管、土地租賃承包等,達到區域化種植、規模化作業、集約化經營的目的,促進土地有償流轉,實現規模化作業效益。同時,農機專業合作社既能吸納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又能促進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還可以大幅度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增強農業物質技術基礎,提升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從而進一步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現代農業進程。
1.4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五化”要求和需要實現的3個轉變
一是建設標準化。建設農機專業合作社要堅持一定的標準,按照既定的標準進行建設和發展。首先要依法工商注冊登記,建設配齊配套設施。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大院要根據合作社的規模和發展前景來確定。庫房建設要標準化,辦公設施要現代化,配件倉庫、維修車間設備要齊全。各類配套機具齊全,能承擔耕種收管作業服務。二是經營企業化。農機專業合作社從一成立就要堅持企業化經營,首先產權關系明晰,合作社內部股份、產權責任、權力義務要明確,不能含糊。其次是按照市場化的要求組織農機合作社經營,要講效益、講核算。最后是服務要講質量講信譽。只有堅持做到這幾個方面,合作社才能有生命力。三是管理規范化。首先要健全組織機構和合作社章程,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社長負責制的運行機制。其次是建立健全財務、機具、安全生產、人員等各項管理制度,并要嚴格執行規范化管理,合作社內部要明確分工,職責清晰。四是作業規模化。農機合作社作業服務要向規模化發展,只有堅持規模化作業,才能降低作業成本,提高作業質量,合作社才有經濟效益。在當前機械作業服務供大于求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只有不斷探索作業的規模化,才能推動農業向集約化轉變。五是生產科技化。農機生產要堅持科技化。首先要使用適用、先進、環保、節能、可靠的農業生產機械。其次是提高農機作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生產水平,大力推廣使用節本增效先進技術,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提高農民使用農機的機積極性。通過實行“五化”要求,使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進一步趨于管理規范、程序完善,有效提高農業機械的作業效率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