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弈悟哲
農業生產對氣象條件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性,盡管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應用先進技術提高抗風險能力,但氣象問題對于農業依然具有重大影響。尤其對于我國這種農業大國,一旦發生氣象性災害,容易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對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進行研究,同時掌握其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業生產關系民生問題、農村發展問題以及我國的經濟發展。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不斷通過應用新技術,創建新的管理模式改善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在氣象服務方面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新農業盡管在不斷應用新技術,但依然掙脫不開氣象的重要影響。對天氣變化進行預報,通過采取措施進行預防,有利于提高生產中的抗風險能力。
1農業氣象服務內容
1.1提供生態環境服務
氣候和天氣的變化是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對生態環境變化的檢測,可以對氣象條件的變化趨勢做出一定的預測,從而采用一定的科學措施,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
1.2提高災害預防能力
氣象變化的預測很大程度上依賴氣象衛星的監測,通過準確定位可以發布森林火險以及草原火情,從而通過預防措施降低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人工降水也是基于氣象預測做出的重要應對措施。
1.3農作物災害性預報
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遇到災害性氣象條件,會造成嚴重的減產,導致大量的經濟損失。通過氣象預報可以做好預防措施,降低自然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2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
通過不斷提高重視程度,我國建立了一定數量的科教基地和科普館,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氣象服務范圍。就沙塵暴問題、草原森林火災問題以及區域性干旱問題,我國的氣象服務預測工作已經提高了精準度,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已經成功控制了數次災害。另外通過建立氣象預報網,不斷擴大對區域的預報范圍,從而為更多的地域提供防御能力。
氣象工作的不斷進展,提高了農作物生產過程中對氣候的應變能力。我國通過人工方式對氣象條件進行改善,也不斷取得顯著效益。最后,通過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我國的農業防災和減災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當前衛星定位系統的不斷完善,采用精準的技術可以將氣象預報精確到鄉鎮,提高預報的準確性。盡管我國的氣象服務已經取得了進展,并且伴隨衛星定位系統的不斷完善,我國也在氣象預測方面出現了一定的新面貌,但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的氣象服務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多數氣象監測基站使用的設備儀器較為陳舊,應用技術比較落后,在觀測方式以及收發信息上比較單一,對人工模式表現出極大的依賴性,這種方式不僅容易出現失誤,還有可能導致誤報引起一系列新的問題;另外在氣象方面的專業人員依然相對匱乏,知識體系得不到及時更新,專業技術人員較少,跟經濟的發展步調不一致。
3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趨勢
3.1擴大氣象服務范圍
傳統農業氣象服務的主要對象是糧食、棉花以及油料。這種服務具有嚴重的局限性,忽略了對生態系統的平衡。積極擴大氣象服務范圍,可以將整個服務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對于農業災害也應該科學的預報,并對災害做出合理的評估。除此之外,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遇到的病蟲害問題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農業氣象服務應該立足于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通過建立完善的動態預報網,實現精細化服務的目標。
3.2提高氣象服務水平
新農村建設工作應該跟農業氣象服務進行結合,通過策略以及結構上的調整,互相促進。以糧食生產和農業結構升級為基礎,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將氣象服務的重要性準確傳遞給農民,從而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實現科學務農。
3.3應用先進氣象技術
衛星定位系統的不斷完善提高了氣象預報服務的精準性,可見科學技術在氣象服務中的重要性。日新月異的科技在各個領域逐漸發揮重要作用,氣象服務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對先進技術的引進。對于國外的先進技術應該及時引進,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更大的便利。同時應該加大研究力度,增加投入,不斷創新,并通過信息共享和交流,為建立氣象信息服務系統做出努力。
3.4加強不同部門聯系
農業氣象涉及多種學科,內容較為豐富,因此專業的氣象人才更是綜合性人才。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重視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部門之間應該做到加強聯系,取長補短,共同為氣象服務的發展添磚加瓦。未來的氣象服務流程不僅僅是單純的業務協作,還會通過專業人員的合作,擴大氣象服務的范圍。
總而言之,現代農業的發展中,農業氣象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合理應用氣象服務,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并通過科學的防護措施,提高農作物的抗風險能力。我國的農業氣象服務較為落后,因此在以后的發展中應該加大投入,加大研究力度,重視對人才的培養,通過完善農業氣象服務信息系統,推動我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endprint