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映紅+徐作英
摘 要:通過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現狀研究,探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當前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理論基礎對其發展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做好實驗是學習生物學基礎知識和提高生物學科學素養的基本要求,因此,生物學教育越來越重視生物學實驗教學。高中生物學教學尤其重視生物學實驗,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和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的基本理念,并且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我們不難發現,實驗教學具有豐富的素質教育功能,積極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組織交流能力,更是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改變當前教育環境下學校教育培養出大量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卻缺乏基本能力的學生的社會現狀。
一、 研究背景
(一) 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作用
實驗是生物學建立和發展的基礎,生物學實驗教學在當前生物學教學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生物學實驗教學是通過一定的儀器、設備或試劑處理引導學生對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進行有目的、有重點地觀察和研究的教學過程。作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學實驗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 對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傳統的生物學實驗教學是按照教師先講課,學生再做實驗的模式進行的,主要是學生進行重復實驗。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著易于組織、方便管理及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的優點,但卻沒能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教與學完全局限在傳授、灌輸與復制中,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只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不契合。
伴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有了較大突破。首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模式,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以演示為主的實驗教學形式和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模式不被提倡。其次,新課程標準針對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提出了“三個轉變”基本要求:一是轉變實驗教學觀念,改變實驗教學方法;二是驗證性實驗向探究式實驗轉變;三是課內實驗向課內外結合實驗轉變。這種轉變使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更加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學習方式”的改變、強調“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促使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并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創設多種實驗教學情境,加強探究性實驗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思想
建構主義起源于認知加工學說,是一種關于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它蘊含豐富的教學思想:建構主義知識觀認為知識不是對現實純粹客觀的反映,它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或假說,是一個人經驗的合理化。知識是學習者基于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取決于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活動過程,它不是問題的最后回答,它會隨著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變化,最終形成新的解釋和假說。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原有的知識經驗,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最終產生意義、構建理解的過程。學習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是學生主動地構建意義,參與學習的過程。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是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倡導“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認為教師應該是學生構建知識的支持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師生間應該保持協作關系,學生扮演積極的角色,展開能動的活動,教師從學生經驗出發,創設與學習相關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師生定位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提倡的,它還提倡合作學習和情境性教學,這對于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有積極意義:
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倡導“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認為教師應該是學生構建知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既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
其次是提倡情境教學,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最常創設的情境是問題性情境、模擬性情境和探究性情境,以促進學生對認知結構的同化和順應,從而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最后是提倡合作學習,實施分組合作的實驗。每個人對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應該讓學生看見與他不同的觀點,理解事物的不同面,組織小組合作,鼓勵小組間的交流討論,取長補短,通過交流使不同觀點逐步趨同,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全面。
四、 結束語
本課題分析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為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使生物學實驗從理論走向實踐,逐步走進課堂教學,保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理念的實現,從而推動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3.
[2]張紅英.淺論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科學教育,2012,18(3):44-45.
[3]毛加寧,康琳,吳億平.中學生物實驗課堂教學模式優化建構的探索與實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28(12):137-140.
[4]洪顯利.教育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及其應用[M].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42-271.
[5]陳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J].學術交流,2007,156(3):175-177.
[6]羅仙金.簡析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及教學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1):90-91.
作者簡介:
趙映紅 徐作英,現就職于四川省四川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