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來,瀏覽各大網站、網頁、新聞、貼吧,我們會發現“顏值”一詞頻繁地出現。顏值一詞具體何時產生尚不可知,百度百科顯示“顏”來源于日語“臉”的漢字。“顏”本是日語“臉”的漢字書寫形式,借入漢語后與“值”組合,表示人顏容英俊或靚麗的數值。從這個角度看,顏應當定為日語外來詞。本文將從顏值的溯源、新詞新義的興起和發展、流行的原因三個角度對它進行簡要剖析。
關鍵詞:顏值;溯源;新詞新義;流行原因
一、 顏值的溯源
顏值一詞具體何時產生尚不可知,百度百科顯示“顏”,來源于日語“臉”的漢字,從這個角度看,“顏”應當定為日語外來詞。中日乃鄰邦,一衣帶水,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日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漢語從日語中吸收了大量的詞語。史有為先生在《漢語外來詞》一書中,將外來詞定義為:“外來詞是指在詞義源自外族語中某詞的前提下,語音形式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對應的該外族語詞,并在不同程度上被漢語化了的漢語詞。”并在分析外來詞基本層次里提到:“更廣義地說,日語漢字詞進入漢語后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外來詞,不過這不是借音,而是借形。因此,從漢語詞匯學的角度上來看,它們又是一種‘準漢語固有詞。”
何為“準漢語固有詞”?古代社會,日本向中國學習,他們使用了和漢字大致相似的文字體系,也借用了大量的漢字字形。隨著語言系統的演變,字形字義相對穩定,字音已和漢語千差萬別。于是,在向日本借詞時,我們可以不借他們的語音形式,單純借文字組合之形,表示與之相似的意義。“顏”便屬于日語借形詞,同時也是“準漢語固有詞”。
“顏”,是日語里“臉”的漢字書寫形式,讀音為/ka o/,表“臉”之意。我們只借用了它的形體和意義,并沒有借音。在漢語中,“顏”是一個多義詞。《新華字典》對它的解釋有二:①顏面,臉面:無顏見人,喜笑顏開。②顏色,色彩:顏料,五顏六色。追本溯源,“顏”的本義并非“臉”,《說文解字》:“顏,眉目之間也。從頁,彥聲。”段玉裁認為有誤,應作“眉之間也”,這是“顏”的本義。后“顏”引申為額頭,《小爾雅·廣服》:“顏,額也。”之后“顏”字字義范圍進一步擴大,引申為臉色,《廣韻·刪韻》:“顏,顏容。”《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這時,“顏”才真正具備“臉色、臉面”義。而“色彩義”“匾額義”“顯著義”“前行義”等義項均為后起義。“顏”自古就含“臉色,臉面”義,所以當從日語中借入“顏”的形體,表達“臉”義時,大家當然易于接受。
“值”也是一個多義詞,《漢語大字典》收錄“值”的義項較多,在顏值一詞中,當取“數值”之義,即數學運算所能得到的結果。
含臉面義的“顏”與數值義的“值”本是語言集團中的常用詞構詞語素,只是一般不單獨使用。“顏值”出現前,也一直沒有相同寫法的兩個字組合在一起使用。日益發達的網絡世界,激發了網友們的創新熱情,大家把“顏”和“值”結合在一起,表示人的容顏英俊或靚麗的數值,用來評價人物容貌。如:“顏值爆表”“高顏值”“顏值逆天”等。其獨特的組合和新穎的意義毫無疑問讓廣大網友們眼前一亮,瞬間掀起了一股“顏值”風暴。
二、 “顏值”網絡流行義的興起和發展
據筆者考察,“顏值”一詞最早能見到的網絡出處是2014年4月23日新浪網一則新聞標題《北舞校花 一字馬顏值破表》。之后的幾個月中,“顏值”一詞并不為大家所熟悉。大約從2014年8月份開始,娛樂新聞中開始頻繁出現“顏值”一詞,隨后體育界、網絡游戲界也逐步借用這一網絡用詞,用以表達“人容貌的好壞”。如:
1. 對于偶像劇來說,故事接不接地氣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顏值”。(《廣州日報》,2014-07-31)
2. 游戲界顏值巔峰!《上古卷軸5》玩家選出18張最美的臉。(游俠網>資訊中心>單機資訊,2014-07-15)
3. 《古劍奇譚》鄭業成受關注,刷顏值一秒吸粉。(騰訊娛樂[微博],2014-07-28)
4. 米蘭皇家戰馬發布會,皮波攜文藝蒙刷顏值。(青島網絡電視臺>新聞>體育,2014-12-28)
“顏值”本是評價“人物容貌指數”的語詞,隨著它在網絡和雜志報紙中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它的適用語境也越來越廣,不光是人,幾乎其他表示任何事物“容貌指數”的語境都可以用“顏值”,具體的語義要根據其所修飾的對象來確定。這說明“顏值”一詞的語義已發生了泛化。它能搭配的對象越多,它原有的核心意義越虛化,對語境的依賴也越大。要想準確理解“顏值”在句中的具體含義,必須結合上下文才能確定。例如以下例證:
5. 顏值爆表的pelle手工香皂。(中國科技網>酷Idea頻道,2014-11-27)
6. 如果換到筆記本產品上來,應該也可通過此參數形容一款本子的好看、耐看程度。綜合來看,顏值期待度、性能需求以及預算范疇是最為理性的選購重點因素。(和訊網>科技>科技滾動,2015-01-31)
7. “大眼睛、苗條、皮膚光滑”,這可不是在描述男士們的理想女友,而是史上“顏值”最高的一款相機——HTC如影(RE)相機。(中關村在線,2014-12-31)
8. 如今的汽車市場,車型眾多,可是能受到大家一致認可的“高顏值”車型卻沒那么多,不過找找總是有的!(中國質量新聞網>消費平頻道>時政財經>企業風采>品牌推薦,2014-12-30)
9. 如果說鳳凰湖公園是東港新城聚集人氣的重要地標,那么近年來“3346”城市功能與環境提升工程則使整個集聚區“顏值”大增。(《衢州日報》,2014-12-29)
10. 奇葩公司開業送“男模”自稱史上顏值最高的電商公司。(PCLADY首頁>時裝>品牌資訊,2014-12-29)
11. 地球素顏照曝光,“顏值”不靠譜似蛋黃,揭最佳地球衛星照片。(新華網,2014-12-26)endprint
作為如此高使用頻率的網絡流行語“顏值”,它的詞語構成方式是什么?又能在句中充當什么成分呢?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一番探究。
經過考察研究以后我們發現,“顏值”一詞由不成詞不定位語素“顏”和不成詞定位語素“值”組合而成。從構成方式上看,屬偏正型合成詞。它在句中主要充當主語、賓語,有時也有充當定語的情況。
(一) “顏值”作名詞,在句中充當主語或者賓語,義為:“容貌的數值”。例如以下例證:
12. 蘇州女警花堪比影星,顏值爆表。(中新網>圖片頻道,2015-03-08)
13. 兩個顏值高智商的“最強大腦”戀愛了。(《錢江晚報》,2015-03-08)
14. 雖然個個都是美女,但在兩會的新聞戰場上,她們不拼顏值才華,一起來看看她們的風采。(新華網,2015-03-08)
(二) “顏值”作形容詞,在句中充當定語。表達的含義為:“有美麗容顏的”。如以下例證:
15. 《昔日戀人》將開機,中韓打造浪漫顏值喜劇。(中國日報網站,2015-03-06)
16. “顏值軍團”化身健康守護天使團,青春洋溢,活力十足,和楊冪一起呼吁關愛中國女性健康、關注健康生活。(新華網,2015-03-07)
17. 《與星共舞》今晚決賽,陳冰、劉羽琦兩大美女組顏值隊。(鳳凰網娛樂>電視>電視新聞,2015-03-08)
三、 顏值流行的內在因素探究
任何事物都是內外因合力作用的結果,要想全面地剖析“顏值”一詞的流行動因,我們必須從內因外因兩個方面進行考察。
1. 社會外部因素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世界一體化進程加速,網絡平臺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更為大家所熟知,網絡資源的更新速度和傳播速度也更快了。面對新生事物新詞語,移動互聯網等大眾傳媒通過主動炮制新聞,吸引大家的眼球,對流行語“顏值”的廣泛使用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顏值”衍生于改革開放后,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不斷豐富,思想也受到外來各種文化的影響開始變得異常活躍,社會氛圍也相對寬松,這激發了大眾群體的創新意識。在網絡世界里,語言使用者有創新求異和趨同的心理。(夏麗紅1999)年輕人作為信息時代的主力軍,他們沖破傳統文化禁錮,不拘泥于固有審美,在語言運用上,追求個性化、多樣化和陌生化的表達效果。他們對固有網絡新詞產生了審美疲勞,而“顏值”一詞以其獨特的組合和新穎的意義打破常規,給他們以新奇感,再加上從眾和趨同的心理,“顏值”一詞產生后,人們便爭相模仿,于是它的使用人群和范圍越來越廣,使用頻率隨之加高。
2. 語言內部因素
史有為先生說過:“語言理所應當是語言的符號,也是文化的載體,必然是文化的一種符號。她反映社會的變化,所以它又無可奈何是社會的一種符號。”語言的詞匯系統是一個變化非常大的系統,他受到社會的發展不停地發生變化。不停地產生新詞匯,不停有舊詞匯變得不再常用,退出常用詞隊伍,乃至走向消亡。語言就像一面碩大無比的鏡子,它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生活。“顏值”的走紅,大概從一方面來說是與現今“求異愛美,張揚自我個性,社會個人價值,贏得良好印象”的社會心理有關;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語言必須不斷增加新的詞語,以適應和滿足交際的需要。(黃伯榮2012)人物容貌自古以來就沒有統一的量化標準,“顏值”用具體的、可計算的統一數值對人臉來進行評判,填補了詞義表達的空白,“顏值”一詞便應運而生。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顏值”一出現,便收獲了廣大青年網民們的青睞,迅速傳播開來。
語言的經濟型要求人們用簡短的話語呈現最豐富的信息,用已有的、人們熟知的構詞語素“顏”和“值”重新組合起來記錄新義“容貌數值”,這樣便可以做到用有限的詞匯來不斷豐富復雜的實際生活的交際需要。(黃伯榮2012)而“顏值”由指“臉的容貌”泛化到指其他無生命事物的“容貌值”,則體現了漢語詞語語義的概括性、多義性、模糊性。此外,語言的創新性要求語言的語義要新,語音要新,結構要新,這三點“新”在“顏值”身上均有體現。
四、 結語
本文主要對“顏值”的來源、意義的興起和發展及流行的原因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但僅僅從本文所涉及的幾個方面探討是遠遠不夠的。要想進一步認識它,還有很多角度值得入手。比如:“顏值”的語用范圍到底有多廣?它除了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定語,還有沒有別的用法?在網絡上“顏值”一詞已呈井噴之勢,但是在口語、正式場合和書面語中,“顏值”語用范圍還不大。“顏值”因組合形式上的獨特性和新奇的意義為大眾所熟知,但其能否廣泛和更長時間的使用,甚至進入漢語常用詞之列,還尚待進一步的考察。此外,鑒于已在相關新聞中看到“賣顏”“顏值和腦力值”“顏藝帝”這樣的用詞,那么“顏值”能否像“×二代”“仇×”等形式一樣成為語言模型不斷得到復制、模仿和傳播,這些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史有為.漢語外來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新華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3]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
[4]夏紅麗.就流行語看語言的創意性和趨同性[J].語文建設,1999.
[5]黃伯榮,李煒.現代漢語(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6]呂勇兵.流行語的特點摭議[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
作者簡介:
楊秋蓮,現就職于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